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风装置及空调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3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风装置及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离心风机以及分风装置,分风装置包括分风罩以及均流板,分风罩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风道,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连通离心风机,出风端连通蒸发器,其中,出风端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于进风端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均流板位于风道内,均流板设置有多个,多个均流板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依次排列。上述分风装置,多个均流板可以将进风端高流速空气导流至出风端四周,使得离心风机送出的风更加均匀的分布到蒸发器表面,有效解决了现有分风装置风道太短、风压太大,风道分风不均的问题。风道分风不均的问题。风道分风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风装置及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分风装置及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地面空调机组是指为停靠在机场的飞机提供冷却空气的空调设备。工作时,新风空气经过制冷系统直接蒸发制冷或者电加热器加热处理后,再经绝热输送软管和快速接头通过飞机的送风口送入机舱和驾驶室内,以为停靠在机场的飞机提供一定流量、温度和压力的冷却空气。
[0003]飞机地面空调机组一般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离心风机及分风装置,离心风机通过分风装置与蒸发器相连,并且为了满足飞机地面空调机组大风量、高静压的要求,离心风机通常采用高静压鼓风机。
[0004]然而,对于现有的飞机地面空调机组的分风装置,由于结构限制,分风装置的风道太短、风压太大,而离心风机出口较小,蒸发器进口面积较大,导致蒸发器表面风速不均匀,直对出口的中心部位风速很高,而四周部位却几乎没风,以至于造成换热不均,飞机地面空调机组能效较差。例如专利号为CN20557989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蒸发器分风装置,该蒸发器分风装置通过网格状分风板将风道分为若干个单风道,实现分风均匀,此种结构虽有一定的均风效果,但蒸发器四周风量依然偏小,分风板与分风罩的加工也过于复杂;又如一种采用垂直于送风方向的多孔板结构的分风装置,根据空气流速调整表面各开孔大小进行均风,此种结构风阻较大,风量损失较多,且均风效果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风装置及空调机组,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分风装置分风不均,以至于造成换热不均,空调机组能效较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风装置,分风装置包括分风罩以及均流板,所述分风罩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其中,所述出风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端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所述均流板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均流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均流板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依次排列。
[0007]可选地,所述均流板上还形成有扰流结构。
[0008]可选地,所述扰流结构为形成在所述均流板中间部位的凸起。
[0009]可选地,各相邻两个所述均流板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同。
[0010]可选地,所述均流板靠近所述出风端的一端还形成有沿所述分风罩的走向延伸的导向结构。
[0011]可选地,所述均流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2]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均流板之间的距离可调。
[0013]可选地,所述分风装置还包括螺杆导柱及螺母,所述螺杆导柱上具有螺纹,所述螺
杆导柱贯穿所述分风罩和多个所述均流板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分风罩上,所述均流板在所述螺杆导柱上的位置和所述均流板的数量均可调。
[0014]可选地,所述均流板上形成有可供所述螺杆导柱穿过的通孔,所述分风装置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杆导柱外并位于两个所述均流板之间,且所述套筒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0015]可选地,所述螺杆导柱和所述螺母均采用耐腐蚀材料;
[0016]所述套筒和所述均流板均采用耐候性材料。
[0017]可选地,所述分风罩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进风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所述出风端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沿着所述进风端至所述出风端的方向,所述第一主体的外轮廓面积不变,所述第二主体的外轮廓面积逐渐增大,所述均流板位于所述第一主体内部的所述风道内。
[0018]可选地,所述分风罩包括相连接的主罩体及盖体,所述主罩体具有开口,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开口并与所述主罩体形成所述分风罩,且所述盖体与所述主罩体可拆卸连接。
[0019]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器、离心风机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风装置,所述进风端连通所述离心风机,所述出风端连通所述蒸发器。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上述分风装置,分风罩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风道,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用于连通离心风机,出风端用于连通蒸发器,工作时,空气经离心风机出口通过截面面积相对较小的进风端送入风道内,之后再通过截面面积相对较大的出风端送至蒸发器完成换热过程,通过在风道内设置多个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依次排列的均流板,可以将进风端高流速空气导流至出风端四周,使得离心风机送出的风更加均匀的分布到蒸发器表面,有效解决了现有分风装置风道太短、风压太大,风道分风不均的问题,分风装置可以充分发挥均匀分风的功能,均风效果较佳,从而使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充分发挥,保证空调机组的能效。
[0021]此外,采用多个均流板实现分风的效果,整体结构设置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本技术的分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分风装置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1中分风装置的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1中分风装置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风装置的剖视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分风装置的剖视图;
[0029]图7是图6中分风装置的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1]10、分风罩;11、第一主体;111、进风端;12、第二主体;121、出风端;
[0032]20、均流板;21、扰流结构;22、导向结构;23、通孔;
[0033]30、螺杆导柱;
[0034]40、螺母;
[0035]5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风罩(10),其内形成有沿第一方向贯通的风道,所述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111)和出风端(121),其中,所述出风端(121)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进风端(111)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的面积;以及均流板(20),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均流板(2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均流板(20)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依次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20)上还形成有扰流结构(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21)为形成在所述均流板(20)中间部位的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相邻两个所述均流板(20)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20)靠近所述出风端(121)的一端还形成有沿所述分风罩(10)的走向延伸的导向结构(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2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均流板(20)之间的距离可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装置还包括螺杆导柱(30)及螺母(40),所述螺杆导柱(30)上具有螺纹,所述螺杆导柱(30)贯穿所述分风罩(10)和多个所述均流板(20)并通过所述螺母(40)固定在所述分风罩(10)上,所述均流板(20)在所述螺杆导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伟刘加春曾德勇闫国杰安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