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06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备有:包含绝缘物的第一成型体、包含绝缘物并与上述第一成型体闭合的第二成型体、设在上述第一成型体外表面的第一导电图案、具有第二导电图案并固定在上述第二成型体上的基板、以及贯通上述第一成型体并连接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上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导电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包括移动电话、PDA等的折叠式或滑动式电子设备中,框体包 括上侧框体和下侧框体。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上侧框体作为显示部, 下侧框体作为包含键盘部等的操作部。各框体包含2个成型体,液晶显示装置、键盘部、配置着电子零 件的基板、二次电池等收纳在框体内。在把设在第一成型体外表面的天线图案(乂《夕一》)等的电路连 接到框体内部的情况下,采用供电端子的螺紋固定、板金处理。但是, 螺紋固定的位置经常受制约。另外,在板金处理时,有时产生表面不 平整等的问题。另外,也需要供电端子及板金的安装区域,不利于电 子设备的小型化及薄型化。在现有技术中,揭示了将包括金属框架、导电性铰链部等的天线 通过螺紋固定的供电端子,与框体内部的基板连接的技术(专利文献 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096号公才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备有包含绝缘物的第一成 型体、包含绝缘物并与上述第一成型体闭合的第二成型体、设在上述 第一成型体外表面的第一导电图案、设在固定在上述第二成型体上的 基板上的第二导电图案、以及贯通上述第一成型体并连接上述第一导 电图案和上述第二导电图案的导电销。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备有第一成型体、与上述第 一成型体协同地构成框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成型体、设在上述第一成型体外表面的第一导电图案、设在上述框体内部的第二导电图案、 以及贯通上述第一成型体并连接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上述第二导电图 案的第一导电销。 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模式图。图2是说明导电销的作用的模式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构造的模式图。图4是表示导电销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5是表示防止连接销旋转的构造的模式图。图6是表示导电销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图7是说明天线图案的模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模式图。移动电 话等的电子设备是包含上侧框体4及下侧框体6的用铰链部13连接的 折叠式。上侧框体4包含第一及第二成型体IO、 30,图l表示固定前 的状态。在折叠式及滑动式电子设备的情况下,通常, 一方框体作为 包含液晶画面等的显示部,另一方框体作为包含键盘等的操作部,但 并不限定于此。在图1中,在第一成型体10的外表面,设有2个天线图案20。 另外还设有凹部14,在凹部14的底面设有供阳螺钉36穿过的孔。而在第二成型体30上固定着用于配置电子零件的基板40,在第 二成型体30的内表面设有凸起部32。在基板40上,例如形成了供凸 起部32嵌入的开口。第一成型体10的凹部14以及第二成型体30的凸起部32等可以通过树脂材料的模塑成形等容易地形成。设在第一成型体10外表面的天线图案20的端部一直延伸到凹部 14的附近。穿过凹部14的侧壁的导电销38 —直到达设在基板40上 的导电图案42,将凹部14附近的天线图案20的端部与导电图案42连接起来。通过本实施方式,外表面的天线图案20,通过基板40的导电图案 42与框体内部的供电部等连接,可实现电子设备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下面,说明导电销38的作用。