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7353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包括:工字钢、压型钢板、下层钢筋、上层钢筋和混凝土,其中,所述工字钢为多根,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压型钢板的两端搭设于相邻工字钢的下翼缘上且所述压型钢板上的波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字钢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下层钢筋沿所述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的波形槽内且端部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焊接,所述上层钢筋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焊接,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压型钢板的上方,且上顶面高于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该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结构合理、整体性好、整体高度低、安全可靠、承载力满足要求、便于施工、节省投资。节省投资。节省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板
,特别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0002]楼板是楼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楼板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板和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两种。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较复杂、需要大量模板及人工费;另外,钢筋混凝土楼板(如图3所示)包括梁及楼板,整体楼盖的高度较大,导致楼层的净空较小,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势必要加高楼层的高度,这样一来会增加工程的整体造价,不利于节省提资,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如图4所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另外,为了避免组合式楼板中楼板与钢次梁存在的滑移问题,在施工时必须要增加抗剪键(栓钉)来加强楼板与梁的整体稳定性,这样会增加工程的工序及工程整体造价。
[0003]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楼板,以解决现有楼板结构存在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以解决现有楼板工序复杂、整体高度高、造价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包括:工字钢、压型钢板、下层钢筋、上层钢筋和混凝土,其中,所述工字钢为多根,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压型钢板的两端搭设于相邻工字钢的下翼缘上且所述压型钢板上的波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字钢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下层钢筋沿所述压型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的波形槽内且端部与所述工字钢的下翼缘焊接,所述上层钢筋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焊接,所述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压型钢板的上方,且上顶面高于所述工字钢的上翼缘。
[0006]优选,所述上层钢筋包括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层钢筋与所述下层钢筋之间设置有拉筋。
[0008]本技术提供的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结构合理、整体性好、整体高度低、安全可靠、承载力满足要求、便于施工、节省投资。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的剖面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的与图1所示剖面垂直方向的剖面图;
[0012]图3为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现有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技术。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包括:工字钢1、压型钢板2、下层钢筋3、上层钢筋4和混凝土5,其中,所述工字钢1为多根,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压型钢板2的两端搭设于相邻工字钢1的下翼缘上且所述压型钢板2上的波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字钢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下层钢筋3沿所述压型钢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2的波形槽内且端部与所述工字钢1的下翼缘焊接,所述上层钢筋4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工字钢1的上翼缘焊接,所述混凝土5浇筑于所述压型钢板2的上方,且上顶面高于所述工字钢1的上翼缘。
[0016]该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过程如下,首先,如图1所示,在两墙(图中未示出)之间沿墙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工字钢,其中,工字钢的两端可通过设置于两墙上的预埋件与两墙固定,之后,在相邻工字钢之间放置压型钢板,利用压型钢板做底模,接下来,固定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其中,下层钢筋的两端通过焊透压型钢板与工字钢的下翼缘焊接,最后,浇筑混凝土,并使混凝土的上顶面高出工字钢的上翼缘。
[0017]该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采用压型钢板做底模,不需要额外支模板,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工字钢为纵向主要受力构件,楼板成型后,其绝大部分镶嵌于混凝土内部,整体性好,满足承载力的同时,可使楼层净高增大,室内更通透,若净高一定的话,楼层的总高度可以减小,节省了工程投资。
[0018]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上层钢筋4包括在水平面内垂直设置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
[0019]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上层钢筋4与所述下层钢筋3之间设置有拉筋6。
[002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嵌入式型钢混凝土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1)、压型钢板(2)、下层钢筋(3)、上层钢筋(4)和混凝土(5),其中,所述工字钢(1)为多根,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压型钢板(2)的两端搭设于相邻工字钢(1)的下翼缘上且所述压型钢板(2)上的波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工字钢(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下层钢筋(3)沿所述压型钢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压型钢板(2)的波形槽内且端部与所述工字钢(1)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占金姜庆贤苏恩龙洪海姜森丁修文袁冬绪孙德尧张双双逯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