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818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包括边框和棱边块,棱边块上设有锁定组件,其中,锁定组件正旋伸长延伸至棱边块两侧边的外部,锁定组件反旋缩短至棱边块两侧内;所述边框的两侧边沿的上下端均固定有定位杆,边框与棱边块交错连接形成六边型结构,边框的中部设有锁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利用锁定杆插入锁定孔内,完成初步拼接。通过加强组件形成的三角结构,提高其拼装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利用其稳定性,避免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坍塌,使用4~5年后完全降解,不影响景观效果,不污染环境,同时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质山地、采矿宕口、垃圾填埋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护坡(slopeprotection)是指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现有的护坡多采用混凝土、天然山石,占用了大量的矿山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护坡设备的要求也提高了。目前护坡材料采用石材、金属、塑料或混凝土材质,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垃圾堆积,或者需要人工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包括边框和棱边块,棱边块上设有锁定组件,其中,锁定组件正旋伸长延伸至棱边块两侧边的外部,锁定组件反旋缩短至棱边块两侧内;
[0007]所述边框的两侧边沿的上下端均固定有定位杆,边框与棱边块交错连接形成六边型结构,边框的中部设有锁定孔;
[0008]所述棱边块两侧的边框之间通过加强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边框和棱边块根据长度选择分为两种,分别为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以及一个角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
[0010]优选的,所述棱边块位于锁定组件的上下端开设有定位孔,边框的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
[0011]优选的,所述边框、棱边块锁定组件和加强组件均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备,可降解的材料为植物材料并添加缓释肥、杀菌剂、杀虫剂和粘着剂,使用4

5年后完全降解。
[0012]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旋钮、第一锥齿轮和伸缩组件,旋钮一端插入棱边块的内部与第一锥齿轮固定,并且沿着棱边块的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组件对称设置在棱边块的两侧,并且伸缩组件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用于伸缩与定位孔配合使用;
[0013]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套筒、限位条和锁定杆,第二锥齿轮与套筒的一端固定,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套筒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锁定杆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锁定杆与套筒啮合;
[0014]所述棱边块的两侧设有供套筒和锁定杆插入的槽孔,套筒外部连接的轴承固定在槽孔内,锁定杆的外侧边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条的一端卡入限位槽内,限位条的另一端固定在槽孔的内壁上,旋钮旋转用于驱动锁定杆沿着套筒伸缩,锁定杆伸长插入锁定孔内用于固定边框和棱边块,锁定杆缩回槽孔用于边框和棱边块脱离。
[0015]优选的,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三角框、插杆、地杆和钻头,上下两排三角框贴合在棱边块的内侧,插杆穿过三角框与边框固定,地杆贯穿三角框与钻头相接,钻头接入土壤中。
[001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的护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场地表面的清理和平整;
[0018]S2:去除大的石块、树桩或建筑垃圾,按照设计图纸平整表土;
[0019]S3:边框和棱边块通过锁定组件和加强组件拼装为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以及一个角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
[0020]S4:向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以及一个角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内填充种植土至护坡装置上边沿3~5cm;
[0021]S5:第一阶段0~3年在拼装好的护坡装置所填充的种植土中播种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种子。例如华东地区可播种白芒、荩草、狗牙根、蒲公英、苦麦菜、鬼针草、紫花苜蓿、野豌豆、葛藤、田旋花、打碗花、马蹄金等,播种密度依据种子大小控制在5~10g/m2,期间允许自生植物生长,适当控制外来植物比例;
