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78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限位机构;底板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限位机构,第二支撑架上安装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根据铝腕臂上的套管座,设计有针对套管座专用的夹紧组件,能够实现对铝腕臂上的套管座更快速高效的定位,提高铝腕臂的生产效率。铝腕臂的生产效率。铝腕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腕臂是一种电气设备,一般对电气化铁路、城铁及有轨电车的电线线索起支持和定位作用,安装在支柱(电线杆)上,将线索的重力及张力和风负荷传送给支柱和基础。
[0003]传统的铝腕臂加工过程中,各加工部件之间通常采用人工加工的方式完成与铝腕臂的连接,各加工部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整体结构较大,加工时,铝腕臂加工定位不精确,增加工作难度,导致工作效率低,影响工作进程;因此,亟需一种铝腕臂加工用定位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的不足之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套管座,底板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安装有定位机构;
[0007]定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夹紧组件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夹紧组件用于对套管座限位固定。
[0008]进一步的,夹紧组件包括第一上顶单元、第二上顶单元和下压连接杆,第二上顶单元设有两组,第一上顶单元设置在两组第二上顶单元之间的位置,两组第二上顶单元结构相同;
[0009]第二上顶单元包括第五气缸、安装座、安装竖板、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上顶块和上顶凸点,安装竖板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边缘部位,安装竖板与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安装座可拆卸连接在安装竖板与第二支撑板相邻部位,安装座上端面安装有第五气缸,第五气缸伸缩杆与上顶块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顶块上端部可拆卸连接有上顶凸点,下压连接杆设置在上顶凸点正上方,上顶块背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与安装竖板可拆卸连接,第二滑块上还设有与第二滑轨对应设置的第二滑槽;
[0010]第一上顶单元包括底座框、第六气缸、气缸连接板、腕臂放置座和腕臂挡板,底座框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表面,底座框上表面安装有第六气缸,第六气缸伸缩杆连接气缸连接板,气缸连接板上表面与腕臂放置座可拆卸连接,腕臂挡板可拆卸连接在气缸连接板外侧壁上。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机构,支撑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限位机构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腿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腿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上表面,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下表面,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限位机构。
[0012]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辊轮组件,支撑辊轮组件包括第一气缸、托板、立板、托辊和导向竖杆,第一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下表面的中间部位,第一气缸伸缩杆通过预
设在第一支撑板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支撑板上方并与托板可拆卸连接,导向竖杆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一端连接托板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下方,托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设有两个,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托辊。
[0013]进一步的,限位机构还包括导辊组件,导辊组件设有两组,两组导辊组件对称设置;
[0014]导辊组件包括第一导辊板、第二导辊板、导辊座、导向辊轮和第二气缸,第一导辊板内侧壁上端安装有导辊座,导辊座上安装有多个导向辊轮,第二导辊板内侧壁上端安装有导辊座,导辊座上安装有多个导向辊轮,第一导辊板上的多个导向辊轮与第二导辊板上的多个导向辊轮之间形成夹持部,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一导辊板外侧壁上,第二气缸伸缩杆贯穿第一导辊板并与第二导辊板可拆卸连接。
[0015]进一步的,导辊组件还包括定心凸块,定心凸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定心凸块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螺钉的螺纹孔。
[0016]进一步的,第一导辊板和第二导辊板外侧壁上均安装有加强筋板。
[0017]进一步的,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滑动组件,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第一滑轨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第一滑块对应第一滑轨的位置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轨与第一滑槽对应设置,第一滑块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导辊组件。
[0018]进一步的,定位机构还包括夹持组件,第二支撑架还包括用于安装夹持组件的第二竖板。
[0019]进一步的,夹持组件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滑轨、第三滑块、背板、三爪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四气缸、第四滑轨、第四滑块和加强肋板;
[0020]第三气缸可拆卸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第三气缸伸缩杆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背板可拆卸连接,背板一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块上还设有与第三滑轨对应设置的第三滑槽,第三滑块与三爪气缸可拆卸连接,背板另一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第四滑块,第二竖板与第四滑轨可拆卸连接,第四滑块上还设有与第四滑轨对应设置的第四滑槽,第二竖板与第一支撑板垂直设置,加强肋板可拆卸连接在第二竖板与第一支撑板相邻部位,第四气缸可拆卸连接在背板下端,第四气缸伸缩杆与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板与三爪气缸可拆卸连接。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根据铝腕臂上的套管座,设计有针对套管座专用的夹紧组件,能够实现对铝腕臂上的套管座更快速高效的定位,提高铝腕臂的生产效率。
[0023](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加工大批量的铝腕臂,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辊轮组件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套管座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夹持组件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四气缸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上顶单元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
底板;101

第一支撑腿;102

第一支撑板;103

套管座;2

第一气缸;201

托板;202

立板;203

托辊;204

导向竖杆;3

第一导辊板;301

第二导辊板;302

导辊座;303

导向辊轮;304

第二气缸;4

定心凸块;401

螺纹孔;5

加强筋板;6

第一滑轨;601

第一滑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套管座,底板(1)上表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夹紧组件,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可拆卸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夹紧组件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板(7)上,夹紧组件用于对套管座限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组件包括第一上顶单元、第二上顶单元和下压连接杆(803),第二上顶单元设有两组,第一上顶单元设置在两组第二上顶单元之间的位置,两组第二上顶单元结构相同;第二上顶单元包括第五气缸(804)、安装座(805)、安装竖板(806)、第二滑块(807)、第二滑轨(808)、上顶块(809)和上顶凸点(9),安装竖板(806)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板(7)上表面的边缘部位,安装竖板(806)与第二支撑板(7)垂直设置,安装座(805)可拆卸连接在安装竖板(806)与第二支撑板(7)相邻部位,安装座(805)上端面安装有第五气缸(804),第五气缸(804)伸缩杆与上顶块(809)下端部可拆卸连接,上顶块(809)上端部可拆卸连接有上顶凸点(9),下压连接杆(803)设置在上顶凸点(9)正上方,上顶块(809)背面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滑块(807),第二滑轨(808)与安装竖板(806)可拆卸连接,第二滑块(807)上还设有与第二滑轨(808)对应设置的第二滑槽;第一上顶单元包括底座框(901)、第六气缸(902)、气缸连接板(903)、腕臂放置座(904)和腕臂挡板(905),底座框(901)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支撑板(7)上表面,底座框(901)上表面安装有第六气缸(902),第六气缸(902)伸缩杆连接气缸连接板(903),气缸连接板(903)上表面与腕臂放置座(904)可拆卸连接,腕臂挡板(905)可拆卸连接在气缸连接板(903)外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支撑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限位机构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腿(101)和第一支撑板(102),第一支撑腿(101)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腿(101)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02)下表面,第一支撑板(102)上表面安装有限位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腕臂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包括支撑辊轮组件,支撑辊轮组件包括第一气缸(2)、托板(201)、立板(202)、托辊(203)和导向竖杆(204),第一气缸(2)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2)下表面的中间部位,第一气缸(2)伸缩杆通过预设在第一支撑板(102)上的通孔延伸至第一支撑板(102)上方并与托板(201)可拆卸连接,导向竖杆(204)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02)上,一端连接托板(201)下表面,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2)下方,托板(2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板(202),立板(202)设有两个,两个立板(202)之间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郑玉糖李振华孟庆斌刘明利马浩焦国栋崔志强樊桃李文友陈宪祖张望杨桂林周鹏林刘春雨贾亮沈凌云张兵涛耿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