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56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包括房屋主体与集电装置,集电装置一侧设有呈放射状的太阳能装置,太阳能装置另一侧设有安装架,太阳能装置分别与集电装置和安装架转动式连接,集电装置又包括集成盒及其内部分别固定安装的电机、内蓄电池组、光伏逆变器及控制单元,集成盒侧面设有用于与插接太阳能装置一端插接的输电连接件,集成盒内部还设有用于与输电连接件背离太阳能装置一端啮合的齿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恶劣天气气候,对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降低维修成本且减少维修难度,并且在进行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后,能够安全的将能源输送至屋内,增强能源利用的安全可靠。增强能源利用的安全可靠。增强能源利用的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

技术介绍

[0002]绿色建筑是一种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建筑物;
[0003]节能房屋是通过采用铝合金外遮阳卷帘、中空玻璃、中水回收利用、地板式电采暖等技术,并使用新型节能围护体系和综合节能技术措施,使采暖地区的住宅采暖能耗降低,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目标,并具有良好的居住功能和环境质量的住宅称为节能住宅引。
[0004]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而在现有的绿色节能房屋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由于绿色建筑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时,其安装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冰雹雨雪天气及风沙较大的地区,由于风沙携带一些沙石对太阳能电池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且更换与拆卸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恶劣天气气候,对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降低维修成本且减少维修难度,并且在进行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后,能够安全的将能源输送至屋内,增强能源利用的安全可靠。
[0007]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8]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包括房屋主体;
[0009]集电装置,所述集电装置设置在房屋主体顶部,所述集电装置一侧设有呈放射状的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另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太阳能装置分别与集电装置和安装架转动式连接;
[0010]其中,所述房屋主体自外而内依次设有钢铝复合板板与铝蜂窝板,所述房屋主体内部的底部设有相叠加的保温板层与石墨烯铺层;
[0011]所述集电装置又包括集成盒及其内部分别固定安装的电机、内蓄电池组、光伏逆变器及控制单元,所述集成盒侧面设有用于与插接太阳能装置一端插接的输电连接件,所述集成盒内部还设有用于与输电连接件背离太阳能装置一端啮合的齿环,所述输电连接件背离太阳能装置中部贯穿设有外接线环与内接线环,所述集成盒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内部设有用于连接光伏逆变器与输电连接件的导线,所述导线架侧面的顶部套接有卡套,所述卡套内部设有用于与导线及输电连接件连接的输电线,所述输电线两端的中部均焊接有缓冲弹簧,两个所述输电线相同端的内部均嵌设有滑球,所述外接线环一侧中部开设有外滑槽,所述内接线环一侧中部开设有内滑槽,其中一个所述滑球分别与外滑槽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滑球位于内滑槽内部转动连接;
[0012]所述太阳能装置中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相邻集电装置一端自内而外分别设有内接线柱与外接线环,其中所述内接线柱与内接线环另一端紧密贴合,所述外接线环与
外接线环另一端紧密贴合。
[0013]所述房屋主体内部设置有集水系统,所述集水系统依次包括集水斜槽、过滤网、水槽及集水池,所述集水斜槽呈半漏斗状,所述集电装置固定设置在集水斜槽一侧中部的顶部,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集水斜槽侧边,且所述安装架内侧开设有用于转动连接太阳能装置的安装孔,位于所述集水斜槽底部设有阁楼,所述阁楼内部安装有多个外蓄电池组,其中,所述外蓄电池组通过集水斜槽内部设置的线槽与集电装置内部电连接。
[0014]多个所述钢铝复合板板之间设有用于拼接钢铝复合板板的铝板支架,所述铝板支架可拆卸式安装在房屋主体一侧。
[0015]所述集成盒活动卡接有盒盖,所述集成盒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齿环架,所述齿环架一端固定安装在集成盒内壁,所述齿环架另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齿环架另一端截面呈工字形,所述齿环架另一端的侧面与齿环卡接,其中所述齿环架不少于三个,所述齿环顶部设有与输电连接件相啮合的卡齿,所述电机也与卡齿啮合传动。
[0016]所述导线架顶部设有与所述卡套相对应的插线孔,所述输电线底端插接在插线孔内部,且所述输电线底部与导线侧面紧密贴合。
[0017]所述输电连接件通过一端的防水轴承固定连接在集成盒一侧设置的多个插孔内部,所述输电连接件另一端设有与卡齿啮合的端齿轮,所述端齿轮相邻太阳能装置一端插接在防水轴承内部,且过盈配合,所述内接线柱与外接线环侧面设有凸起,所述端齿轮相邻太阳能装置一端的顶部与内接线柱及外接线环相契合。
[0018]所述卡套底部呈弧形套状,且所述弧形套状弧度大于一百八十度。