[0022]S6:4~6年在拼装好的护坡装置所填充的种植土中种植穿透力强、耐粗放管理的灌木幼苗,同时播种或种植适应性强的宿根草本植物。例如华东地区可选择黄杨、火棘、檵木、海桐、枸骨、截叶铁扫帚、石楠、桂花、茶梅、大叶黄杨、龙柏、侧柏、关节酢浆草、沿阶草、山麦冬、二月兰、蝴蝶花、萱草、青绿苔草、波斯菊、百日草、费菜、鸭跖草、鬼针草等,每个装置内种植1~3棵灌木或5~10丛宿根植物,期间允许自生植物生长,适当控制外来植物比例;
[0023]S7:7年及以后在拼装好的护坡装置所填充的种植土中栽植根系发达、具有突出生态效益或景观价值的乡土树种,适当搭配对当地环境有稳定、良好适应性的引种树种,逐步建立多层植物群落,重塑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同时兼顾景观改造需求。例如华东地区可选择枫香、山胡椒、青冈栎、大叶冬青、罗汉松、全缘叶栾树、朴树、榉树、香樟、银杏、臭椿、刺槐等大乔木树种,和枇杷、紫微、木槿、桃花、桂花、柃木、越橘、石楠、夹竹桃、珊瑚树、大叶黄杨、茶梅等小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乔灌木根据远期设计要求栽植,保留充足的植物间距,期间允许自生植物生长,适当控制外来草本植物比例。
[002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边框和棱边块根据长度选择分为两种,分别为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以及一个角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旋钮旋转用于驱动锁定杆沿着套筒伸缩,锁定杆伸长插入锁定孔内用于固定边框和棱边块,锁定杆缩回槽孔用于边框和棱边块脱离,利用锁定杆插入锁定孔内,完成初步拼接。通过加强组件形成的三角结构,提高其拼装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利用其稳定性,避免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坍塌。
[0026]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以场地的生态修复为目的,包括对土壤的修复和对植被的修复两个方面。对土壤的修复主要指对土壤质地、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等方面的修复。对植被的修复主要指对植被覆盖度、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动物栖息地营造等方面的修复。
[0027]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及其护坡方法,使用4~5年后完全降解,不影响景观效果,不污染环境,同时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于
现有技术的石材、金属、塑料或混凝土材质。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装置的俯视图;
[0030]图2为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装置的前立面图;
[0031]图3为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装置的后立面图;
[0032]图4为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装置的左立面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和棱边块(2),棱边块(2)上设有锁定组件(3),其中,锁定组件(3)正旋伸长延伸至棱边块(2)两侧边的外部,锁定组件(3)反旋缩短至棱边块(2)两侧内;所述边框(1)的两侧边沿的上下端均固定有定位杆(11),边框(1)与棱边块(2)交错连接形成六边型结构,边框(1)的中部设有锁定孔(12);所述棱边块(2)两侧的边框(1)之间通过加强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和棱边块(2)根据长度选择分为两种,分别为一条边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以及一个角最高的六边形生态护坡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边块(2)位于锁定组件(3)的上下端开设有定位孔(21),边框(1)的定位杆(11)插入定位孔(2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棱边块(2)锁定组件(3)和加强组件(4)均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备,可降解的材料为植物材料并添加缓释肥、杀菌剂、杀虫剂和粘着剂,使用4

5年后完全降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六边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包括旋钮(31)、第一锥齿轮(33)和伸缩组件(34),旋钮(31)一端插入棱边块(2)的内部与第一锥齿轮(33)固定,并且沿着棱边块(2)的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组件(34)对称设置在棱边块(2)的两侧,并且伸缩组件(34)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33)啮合,用于伸缩与定位孔(21)配合使用;所述伸缩组件(34)包括第二锥齿轮(341)、套筒(342)、限位条(343)和锁定杆(344),第二锥齿轮(341)与套筒(342)的一端固定,第二锥齿轮(341)与第一锥齿轮(33)啮合,套筒(342)的内部设有内螺纹,锁定杆(344)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锁定杆(344)与套筒(342)啮合;所述棱边块(2)的两侧设有供套筒(342)和锁定杆(344)插入的槽孔,套筒(342)外部连接的轴承固定在槽孔内,锁定杆(344)的外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向丽王银王燕冯敏代梦蝶周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