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50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包括主轮缘,所述主轮缘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主轮缘的外侧插接有侧轮缘,所述主轮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扰流板,所述主轮缘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离心机构,所述主轮缘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在轮缘外侧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外壁弧长大于内壁弧长,故外壁面流速高于内壁面流速,使得内壁面压力高于外壁面压力,该压力差产生了一个由内壁面指向外壁面的力,实现了扰流板具有小推力,可以有效减小水下航行器的阻力。水下航行器的阻力。水下航行器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桨
,具体是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
[0003]现有的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在进行使用时,只能通过轮缘整体进行拆装,在单个桨叶损坏时,无法快速的打开轮缘,进行桨叶的更换,也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转动的离心力固定轮缘,更不能减小航行时水流的阻力。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包括主轮缘,所述主轮缘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条,所述第一转动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二级桨叶,所述主轮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包括主轮缘(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缘(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01),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条(102),所述第一转动条(1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二级桨叶(103),所述主轮缘(1)的外侧插接有侧轮缘(2),所述侧轮缘(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01),所述第二滑槽(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条(202),所述第二转动条(2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桨叶(203),所述主轮缘(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扰流板(3),所述主轮缘(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离心机构(6),所述主轮缘(1)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7),所述插孔(7)的内侧设置有锁紧机构(8),所述锁紧机构(8)的顶部设置有按钮(9),所述按钮(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块(10),所述侧轮缘(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构(6)包括轴承(603),所述轴承(6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04),所述第一套筒(6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05),所述支撑杆(6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1),所述支撑板(6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杆(602),所述支撑板(6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6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01)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支撑板(60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602),所述限位杆(602)之间均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7)包括通孔(701),所述通孔(70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702),所述通孔(701)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7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澳王思奥方秋涓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潜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