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酐直接加氢生产1,4-丁二醇并联产丁二酸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792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顺酐直接加氢生产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顺酐直接加氢生产1,4

丁二醇并联产丁二酸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特别是涉及多种化工中间体原材料的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顺酐直接加氢生产1,4

丁二醇并联产丁二酸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
丁二醇(简称BDO)、丁二酸酐(SAN)都是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由BDO可以生产四氢呋喃(THF)、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γ

丁内脂(GBL)和聚氨酯树脂(PU)、涂料和增塑剂等。其中THF可用于生产聚四亚甲基丁二醇(PTMEG),PTMEG是合成高弹性氨纶(莱卡纤维)、聚醚弹性体及热塑性聚氨酯的原料,氨纶主要用于生产高级运动服、游泳衣等高弹性针织品。另外,由BDO和SAN聚合得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随着可降解塑料的强势兴起,作为主要原料的1,4

丁二醇也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0003]目前,BDO的主要的生产方法有:

炔醛法、

顺酐加氢法、

丁二烯法、

环氧丙烷法。目前国内BDO生产企业基本采用炔醛法和顺酐法。炔醛法是以乙炔和甲醛反应制成1,4

丁炔二醇,再经加氢成1,4

丁烯二酸盐,继续进一步催化加氢生成1,4

丁二醇,经离子交换树脂除去金属离子后,再经蒸馏提纯得纯品。由于炔醛法中的乙炔来源于价格低廉的电石,造成炔醛法BDO的生产成本较低,严重紧压了顺酐法BDO装置的利润,造成顺酐法BDO装置无法开车,因而我国的BDO基本均采用炔醛法生产。不过,炔醛法BDO生产工艺的最大缺陷便是严重的环保问题,用于制乙炔的电石使用后会产生数量十分庞大的电石渣,这对于工厂周边的环境影响是毁灭性的,因而我们的炔醛法装置基本都在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地方。随着中国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未来炔醛法BDO装置再继续上马的可能性将大幅下降;而顺酐法因投资低、产品质量好、三废排放少等优点,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0004]顺酐加氢生产工艺包括顺酐直接加氢和顺酐酯化加氢两种工艺,其中顺酐直接加氢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由日本三菱油化和三菱化成开发成功。该工艺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加氢采用Raney

ni催化剂,反应原料为顺酐,反应条件为210~280℃,6~12MPa,主要生成丁二酸酐,第二步是将丁二酸酐进一步加氢为1,4

丁二醇,反应条件为250℃,10MPa,反应停留时间为6h,顺酐的转化率可达到100%,选择性在98%以上,除1,4

丁二醇外,主要副产物为四氢呋喃、r

丁内酯。
[0005]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工艺条件不同,改变产品的组成,可同时生产四氢呋喃、r

丁内酯和1,4

丁二醇,主要缺点是反应条件苛刻,需要较高的操作压力的大量氢气循环。
[0006]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Dawy公司开发成功顺酐经乙酯化加氢制1,4

丁二醇技术,其工艺条件远较顺酐直接加氢温和,也可以同时联产1,4

丁二醇、四氢呋喃和y丁内酯。专利Us4795824、US4584419、US4751334、CN103360209A均为顺酐酯化加氢制1,4

丁二醇工艺。
工业生产装置采用的是顺酐甲酯化路线,要优于乙酯法。新技术具有产品纯度高,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但由于引入了酯化步骤,工艺流程更长,投资更大,引入的甲醇与反应主要副产物四氢呋喃共沸,因而分离能耗更高,这使得顺酐酯化加氢工艺能耗较高,在国内较长时间内无法与炔醛法竞争,造成国内的顺酐酯化加氢制BDO装置长时间关停。
[0007]随之顺酐生产原料从苯往更加廉价的正丁烷转变,BASF、Du Pont、BP等公司又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了各自的正丁烷氧化,不经分离,直接将用顺酸加氢制造1,4

丁二醇、y丁内酯、四氢呋喃的技术。这一路线简化了顺酯酯化加氢的流程,但顺酸的腐蚀性极强,在后续的加氢条件下,需要采用昂贵的特种材料,钛是一种合适的抗腐蚀材料,但这也大大提高了该工艺的投资成本。
[0008]尽管后期有一些改进工艺,但又基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反应条件苛刻,设备材料昂贵,投资成本高,流程复杂、分离困难、能耗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顺酐为原料,经过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直接加氢生产1,4

丁二醇,同时联产丁二酸酐,不引入造成分离困难的甲醇以降低能耗,不引入造成设备严重腐蚀的顺酸以降低装置投资,是一种可以与当前炔醛法竞争的低成本BDO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工艺中,反应条件苛刻,设备材料昂贵,投资成本高,流程复杂、分离困难、能耗高、经济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以顺酐为原料,环保低成本的生产1,4