[0019]所述支撑杆侧面自输电连接件一端至安装架一端逐渐增大设置有多个支板,所述支撑杆背离集电装置一端过盈套接有固定防水齿轮,所述固定防水齿轮过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部,所述支板外侧可拆卸式安装有相对的太阳能板与防护板,多个所述太阳能板与防护板侧面均紧密贴合安装。
[0020]太阳能板依次与输电连接件、输电线、导线、光伏逆变器及内蓄电池组电连接,内蓄电池组分别与外蓄电池组、电机及控制单元内部设置的控制开关电连接,控制单元还与内蓄电池组、光伏逆变器、外蓄电池组及电机电控制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22]本专利技术,由于房屋主体顶部设有集电装置,集电装置侧面又设置有太阳能装置,通过太阳能装置进行电能的转换,再通过输电连接件将太阳能装置产生的电能导入至集电装置内部,并通过导线分别输送至内蓄电池组与外蓄电池组,另外,通过外蓄电池组对电机进行供电,电机驱动齿环转动,并通过与齿环啮合连接的输电连接件转动,又内接线柱与外接线环设有凸起,且端齿轮相邻太阳能装置一端的顶部与内接线柱及外接线环相契合,进而,通过转动输电连接件带动支撑杆转动,通过转动支撑杆调节太阳能装置转动的角度,另外,位于太阳能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太阳能板与防护板,通过在发生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通过将防护板翻转至太阳能板上方对太阳能板进行保护,另外,由于太阳能装置呈柱状,通过雨水从防护板一侧流至太阳能板一侧,通过雨水对太阳能板进行清洗,提升清洗效率,减少人为清理。
[0023]本专利技术,在电机启动时,由于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并通过控制单元对电机的启动自动控制。
[0024]本专利技术,在输电连接件内部设有外接线环与内接线环,并通过外接线环连接两端的外接线环与输电线连接,内接线环与两端的内接线柱及输电线连接,且外接线环与内接线环内部的侧面均设有用于使滑球滑动的外滑槽与内滑槽,通过滑球与外接线环和内接线环通电连接。
[0025]本专利技术,在输电线安装在卡套内后,通过输电线两端中部的缓冲弹簧增加输电线两端贴合的紧密程度,首先通过输电线插接在插线孔内部,并辅助卡套扣接在导线架外侧固定,另外由于输电线插接固定在卡套内部,可一定程度避免卡套在导线架外侧转动与滑动,提升导线架与输电连接件及光伏逆变器连接的稳定性。
[0026]本专利技术,集水系统依次通过集水斜槽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网再对雨水进行过滤,并通过水槽将雨水输送至集水池内部,再通过设置的水泵进行利用,并入房屋排水系统,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0027]本专利技术,由于齿环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齿环架,通过齿环架对齿环进行支撑,太支撑过程中,又由于齿环架一端截面呈工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屋主体(1);集电装置(2),所述集电装置(2)设置在房屋主体(1)顶部,所述集电装置(2)一侧设有呈放射状的太阳能装置(3),所述太阳能装置(3)另一侧设有安装架(4),所述太阳能装置(3)分别与集电装置(2)和安装架(4)转动式连接;其中,所述房屋主体(1)自外而内依次设有钢铝复合板板(102)与铝蜂窝板(1022),所述房屋主体(1)内部的底部设有相叠加的保温板层(1023)与石墨烯铺层(1024);所述集电装置(2)又包括集成盒(201)及其内部分别固定安装的电机(203)、内蓄电池组(204)、光伏逆变器(205)及控制单元(206),所述集成盒(201)侧面设有用于与插接太阳能装置(3)一端插接的输电连接件(2019),所述集成盒(201)内部还设有用于与输电连接件(2019)背离太阳能装置(3)一端啮合的齿环(2016),所述输电连接件(2019)背离太阳能装置(3)中部贯穿设有外接线环(2025)与内接线环(2026),所述集成盒(20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线架(2012),所述导线架(2012)内部设有用于连接光伏逆变器(205)与输电连接件(2019)的导线(2018),所述导线架(2012)侧面的顶部套接有卡套(2020),所述卡套(2020)内部设有用于与导线(2018)及输电连接件(2019)连接的输电线(2021),所述输电线(2021)两端的中部均焊接有缓冲弹簧(2022),两个所述输电线(2021)相同端的内部均嵌设有滑球(2015),所述外接线环(2025)一侧中部开设有外滑槽(2027),所述内接线环(2026)一侧中部开设有内滑槽(2028),其中一个所述滑球(2015)分别与外滑槽(2027)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滑球(2015)位于内滑槽(2028)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太阳能装置(3)中部设有支撑杆(301),所述支撑杆(301)相邻集电装置(2)一端自内而外分别设有内接线柱(3012)与外接线环(3011),其中所述内接线柱(3012)与内接线环(2026)另一端紧密贴合,所述外接线环(3011)与外接线环(2025)另一端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绿色节能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主体(1)内部设置有集水系统,所述集水系统依次包括集水斜槽(1011)、过滤网(1012)、水槽(1014)及集水池(1015),所述集水斜槽(1011)呈半漏斗状,所述集电装置(2)固定设置在集水斜槽(1011)一侧中部的顶部,所述安装架(4)固定设置在集水斜槽(1011)侧边,且所述安装架(4)内侧开设有用于转动连接太阳能装置(3)的安装孔,位于所述集水斜槽(1011)底部设有阁楼(1017),所述阁楼(1017)内部安装有多个外蓄电池组(1016),其中,所述外蓄电池组(1016)通过集水斜槽(1011)内部设置的线槽(1013)与集电装置(2)内部电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兰林试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雷纳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