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18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包括燃烧装置、导流件和聚能环;聚能环包括沿上下方向的至少一层多组段环形体或至少一层整段环形体,并围绕设置在燃烧装置的外围,用于将燃烧装置产生的热能朝预设方位聚集;导流件设置在聚能环和燃烧装置之间,用于将燃烧装置产生的热烟气在聚能环内形成乱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聚能环为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提供足够的循环空间,利用导流件使热烟气在循环空间内形成乱流或湍流,减缓热烟气在循环空间内的流动,提升热烟气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灶具的热效率。进一步提升灶具的热效率。进一步提升灶具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燃气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烹饪中经常使用到燃气灶,燃气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现有技术中燃气灶具存在着诸多问题。
[0003]众所周知,现在用于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一般都采用大气式燃烧器和红外线燃烧器,这两种燃烧器如果用在开放式燃气灶具上,是基本可以满足其燃烧要求的,但是用在全封闭式燃气灶上,就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无法给燃烧器在燃烧的过程中补充充分的氧气,第二是热效率偏低,同时也无法正常燃烧,不能有效地利用热能,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5]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包括:
[0006]燃烧装置、导流件和聚能环;
[0007]所述聚能环包括沿上下方向的至少一层多组段环形体或至少一层整段环形体,并围绕设置在所述燃烧装置的外围,用于将所述燃烧装置产生的热能朝预设方位聚集;
[0008]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聚能环和所述燃烧装置之间,用于将所述燃烧装置产生的热烟气在所述聚能环内形成乱流。
[000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聚能环的内壁表面包括波纹状、台阶状和凸凹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
[0010]和/或,所述聚能环的外壁表面包括波纹状、台阶状和凸凹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r/>[00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聚能环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呈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0012]和/或所述聚能环沿上下方向的剖面呈球面状、U形状和L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00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聚能环包括真空隔热层和/或隔热材料层。
[00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多组段导流件或整段导流件;
[0015]所述多组段导流件包括多个直导流片和/或多个弧形导流片,所述整段导流件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导流片。
[00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位于所述燃烧装置的上方,与所述燃烧装置和所述聚能环之间形成燃烧空间。
[00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单层微晶玻璃或2层以上微晶玻璃。
[001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聚
能环内,用于吸收热能后发光。
[001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多孔发热载体,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多孔发热载体的上方;
[0020]所述发光组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多孔发热载体的上表面层之间的距离为0.01至100 毫米之间。
[00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通过焊接、铆接或粘连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燃烧装置上,或通过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燃烧装置上。
[00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进气管道;
[0023]所述进气管道连通于所述燃烧装置,用于为所述燃烧装置提供空气。
[002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道内设置有点火针和熄火保护针。
[002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排烟管道;
[0026]所述排烟管道连通于所述聚能环,用于将所述燃烧装置产生的热烟气排出。
[002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覆设置在所述聚能环上。
[002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混气腔、燃气管道和离子感应针,所述混气腔连通于所述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用于输入燃气;
[0029]所述混气腔包括外混气腔和\或内混气腔和中心管,所述离子感应针设置在所述中心管内,所述中心管设置在所述外混气腔和\或内混气腔内;或者,所述混气腔包括外混气腔、内混气腔和中心通道,所述中心通道设置在所述内混气腔的外围,所述外混气腔设置在所述中心通道的外围,所述离子感应针设置在所述中心通道内。
[003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能够通过聚能环为燃烧产生的热烟气提供足够的循环空间,利用导流件使热烟气在循环空间内形成乱流或湍流,减缓热烟气在循环空间内的流动,提升热烟气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灶具的热效率。
[0032]进一步地,发光组件设置在聚能环内,能够将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能转换成红外光能,显著提升了燃气灶的热效率,实现对器皿或其他加热载体的高效加热。
[003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5]图1是实施例中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的第一结构剖视图(包括隔热材料);
[0036]图2是实施例中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的第二结构剖视图(无隔热材料);
[0037]图3是实施例中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的第三结构剖视图(包括支撑件);
[0038]图4是实施例中单层聚能环的第一结构图(聚能环为单层多组段环形体);
[0039]图5是实施例中单层聚能环的第二结构图(聚能环为多层整段环形体);
[0040]图6是实施例中单层聚能环的第三结构图(聚能环为多层多组段环形体);
[0041]图7是实施例中聚能环的内壁和外壁均包括凹点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是实施例中聚能环的内壁包括凹点和外壁包括凸点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9是实施例中聚能环的内壁包括波纹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是实施例中聚能环的内壁和外壁均包括台阶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呈不规则圆形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2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呈多边形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剖面呈四边形);
[0047]图13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呈多边形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剖面呈三边形);
[0048]图14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上下方向的剖面呈L形状结构图;
[0049]图15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上下方向的剖面呈U形状一种结构图;
[0050]图16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上下方向的剖面呈U形状另一种结构图;
[0051]图17是实施例中聚能环沿上下方向的剖面呈球面状结构图;
[0052]图18是实施例中导流件为整段导流件结构图;
[0053]图19是实施例中导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装置、导流件和聚能环;所述聚能环包括沿上下方向的至少一层多组段环形体或至少一层整段环形体,并围绕设置在所述燃烧装置的外围,用于将所述燃烧装置产生的热能朝预设方位聚集;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聚能环和所述燃烧装置之间,用于将所述燃烧装置产生的热烟气在所述聚能环内形成乱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的内壁表面包括波纹状、台阶状和凸凹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和/或,所述聚能环的外壁表面包括波纹状、台阶状和凸凹状结构中的至少一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呈圆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形状;和/或所述聚能环沿上下方向的剖面呈球面状、U形状和L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包括真空隔热层和/或隔热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多组段导流件或整段导流件;所述多组段导流件包括多个直导流片和/或多个弧形导流片,所述整段导流件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导流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位于所述燃烧装置的上方,与所述燃烧装置和所述聚能环之间形成燃烧空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单层微晶玻璃或2层以上微晶玻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燃气灶具上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聚能环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F二三D一四零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罗丹合众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