丁二醇的方法。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0012]一种顺酐直接加氢生产1,4

丁二醇并联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顺酐通过两步加氢得到产品1,4

丁二醇、丁二酸酐;
[0013]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4]a.顺酐加氢:
[0015]液相顺酐和来自后续分离单元的r

丁内酯混合后经进料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气化塔顶部,新鲜氢气与循环氢气混合并加热后进入气化塔底部,顺酐在气化塔内被气化,塔顶气相与顺酐加氢反应出料换热被加热后进入顺酐加氢反应器,气化塔的底部物料分离出一小部分至中间罐区重油罐,其余加热后返回至气化塔;
[0016]在顺酐加氢反应器中顺酐和氢气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r

丁内酯和丁二酸酐、四氢呋喃、水,同时由丁二酸酐加氢生成r

丁内酯,以及少量丁二酸酐水合生成丁二酸,加氢产物通过逐级冷却实现气液分离,加氢气相产品经冷却后进入循环氢气压缩机,返回至顺酐气化单元的氢气加热器,液相产品去后续丁二酸酐产品精制单元分离;
[0017]b.丁二酸酐产品精制:包括稳定塔、脱水塔、脱轻塔和脱重塔;
[0018]首先顺酐反应液进入稳定塔,塔顶分离出水、正丁醇、四氢呋喃等进入脱水塔,脱水塔顶部分离出含有少量正丁醇、四氢呋喃的工艺废水,送至界外水处理;脱水塔底部r

丁内酯和少量丁二酸返回至稳定塔,稳定塔底部产品为r

丁内酯和丁二酸酐、丁二酸,经泵送至脱轻塔;
[0019]脱轻塔顶冷却后的不凝气产物送至脱水塔分离,塔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顺酐直接加氢生产1,4

丁二醇并联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顺酐通过两步加氢得到产品1,4

丁二醇、丁二酸酐;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顺酐加氢:液相顺酐和来自后续分离单元的r

丁内酯混合后经进料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气化塔顶部,新鲜氢气与循环氢气混合并加热后进入气化塔底部,顺酐在气化塔内被气化,塔顶气相与顺酐加氢反应出料换热被加热后进入顺酐加氢反应器,气化塔的底部物料分离出一小部分至中间罐区重油罐,其余加热后返回至气化塔;在顺酐加氢反应器中顺酐和氢气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r

丁内酯和丁二酸酐、四氢呋喃、水,同时由丁二酸酐加氢生成r

丁内酯,以及少量丁二酸酐水合生成丁二酸,加氢产物通过逐级冷却实现气液分离,加氢气相产品经冷却后进入循环氢气压缩机,返回至顺酐气化单元的氢气加热器,液相产品去后续丁二酸酐产品精制单元分离;b.丁二酸酐产品精制:包括稳定塔、脱水塔、脱轻塔和脱重塔;首先顺酐反应液进入稳定塔,塔顶分离出水、正丁醇、四氢呋喃等进入脱水塔,脱水塔顶部分离出含有少量正丁醇、四氢呋喃的工艺废水,送至界外水处理;脱水塔底部r

丁内酯和少量丁二酸返回至稳定塔,稳定塔底部产品为r

丁内酯和丁二酸酐、丁二酸,经泵送至脱轻塔;脱轻塔顶冷却后的不凝气产物送至脱水塔分离,塔顶液相产品经冷却后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循环至顺酐加氢单元作为溶剂,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罐区,其余部分进入r

丁内酯加氢单元;在脱轻塔中丁二酸脱水反应生成丁二酸酐,塔底丁二酸酐粗品经泵送至脱重塔进一步分离;脱重塔塔顶分离得到丁二酸酐产品,经泵送至罐区丁二酸酐产品罐,脱重塔底为重油,经泵送至罐区重油储罐;c.r

丁内酯加氢:来自丁二酸酐产品精制单元的r

丁内酯(GBL)与后续1,4

丁二醇精制单元返回的GBL混合后,经泵输送并加热后进入GBL加氢反应器,与来自界外的补充新氢和GBL加氢反应循环氢气反应,生成1,4

丁二醇,同时生成少量四氢呋喃、正丁醇,以及缩醛;反应产物经过逐级冷却后,实现气液分离,气相通过循环氢压缩机增压后返回至反应器,液相产品进入后续1,4

丁二醇产品精制单元;d.1,4

丁二醇产品精制:GBL加氢产品冷却后的液相产品经管道输送至GBL回收塔,塔顶产品冷却后GBL经泵输送至r

丁内酯加氢单元继续反应,塔顶不凝气进一步深冷分离出其中的水和轻组分送至界外水处理;塔底的物料经泵输送至BDO产品塔,BDO产品塔顶部采出BDO产品,经泵输送至罐区产品罐;B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成徐志刚吴非克和成刚张遵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瑞华化工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