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97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其中;螺纹轴两端分别拧入夹头A、夹头B,螺纹轴两端分别插入支架,螺纹轴一端头连接电机C,支架固定连接力臂I一端,力臂I另一端通过电机D输出轴铰接力臂J一端,力臂J另一端通过电机E输出轴铰接力臂K一端,力臂K另一端通过电机F输出轴铰接力臂L一端,力臂L另一端与电机H插入销子连接,电机H固定安装在底座内上端,底座下端侧面安装有电机G,电机G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底座卡在轨道上,轨道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资源,避免了环境给工人带来的危害,且进板过程中避免人为因素损坏隔膜袋,节约能源、提高产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锰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中的电解工序,需要每天将阴极板进行更换,目前的大多数生产厂家均为人工加行车出板,人工进板,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人在有害环境中操作对身体健康危害大,且因人工进板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情况,会损坏隔膜袋,影响电解正常进行,造成能耗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大大节约人力资源,用该设备代替人工进板,大大降低环境给工人带来的危害,且进板过程中避免人为因素损坏隔膜袋,节约能源、提高产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一种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轴两端分别拧入夹头A、夹头B,螺纹轴两端分别插入支架,螺纹轴一端头连接电机C,支架固定连接力臂I一端,力臂I另一端通过电机D输出轴铰接力臂J一端,力臂J另一端通过电机E输出轴铰接力臂K一端,力臂K另一端通过电机F输出轴铰接力臂L一端,力臂L另一端与电机H插入销子连接,电机H固定安装在底座内上端,底座下端侧面安装有电机G,电机G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底座卡在轨道上,轨道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
[0006]所述螺纹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反螺纹。
[0007]所述夹头A、夹头B安装有定位销,夹头A、夹头B可在定位销上移动。
[0008]所述力臂I可随电机D输出轴旋转,力臂J可随电机E输出轴旋转,力臂K可随电机F输出轴旋转,力臂L可随电机H输出轴旋转。
[0009]所述底座可在轨道上移动。
[0010]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控制器。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螺纹轴两端分别拧入夹头A、夹头B,螺纹轴两端分别插入支架,螺纹轴一端头连接电机C,支架固定连接力臂I一端,力臂I另一端通过电机D输出轴铰接力臂J一端,力臂J另一端通过电机E输出轴铰接力臂K一端,力臂K另一端通过电机F输出轴铰接力臂L一端,力臂L另一端与电机H插入销子连接,电机H固定安装在底座内上端,底座下端侧面安装有电机G,电机G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底座卡在轨道上,轨道上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阴极板放置于极板架上,当需要进板时,启动电机G,电机G带动齿轮,齿轮在齿条转动,底座移动至极板架一旁,控制器根据程序设置分别启动电机C、电机D、电机E、电机F、电机G、电机H,夹头A、夹头B伸至极板架最远端位置,电机C转动使夹头A、夹头B张开后在收拢夹取一块阴极板后,电
机D、电机E、电机F转动,力臂I、力臂J、力臂K抬高,从极板架上取出阴极板,控制器控制底座中的电机H,电机H带动力臂L旋转转向,转至电解槽一侧,竖直向下将阴极板放入电解槽内,放入电解槽的位置与深度预先设定,并由控制器自动控制,该动作完成后,电机C4转动使夹头A、夹头B张开,重复以上动作,直至该电解槽放满阴极板,实现了工作效率高,大大节约人力资源,用该设备代替人工进板,大大降低环境给工人带来的危害,且进板过程中不会将隔膜袋损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4]图3是图2A

A的剖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夹头A、夹头B、螺纹轴、电机C、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夹头A、夹头B、螺纹轴、电机C、定位销的主视图;
[0017]图6是图5B

B的剖视图;
[0018]图7是本技术底座、齿条、轨道、电机G、电机H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本技术的齿条、轨道、电机G、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
[0021]1、夹头A,2、夹头B,3、螺纹轴,4、电机C,5、支架,6、力臂I,7、力臂J,8、电机D,9、电机E,10、力臂K,11、电机F,12、力臂L,13、控制器,14、底座,15、齿条,16、轨道,17、电机G,18、定位销,19、电机H,20、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3]本技术的一种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轴3两端分别拧入夹头A1、夹头B2,螺纹轴3两端分别插入支架5,螺纹轴3一端头连接电机C4,支架5固定连接力臂I6一端,力臂I6另一端通过电机D8输出轴铰接力臂J7一端,力臂J7另一端通过电机E9输出轴铰接力臂K10一端,力臂K10另一端通过电机F11输出轴铰接力臂L12一端,力臂L12另一端与电机H19插入销子连接,电机H19固定安装在底座14内上端,底座14下端侧面安装有电机G17,电机G17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20,底座14卡在轨道16上,轨道16上设置有齿条15,齿条15与齿轮20啮合。
[0024]所述螺纹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反螺纹。
[0025]所述夹头A1、夹头B2安装有定位销18,夹头A1、夹头B2可在定位销18上移动。
[0026]所述力臂I6可随电机D8输出轴旋转,力臂J7可随电机E9输出轴旋转,力臂K10可随电机F11输出轴旋转,力臂L12可随电机H19输出轴旋转。
[0027]所述底座14可在轨道16上移动。
[0028]所述底座14上安装有控制器13。
[0029]使用时,控制器13控制启动电机G17,电机G17带动齿轮20,齿轮20在齿条15转动,底座14移动至极板架一旁,控制器13根据程序设置分别启动电机C4、电机D8、电机E9、电机
F11、电机G17、电机H19,夹头A1、夹头B2伸至极板架最远端位置,电机C4转动使夹头A1、夹头B2张开后在收拢夹取一块阴极板后,电机D8、电机E9、电机F11转动,力臂I6、力臂J7、力臂K10抬高,从极板架上取出阴极板,控制器13控制底座14中的电机H19,电机H19带动力臂L12旋转转向,转至电解槽一侧,竖直向下将阴极板放入电解槽内,放入电解槽的位置与深度预先设定,并由控制器13自动控制,该动作完成后,电机C4转动使夹头A1、夹头B2张开,重复以上动作,直至该电解槽放满阴极板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锰生产用自动进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轴(3)两端分别拧入夹头A(1)、夹头B(2),螺纹轴(3)两端分别插入支架(5),螺纹轴(3)一端头连接电机C(4),支架(5)固定连接力臂I(6)一端,力臂I(6)另一端通过电机D(8)输出轴铰接力臂J(7)一端,力臂J(7)另一端通过电机E(9)输出轴铰接力臂K(10)一端,力臂K(10)另一端通过电机F(11)输出轴铰接力臂L(12)一端,力臂L(12)另一端与电机H(19)插入销子连接,电机H(19)固定安装在底座(14)内上端,底座(14)下端侧面安装有电机G(17),电机G(17)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20),底座(14)卡在轨道(16)上,轨道(16)上设置有齿条(15),齿条(15)与齿轮(20)啮合。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朝武刘协强王永攀田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松桃金瑞锰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