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77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涉及灶具的技术领域,该炉头包括外环结构,外环结构包括外环外周壁、外环内周壁、连接板、外环引射管和挡板;外环外周壁间隔套设在外环内周壁的外侧,连接板呈环状设置,连接板连接在外环外周壁和外环内周壁之间,在连接板的周向的局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与连接板、外环外周壁和外环内周壁之间形成预混腔。通过在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挡板,将连接板上方的部分空间形成预混腔,燃气和空气在外环引射管内初步混合后从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流入预混腔,在预混腔内进行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外环流口流入外环分配气道内,保证了燃烧器的燃烧性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加工方便。加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灶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炉头、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燃气灶以下进风燃烧器为主,随着消费者对燃气灶使用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燃气灶本体的温度要求诉求更高,市场上开始出现上进风燃气灶。
[0003]现有的上进风燃烧器的炉头的外环通常包括外环外周壁、外周内周壁以及连接在外环内周壁与外环外周壁之间的环状底板,在环状底板的上方形成外环分配气道。具体的炉头的外环进气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环引射管的后端设置有混合腔,进入外环引射管的燃气和空气在混合腔内混合后流入外环分配气道,然后进入外环火盖内;这种方式的混合腔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炉头连接,一部分与外环引射管连接,在实际生产燃烧器时,需要将两部分对齐密封连接,组装过程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影响了生产效率。另一种是外环引射管直接与外环分配气道连通,也即不设置混合腔,这种方式虽然加工方便,但是由于燃气和空气无法充分混合,使得燃烧状况不佳,影响燃烧器的性能。
[0004]可见,如何克服现有的上进风燃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结构(11),所述外环结构(11)包括外环外周壁(113)、外环内周壁(112)、连接板(117)、外环引射管(111)和挡板(114);所述外环外周壁(113)间隔套设在所述外环内周壁(112)的外侧,所述连接板(117)呈环状设置,所述连接板(117)连接在所述外环外周壁(113)和所述外环内周壁(112)之间,在所述连接板(117)的周向的局部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挡板(114),且所述挡板(114)与所述连接板(117)、所述外环外周壁(113)和所述外环内周壁(112)之间形成预混腔(115);在所述连接板(117)和所述挡板(114)的上方,所述外环内周壁(112)和所述外环外周壁(113)之间形成外环分配气道(116),所述外环引射管(111)的出气口(1115)与所述预混腔(115)连通,所述预混腔(115)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分配气道(116)连通的外环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7)包括依次首位连接呈环形的第一板部(1171)、第二板部(1172)、第三板部(1173)和第四板部(1174),所述第一板部(1171)、所述第二板部(1172)、所述第三板部(1173)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内沿均与所述外环内周壁(11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板部(1171)、所述第二板部(1172)、所述第三板部(1173)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外沿均与所述外环外周壁(113)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板部(1171)的板面和所述第三板部(1173)的板面大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板部(1171)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三板部(1173)的设置高度,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上下延伸,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1171)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板部(1173)的两端连接,所述挡板(114)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117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三板部(1173)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外周壁(113)包括外周壁本体(1131),所述外周壁本体(1131)的下端对应于所述第三板部(1173)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一体构造的外周壁延长部(1132);所述外环内周壁(112)包括内周壁本体,所述内周壁本体的下端对应于所述第三板部(1173)的位置向下延伸有一体构造的内周壁延长部;所述第一板部(1171)连接在所述内周壁本体与所述外周壁本体(1131)之间,所述内周壁延长部对应于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两端的上下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外周壁延长部(1132)对应于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两端的上下延伸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二板部(1172)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板部(1172)、所述第三板部(1173)和所述第四板部(1174)连接在所述内周壁延长部与所述外周壁延长部(113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111)的引射端(1114)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1171)的下方,所述外环引射管(111)的出气端从第一板部(1171)向第三板部(1173)所在的方向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颜运宇叶步青吴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