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30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包括两个刺激电极,两个所述刺激电极上分别设有长条状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固定刺激电极的卡槽,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为粘性材料的粘贴区,两个所述刺激电极上分别连接有导线;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板和设于支板上的支脚,所述支板上设有导线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固定带对刺激电极进行粘贴固定,另一方面,又采用支架对接头处的导线进行支撑,减少导线对刺激电极的直接拉拽作用,通过加强固定和减少拉拽的双重保护,提高了刺激电极的固定效果,可有效起到防脱效果,解决了人为手持固定所带来的诸多弊端。端。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刺激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

技术介绍

[0002]重复电刺激是目前用来评价神经和肌肉接头之间功能状态的一项有价值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近年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临床上,神经肌肉病变主要影响近端肌肉,故通常选用近端神经支配的肌肉,但由于近端肌肉在检查时比较难固定,往往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此外,操作者手动将刺激器固定于刺激位置,疲劳后容易发生刺激器移位,6次或10次中任何一次位移,则需要新刺激,如此,会导致病人的痛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具有固定稳定、防脱落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包括两个刺激电极,两个刺激电极分别为活动电极和参考电极,两个所述刺激电极上分别设有长条状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固定刺激电极的卡槽,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为粘性材料的粘贴区,两个所述刺激电极上分别连接有导线;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板和设于支板上的支脚,所述支板上设有导线固定机构。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07]使用时,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将活动电极通过固定带粘贴在肌腹上,参考电极粘贴在肌腱上,并通过支架对接头处的导线进行支撑,选择所需频率连续刺激6次或10次,通过观察神经干所支配肌肉的动作电位波幅的增减情况,来判断神经和肌肉接头之间是否存在病变。
[0008]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固定带对刺激电极进行粘贴固定,另一方面,又采用支架对接头处的导线进行支撑,减少导线对刺激电极的直接拉拽作用,通过加强固定和减少拉拽的双重保护,提高了刺激电极的固定效果,可有效起到防脱效果,解决了人为手持固定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固定机构包括与支板铰接的盖板,所述支板和盖板的贴合面上共同开设有与导线配合的固定孔,方便对导线位置进行固定,盖板和支板之间可通过卡扣固定。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支板顶部的与导线配合的优弧状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为弹性材料,采用固定夹可以方便的完成对导线的夹持作用。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粘贴区与卡槽的槽口位于固定带的同一侧面上。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粘贴区上覆盖有塑料膜,塑料膜可对粘贴区进行隔
离,防止乱粘,粘贴之前,扯去塑料膜即可。
[00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脚与支板铰接,方便收拢支脚,减少占用空间。
[00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刺激电极为片状电极。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固定带对刺激电极进行粘贴固定,另一方面,又采用支架对接头处的导线进行支撑,减少导线对刺激电极的直接拉拽作用,通过加强固定和减少拉拽的双重保护,提高了刺激电极的固定效果,可有效起到防脱效果,解决了人为手持固定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0017]2、两种方式的导线固定机构,均可方便的完成对导线的固定;
[0018]3、在粘贴区上覆盖塑料膜,可对粘贴区进行隔离,防止乱粘;
[0019]4、支脚与支板铰接,方便收拢支脚,减少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第一刺激电极;20、第二刺激电极;30、固定带;31、卡槽;32、粘贴区;33、塑料膜;40、导线;50、支架;51、支板;52、支脚;53、盖板;54、固定孔;55、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图2所示,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包括第一刺激电极10和第二刺激电极20,两个刺激电极均为片状电极,两个刺激电极分别为活动电极和参考电极,两个刺激电极上分别设有长条状的固定带30,固定带30的中部设有固定刺激电极的卡槽31,固定带30的两端分别为粘性材料的粘贴区32,粘贴区32的粘贴面与卡槽31的槽口位于固定带30的同一侧面上,两个刺激电极上分别连接有导线40;还包括支架50,支架50包括支板51和设于支板51上的支脚52,支板51上设有导线固定机构。
[002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0]使用时,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将活动电极通过固定带30粘贴在肌腹上,参考电极粘贴在肌腱上,并通过支架50对接头处的导线40进行支撑,选择所需频率连续刺激6次或10次,通过观察神经干所支配肌肉的动作电位波幅的增减情况,来判断神经和肌肉接头之间是否存在病变。
[0031]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固定带30对刺激电极进行粘贴固定,另一方面,又采用支架50对接头处的导线40进行支撑,减少导线40对刺激电极的直接拉拽作用,通过加强固定和减少拉拽的双重保护,提高了刺激电极的固定效果,可有效起到防脱效果,解决了人为手持固定所带来的诸多弊端。
[003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线固定机构包括与支板51铰接的盖板53,支板51和盖板53的贴合面上共同开设有与导线40配合的固定孔54,方便对导线40位置进行固定,盖板53和支板51之间可通过卡扣固定。
[003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线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支板51顶部的与导线40配合的优弧状的固定夹55,固定夹55为弹性材料,采用固定夹55可以方便的完成对导线40的夹持作用。
[003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粘贴区32上覆盖有塑料膜33,塑料膜33可对粘贴区32进行隔离,防止乱粘,粘贴之前,扯去塑料膜33即可。
[003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支脚52与支板51铰接,方便收拢支脚52,减少占用空间。
[00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包括两个刺激电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刺激电极上分别设有长条状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设有固定刺激电极的卡槽,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为粘性材料的粘贴区,两个所述刺激电极上分别连接有导线;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板和设于支板上的支脚,所述支板上设有导线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固定机构包括与支板铰接的盖板,所述支板和盖板的贴合面上共同开设有与导线配合的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复电刺激用的防脱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艳范进曹小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