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排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705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调节的排纱系统,包括:机架,在沿纤维束传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纱辊、排纱杆组以及第二导纱辊,所述第一导纱辊以及第二导纱辊用于引导纤维束经过排纱杆组,以使纤维束在预定宽度内被分为预定间距;剪叉机构,设置于所述排纱杆组的下方。在纤维束的预定路径上设置了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上设置了之字形排列的排纱杆组,剪叉机构被设置成能被操作而发生伸缩,当剪叉机构伸缩时,之字形排列的排纱杆组角度发生变化,即在纤维束传输的方向上,排纱杆之间的间距发生等间距的变化,从而可以改变纤维束之间的密度以及整个纤维束的宽度,方便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而调节。方便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而调节。方便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的排纱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可调节的排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由连续玻纤、聚丙烯和其它加工助剂组成,经挤出机熔融塑化的聚丙烯和均匀排布的连续玻纤带在浸渍机头处预浸渍,预浸渍的连续玻纤带材再经过轮压装置使聚丙烯熔体充分浸渍玻纤,从而可以制备性能优异、浸渍充分的高强、高模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浸渍带材/片材。该片材或带材可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高强度板材、运动器械、汽车零部件、民用部件(安全头盔、鞋头、座椅)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塑带钢。
[0003]在生产不同的复合片材/带材时,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复合到聚丙烯浸渍带材/片材上的间距、宽度等参数均需要调整,因此人们希望获得一种能够方便调整上述参数的排纱系统。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CN102803108A用于连续地卷绕纤维材料幅的卷绕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排纱系统,包括:
[0007]机架,在沿纤维束传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纱辊、排纱杆组以及第二导纱辊,所述第一导纱辊以及第二导纱辊用于引导纤维束经过排纱杆组,以使纤维束在预定宽度内被分为预定间距;
[0008]剪叉机构,设置于所述排纱杆组的下方;
[0009]其中,所述剪叉机构包括多组沿第一导纱辊长度方向分布的剪叉臂,所述排纱杆组呈之字形连续地分布在所述剪叉臂上,每组剪叉臂包括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剪叉臂能被操作沿第一导纱辊长度伸缩,改变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之间的角度。
[0010]优选的,所述排纱杆组包括底座和排纱杆,所述排纱杆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到所述第一剪叉臂或第二剪叉臂。
[0011]优选的,所述排纱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纱辊的中心高度以下,所述排纱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纱辊的中心高度以上。
[0012]优选的,还包括操作部件,所述操作部件包括位于剪叉机构下方的滑座以及位于滑座一端的手轮,所述滑座内设有滑块,所述手轮上固定有与所述滑块传动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剪叉机构的第一端铰接到所述滑块,所述剪叉机构的第二端铰接到滑座。
[0013]优选的,所述滑块位于所述螺杆外壁靠近所述手轮的一端。
[0014]优选的,所述排纱杆组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剪叉机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本技术在纤维束的预定路径上设置了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上设置了之字形排列的排纱杆组,剪叉机构被设置成能被操作而发生伸缩,当剪叉机构伸缩时,之字形排列的排纱杆组角度发生变化,即在纤维束传输的方向上,排纱杆之间的间距发生等间距的变化,从而可以改变纤维束之间的密度以及整个纤维束的宽度,方便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而调节。
[0017]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18]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19]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20]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可调节的排纱系统于纤维束的相对位置分布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所示的排纱杆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24]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可调节的排纱系统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0025]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排纱系统,包括机架1、第一导纱辊11、排纱杆组4以及第二导纱辊12。
[0026]机架1在沿纤维束100传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纱辊11、排纱杆组4以及第二导纱辊12,第一导纱辊11以及第二导纱辊12用于引导纤维束经过排纱杆组4,以使纤维束在预定宽度内被分为预定间距。
[0027]如此,可将纤维束100等间距的分布在预定的宽度内,等待和复合片材/带材结合,形成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0028]结合图1

2所示,进一步的,为了能调节纤维束在复合片材/带材上的分布情况,在排纱杆组4的下方设置了剪叉机构3;其中,剪叉机构3包括多组沿第一导纱辊11长度方向分布的剪叉臂,排纱杆组4呈之字形连续地分布在剪叉臂上,每组剪叉臂包括第一剪叉臂31和
第二剪叉臂,剪叉臂能被操作沿第一导纱辊11长度伸缩,改变第一剪叉臂31和第二剪叉臂之间的角度。
[0029]如此,当第一剪叉臂31和第二剪叉臂之间相对伸缩时,剪叉机构3整体的长度变化,排纱杆组4的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排纱杆组4的排纱杆41在纤维束100传输方向的间距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便利的改变纤维束100之间的间距以及整体的宽度。
[0030]结合图3所示,排纱杆组4包括底座41和排纱杆42,排纱杆42等间距的分布在底座41上,底座41固定到第一剪叉臂31或第二剪叉臂。
[0031]当剪叉机构3伸缩时,第一剪叉臂31或第二剪叉臂的角度发生变化,底座41在纤维束100传输方向的角度也发生变化,其上固定的等间距分布的排纱杆42也在纤维束100传输方向发生间距的变化,当第一剪叉臂31或第二剪叉臂之间角度越大时,排纱杆42间距越大,越疏松,当第一剪叉臂31或第二剪叉臂之间角度越小时,排纱杆42间距越小,越密集。
[0032]进一步的,排纱杆42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导纱辊12的中心高度以下,排纱杆42的第二端位于第一导纱辊11的中心高度以上。如此,可保证纤维束100穿过排纱杆42之间的间隙。
[0033]进一步的,结合图1

2所示,操作部件包括位于剪叉机构3下方的滑座2以及位于滑座2一端的手轮21。
[0034]滑座2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24,手轮2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排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沿纤维束传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导纱辊、排纱杆组以及第二导纱辊,所述第一导纱辊以及第二导纱辊用于引导纤维束经过排纱杆组,以使纤维束在预定宽度内被分为预定间距;剪叉机构,设置于所述排纱杆组的下方;其中,所述剪叉机构包括多组沿第一导纱辊长度方向分布的剪叉臂,所述排纱杆组呈之字形连续地分布在所述剪叉臂上,每组剪叉臂包括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剪叉臂能被操作沿第一导纱辊长度伸缩,改变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之间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排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纱杆组包括底座和排纱杆,所述排纱杆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到所述第一剪叉臂或第二剪叉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东广张颖梁庆洪顾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