图2是表示导电销38附近的模式剖面图。 一方端部与第一成型体 10上的天线图案20连接并固定着的导电销38倾斜地与基板40上的 导电图案42接触。即,如图2 (a)所示,导电销38与导电图案42 的接触角a大于0度小于90度。当导电销38的材料是金属时,若使 导电销38相对于导电图案42的表面倾斜,则可以作用弯曲弹性应力。另外,如图2(b)所示,即使弯曲弹性应力导致的弯曲小,只要 接触角a大于0度小于90度,可以得到机械和电气稳定的接点。下面,详细说明包含第一成型体10的凹部14及第二成型体30 的凸起部32的连接部分的构造。图3是说明连接部分的构造的模式图。如图3 U)所示,导电销 38预先安装在第一成型体10上。导电销38的安装方法,例如有在树 脂成型工序中预先形成斜孔的方法。或者,在第一成型体IO包含热可 塑性树脂时,加热了的导电销38将第一成型体10的一部分熔融。结 果,插入导电销38,在冷却后将其固定。另外,也可以用把导电销38预先设置在金属模具中的型内处理方 式形成。为了防止已插入的导电销30脱出,可以在导电销38上形成 毛刺那样的突起。在把阳螺钉36插入第一成型体10的凹部14底面的孔16中、螺 紋固定在凸起部32的阴螺紋部34上时,借助弯曲弹性,导电销38 保持着大于0度小于90度的接触角a地压接在基板40的导电图案42 上。图3 (b)表示用螺紋固定着的状态,是沿图1中点划线A-A所 作的模式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40上与供电部50连接的 导电图案42中的、用于接触的占有空间很小,如虛线C所示那样仅 仅是导电销38的附近。而采用接触式探针、板簧等的构造中,用于接触的占有空间大。另外,采用导电销38的构造简单而且容易降低价格。第一成型体10借助阳螺钉36固定在形成于凸起部32上的阴螺紋 部34上。装饰板18嵌合在凹部14内,可使外表面平坦、具有良好的 外观。天线图案20的厚度为数 数十微米,如果不处理则不平整。将 天线图案20以外的表面涂敷加厚,可减小不平度,得到良好的外观。图4是说明导电销38的头部构造的变形例的模式图。在图4 (a) 中,把头部38a做成杯状,可使其与天线图案20切实地接触。另外, 为了防止插入后脱出,在中间形成了止脱部38b。在图4(b)中,将 头部38a做成为伞形,在伞前端部,提高与天线图案20的接触压力, 可以使其切实地与天线图案20接触。图5是表示圆弧形导电销38的构造的模式图。在借助弯曲弹性而 使导电销38成为图2(a)所示那样的圆弧形时,有时会出现导电销 38旋转、接触点不稳定的情形。因此,必须进行旋转方向的定位。在 图5 (a)中,与圓弧形状吻合地在树脂上形成了孔。另外,把孔截面形状做成为椭圆形,可以把圆弧状的导电销38 插入其中。图5 (b)是插入导电销38前的模式平面图,图5(c)是 模式剖面图。另外,如图5(d)所示,在导电销38上设置突起38c, 可以固定住方向以使其在孔中不旋转。导电销38不限定于从框体的外表面插入。图6是表示将导电销 38从框体的内表面插入的构造的模式图。这时,把与基板40的导电 图案42接触的一侧预先弯曲,使接触角a大于O度小于90度。下面,补充说明天线图案。图7是表示天线构造的模式图,图7(a)表示单极天线,图7(b) 表示偶极天线。单极天线的天线图案20的长度约为四分之一波长。供 电部50与单极天线的一方端部以及接地部52连接,对天线进行励振。接地部52例如设在基板40的背面等上,如图7(a)中虛线的像 所示,如二分之一波长的天线那样地作用。由于构成第一成型体10 的材料的介电常数大于l,所以,波长比自由空间缩短,天线图案20 可以小型化。图7(b)表示偶极天线。天线的长度约为二分之一波长。在天线 图案20的中间点被分割的两部分分别与供电部50连接,这样,天线 被励振。供电部50设在基板40上,借助导电图案42与天线图案20 连接。作为其它形式的天线,也可以采用倒F形天线、环形天线、折 叠单极天线、折叠偶极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备有:    包含绝缘物的第一成型体;    包含绝缘物并与上述第一成型体闭合的第二成型体;    设在上述第一成型体外表面的第一导电图案;    设在固定在上述第二成型体上的基板上的第二导电图案;以及    贯通上述第一成型体并连接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和上述第二导电图案的第一导电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畑政臣本田朋子畑义和本田智森本淳黑岩信好辻村彰宏佐藤晃一樱井实田幡诚加藤昌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