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内置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34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机内置天线,包括为一曲折型低频天线的低频天线部、为一平面板状双频回路天线的高频天线部及设有第一接地端及一馈入端的第一连接部。其中高频天线部具有分居两侧的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两者由第二连接部连为一体,第一高频天线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低频天线部连为一体,第二高频天线部设有第二接地端,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间形成电流回路,构成双频回路结构,以增加天线增益及高频频宽,同时第二高频天线部与低频天线部间形成手机扬声器容置空间,并布置一手机扬声器于其内,以减小天线和扬声器在手机内的组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内置天线。技术背景随着当今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手机的设计日渐要求轻薄短小及美 观,因此,手机的天线结构由以往外露于手机的螺旋式天线而发展出一种隐 藏于手机内部的隐藏式天线。为进一步符合手机整体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 目前又发展出具有平面结构的隐藏式天线,以尽量减少天线对手机内部空间 的占用。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倒F型内置天线(Planar Inverter-F Antenna,PIFA), 该种天线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设计容易等特点,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各种 不同的通信系统和产品中,特别是应用于轻便及要求接收、发射能力强的通 信产品中,如手机。但上述传统的倒F型天线因自身结构的限制,其通信频率不易扩展至第 三频率。而当今手机的发展多要求具有三频甚而多频通信能力,传统倒F 型天线于三频通信频率不足的限制不能满足当前手机的发展需求。而且采用 上述倒F型天线的手机在组装过程中,为避免手机扬声器对手机天线使用性 能的影响,业界通常将手机扬声器装设于远离倒F型天线的位置,而此设计 势必导致手机体积增大,无法适应手机短小轻薄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内置天线,能够扩展天线通信频率至第 三频率,增加天线增益及频宽,同时减小手机扬声器和该天线于手机内的组 装空间,又可有效控制手机扬声器对天线性能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手机内置天线,包括低频天线 部,为一曲折型低频天线;高频天线部,为一平面板状双频回路天线;及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一接地端及一馈入端;其中,高频天线部具有位于左侧 的第一高频天线部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高频天线部,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由 一第二连接部连为一体,第一高频天线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低频天线部连为 一体,第二高频天线部设有第二接地端,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之间相互连 接,形成电流回路,构成双频回路结构,第二高频天线部与低频天线部之间 形成一手机扬声器容置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低频天线部为一倒L形低频天线,包括水平布置的长边和自该长边右端垂直向下弯折的短边。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高频天线部位于低频天线部的长 边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于下端由 一第二连接部连为一体,第二高频天线部于上端设有第二接地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大致呈工形,其上端 右侧与低频天线部的长边左端相连接,上端左侧向下延伸出所述第一接地 端,第一连接部下端右侧与第一高频天线部的上端左侧连为一体,第一连接 部下端左侧向下延伸出所述馈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低频天线部的长边 以及第一高频天线部之间形成一 U形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第二高频天线部右侧与低频天线 部的短边及长边右侧之间围成所述手机扬声器容置空间供容置所述手机扬 声器。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第二高频天线部右侧上边沿配合 手机扬声器的构造而呈内凹的弧形,右侧下边沿呈外凸的钝角状而与弧形上 边沿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低频天线部的长度等效于低频通 信电磁波信号四分之一波长,适用于GSM900系统的低频通信。作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改进,所述高频天线部适用于DCS1800系 统和PCS1900系统的高频通信。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通过低频天线部与高频天线部的结合, 使天线具有三频的通信频率,且通过第二高频天线部与第一高频天线部的连 接而实现增加天线增益及高频频宽的目的。此外,手机扬声器布设于所述天线形成的手机扬声器容置空间内,能够减小两者于手机内的组装空间,从而 有利于手机体积的小型化。同时通过低频天线部、第一连接部、第一高频天 线部及第二高频天线部与手机扬声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 天线于通信时,可有效控制所述手机扬声器对天线通信性能的影响。附图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与手机扬声器组合状态图。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手机内置天线1低频天线部10长边11短边12凸片101第一固定孔102高频天线部20U形槽21狭长缺口22第一高频天线部23安装缺口231第二高频天线部24第二接地端241第二固定孔242第二连接部25第一连接部30第一接地端31總入始32手机扬声器容,空间 40手机扬声器50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例 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手机内置天线1采用金属薄板构造,包括低频天线部10、高频天线部20及将低频天线部10、高频天线部20连接为一体的第 一连接部30。低频天线部10采用曲折形设计,属倒F型天线(Planar Inverter-F Antenna, PIFA)构造,用以收发低频通信电磁波信号。具体实施中,低频天线部10 大致呈倒L形板状,包括一水平布置的长边11及自该长边11右端竖直向下 弯折的短边12。其中,所述低频天线部10自所述长边11及L形构造的拐 角处向内凸伸设置有两个方形凸片101,每一方形凸片101于大致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02,以便将低频天线部10固定于手机内部,如套设该第一 固定孔102于手机内部对应的塑料柱(图未示)上。低频天线部10的长度 与移动电话低频通信的电磁波信号四分之一波长相匹配,适用于GSM900 系统的低频通信。高频天线部20为一平面板状的双频回路天线构造,位于低频天线部10 的长边11下方。高频天线部20具有位于左侧的第一高频天线部23和位于 右侧的第二高频天线部24。第一高频天线部23和第二高频天线部24之间 形成狭长缺口 22,并于下端由一第二连接部25连为一体。第一高频天线部23大致呈矩形板状,其周缘设置有若干安装缺口 231, 以固定第一高频天线部23于手机内部。第二高频天线部24的上下两边相互平行,其下边位于第一高频天线部 23下边沿下方,上边于狭长缺口 22处向上延伸后并垂直向下弯折出大致L 形的第二接地端241。第二高频天线部24右侧与低频天线部10的短边12 及长边11右侧之间围成一手机扬声器容置空间40供容置手机扬声器50(如 图2所示),与之对应,第二高频天线部24右侧上边沿配合手机扬声器50 的构造而呈内凹的弧形,右侧下边沿呈外凸的钝角状而与弧形上边沿相连。 第二高频天线部24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42,以固定第二高频天线部24于手 机内部。第一连接部30大致呈工形,其上端右侧与低频天线部10的长边11左 端相连接,上端左侧垂直向下延伸出大致L形的第一接地端31。第一连接 部30下端右侧与第一高频天线部23上端左侧连为一体,第一连接部30下 端左侧垂直向下延伸出一大致L形的馈入端32。第一连接部30与低频天线 部10的长边11以及第一高频天线部23之间形成一大致U形槽21 ,调整该 U形槽21的开口宽度可调整天线性能,如天线频率。上述馈入端32、第一接地端31及第二接地端241分别与手机内部电路 板的接地端及信号端连接(图未示)。所述馈入端32与第二接地端241之间 形成电流回路,从而使得第一高频天线部23与第二高频天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内置天线,包括为一曲折型低频天线的低频天线部,其特征是:还包括为一平面板状双频回路天线高频天线部及设置有第一接地端及一馈入端的第一连接部,其中,高频天线部具有位于左侧的第一高频天线部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高频天线部,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由一第二连接部连为一体,第一高频天线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低频天线部连为一体,第二高频天线部设有第二接地端,第一、第二高频天线部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电流回路,构成双频回路结构,第二高频天线部与低频天线部之间形成一手机扬声器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凯吴裕源陈鸿仁萧岚庸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