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49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包括模型外盒,所述模型外盒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防护环,且固定座的内部穿插有螺纹推杆,所述螺纹推杆的一端连接有夹环,且夹环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模型外盒的内部底部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该建筑的轻量化模型中,通过支撑架的设置,利用支撑架在底座的外侧建立一组防护机构,支撑架能够从外侧对模型进行支撑和保护,避免模型倒塌,支撑架通过夹环与螺纹推杆之间相互连接,利用螺纹推杆来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调整,让支撑架能够更好地贴近模型墙体,进而更加有效对模型墙体实现支撑。模型墙体实现支撑。模型墙体实现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型相关
,具体为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建筑技术越来越先进,为了进一步对建筑的细节和设计方面进行提高,会在建筑设计好后,根据实际的建筑尺寸设计等比例缩小建筑模型,利用建筑模型来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工艺以及整体的外观进行对比观察,这样在建筑进行施工建设时能够更加严谨,另外,建筑模型在教学以及模拟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但是目前使用的建筑模型,在建造设计过程中,各个组件组合在一起后,整体重量增加,导致模型在移动和搬运过程中,比较困难,同时模型制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模型进行调整移动,同时,模型整体的外部没有支撑结构,容易造成倾倒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建筑模型,在建造设计过程中,各个组件组合在一起后,整体重量增加,导致模型在移动和搬运过程中,比较困难,同时模型制作过程中,不能够对模型进行调整移动,同时,模型整体的外部没有支撑结构,容易造成倾倒损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包括模型外盒,所述模型外盒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防护环,且固定座的内部穿插有螺纹推杆,所述螺纹推杆的一端连接有夹环,且夹环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模型外盒的内部底部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的套接有模型墙体。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杆、副支架、固定孔、连接座、夹座和横杆,且支撑架的下方设置有副支架,所述副支架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架的中间外侧套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前侧连接有夹座,所述夹座的内部安装有横杆。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固定孔之间尺寸相互吻合,同时横杆与支撑架之间相互垂直。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穿孔、连接杆、扶手架板、螺杆、螺母套和支撑杆,且穿孔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扶手架板,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螺杆,且螺杆的表面套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杆的顶端套接有支撑杆。
[0009]优选的,所述穿孔内部的连接杆的外部形状呈“U”型,且连接杆与穿孔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模型墙体的内部包括有夹层槽、加固铁丝网和定位孔,且夹层槽的内部设置有加固铁丝网,所述夹层槽的前侧开设有定位孔。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内部结构尺寸与插杆的外部结构尺寸之间相互吻合,且定位孔沿着模型墙体的表面水平方向等距分布。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建筑的轻量化模型,通过支撑架的设置,利用支撑架在底座的外侧建立一组防护机构,支撑架能够从外侧对模型进行支撑和保护,避免模型倒塌,支撑架通过夹环与螺纹推杆之间相互连接,利用螺纹推杆来对支撑架的位置进行调整,让支撑架能够更好地贴近模型墙体,进而更加有效对模型墙体实现支撑,利用固定杆与固定孔之间的尺寸结构,能够将支撑架与副支架之间相互连接,支撑架与副支架连接在一起后,会增加支撑杆的长度,同时,拆装也更加方便,横杆利用夹座和连接座与支撑架之间形成垂直连接,与支撑架一起对模型墙体进行防护;
[0014]2、该建筑的轻量化模型,通过底座的设置,底座的内部时空心的设计,能够减轻自身的重量,底座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螺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利用螺杆与螺母套之间的螺纹旋转结构,随着螺母套不断沿着螺杆的表面上移,进而将套接在螺杆表面的支撑杆向上推动,有利于对底座的高度进行调节,支撑杆会在底座的底部对底座进行支撑,“U”型的连接杆,有利于一端与穿孔之间构成滑动连接,而另一端连接扶手架板,利用连接杆在穿孔中的移动,进而让扶手架板在底座的表面进行移动,从而让扶手架板可以对模型墙体进行支撑,加强模型在底座上的稳定性;
[0015]3、该建筑的轻量化模型,通过在夹层槽的内部设置加固铁丝网,能够对模型墙体的质量进行加固,避免质量过轻,容易出现变形,采用网格状的铁丝网,既可以对模型墙体进行加固,又可以不过多增加模型墙体的重量,利用定位孔与插杆之间的尺寸配合关系,将模型墙体穿插安装在底座上,这样一来方便安装,也方便进行拆卸调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模型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模型外盒;2、固定座;3、螺纹推杆;4、夹环;5、防护环;6、支撑架;601、固定杆;602、副支架;603、固定孔;604、连接座;605、夹座;606、横杆;7、底座;701、穿孔;702、连接杆;703、扶手架板;704、螺杆;705、螺母套;706、支撑杆;8、滑槽;9、插杆;10、模型墙体;1001、夹层槽;1002、加固铁丝网;1003、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包括模型外盒1;
[0023]模型外盒1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座2,且固定座2的内侧设置有防护环5,且固定座2的内部穿插有螺纹推杆3,螺纹推杆3的一端连接有夹环4,且夹环4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6,模
型外盒1的内部底部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9,插杆9的表面的套接有模型墙体10,通过模型外盒1的设置,能够对底座7上的设计的模型进行保护,避免模型受到外部的撞击,在底座7的表面设置有多条交叉的滑槽8,利用滑槽8与插杆9之间的滑动连接关系,能够对插杆9的位置进行移动调整,有利于根据建筑的设计尺寸以及造型对模型墙体10的位置进行调整,增加灵活性。
[0024]支撑架6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杆601、副支架602、固定孔603、连接座604、夹座605和横杆606,且支撑架6的下方设置有副支架602,副支架602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603,支撑架6的中间外侧套接有连接座604,且连接座604的前侧连接有夹座605,夹座605的内部安装有横杆606,通过支撑架6的设置,利用支撑架6在底座7的外侧建立一组防护机构,支撑架6能够从外侧对模型进行支撑和保护,避免模型倒塌,支撑架6通过夹环4与螺纹推杆3之间相互连接,利用螺纹推杆3来对支撑架6的位置进行调整,让支撑架6能够更好地贴近模型墙体10,进而更加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包括模型外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外盒(1)的两侧固定有固定座(2),且固定座(2)的内侧设置有防护环(5),且固定座(2)的内部穿插有螺纹推杆(3),所述螺纹推杆(3)的一端连接有夹环(4),且夹环(4)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6),所述模型外盒(1)的内部底部放置有底座(7),且底座(7)的表面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9),所述插杆(9)的表面的套接有模型墙体(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的表面设置有固定杆(601)、副支架(602)、固定孔(603)、连接座(604)、夹座(605)和横杆(606),且支撑架(6)的下方设置有副支架(602),所述副支架(602)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603),所述支撑架(6)的中间外侧套接有连接座(604),且连接座(604)的前侧连接有夹座(605),所述夹座(605)的内部安装有横杆(6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的轻量化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01)与固定孔(603)之间尺寸相互吻合,同时横杆(606)与支撑架(6)之间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愚汤宁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威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