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650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包括主轮缘,所述主轮缘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主轮缘的外侧插接有侧轮缘,所述主轮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扰流板,所述主轮缘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离心机构,所述主轮缘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在轮缘外侧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外壁弧长大于内壁弧长,故外壁面流速高于内壁面流速,使得内壁面压力高于外壁面压力,该压力差产生了一个由内壁面指向外壁面的力,实现了扰流板具有小推力,可以有效减小水下航行器的阻力。水下航行器的阻力。水下航行器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桨
,具体是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
[0003]现有的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在进行使用时,只能通过轮缘整体进行拆装,在单个桨叶损坏时,无法快速的打开轮缘,进行桨叶的更换,也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转动的离心力固定轮缘,更不能减小航行时水流的阻力。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包括主轮缘,所述主轮缘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条,所述第一转动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二级桨叶,所述主轮缘的外侧插接有侧轮缘,所述侧轮缘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条,所述第二转动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桨叶,所述主轮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扰流板,所述主轮缘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离心机构,所述主轮缘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块,所述侧轮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插杆。
[0007]优选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支撑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之间均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插孔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通孔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在密封槽的内部且密封圈的外径小于密封槽的内径。
[0011]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膜,所述主轮缘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外侧开设有与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槽,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开
设有与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槽,所述定位杆的右侧滑动连接在第二套筒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放置槽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二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凹孔,所述挡块可以插接在凹孔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保护膜的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筒的顶部开设的凹孔的外侧,所述挡块可穿过凹孔后与保护膜的底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主轮缘和侧轮缘插接在一起,所述扰流板设置在主轮缘和侧轮缘的外侧。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在轮缘外侧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外壁弧长大于内壁弧长,故外壁面流速高于内壁面流速,使得内壁面压力高于外壁面压力,该压力差产生了一个由内壁面指向外壁面的力,实现了扰流板具有小推力,相比于没有扰流板的水下航行器,添加了扰流板的水下航行器其推力增加,且由于水有一定的粘性,流动时会附着在水下航行器外表面,增加了水下航行器的阻力,而扰流板的运用,加快了水下航行器表面附着流体的流速,可以有效减小水下航行器的阻力。
[0019](2)、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将侧轮缘上的插杆对准主轮缘上的插孔,随着插杆插入插孔的过程中,插杆会第一时间接触到通孔后与密封圈接触,当插杆接触到密封圈后,通过密封圈在密封槽的内部滑动,将密封槽内部的气体通过插杆上的排气槽排出,使得插孔内部的气压减小,从而通过插孔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差,使得插孔更加轻松的插入通孔的内部。
[0020](3)、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插杆会与挤压块接触并推动挤压块上移,挤压块上移通过外侧的齿槽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通过定位杆顶部的齿槽带动定位杆移动,定位杆移动后会插接在插杆上的插槽内,此时定位杆移动会拉伸第一弹簧和带动挡块移动,随着定位杆的移动,挡块会与第二套筒顶部的凹孔接触,通过第二弹簧的复位推动挡块与第二套筒顶部凹孔卡接,从而顶到保护膜的内部,使得定位杆固定在第二套筒的内部,此时定位杆也会固定插杆,通过侧轮缘上的插杆与主轮缘的插孔接触,使得主轮缘与侧轮缘固定在一起。
[0021](4)、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按压按块,通过按压按块带动按钮与保护膜接触,接触保护膜后会挤压挡块进入第二套筒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的复位带动定位杆与插杆分开,可拔出插杆,将主轮缘与侧轮缘分开,使得主轮缘与侧轮缘可以快速分开。
[0022](5)、该无毂式轮缘螺旋桨,通过挤压杆会产生离心力带动支撑板打开,此时支撑板打开会带动限位杆打开和拉伸支撑杆往远离轴承的方向移动,从而连接撑开后的支撑板,支撑板撑开后会带动挤压杆与插杆接触,从而使得轮缘转动时,能够更加紧密的固定插杆,使得主轮缘与侧轮缘固定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轮缘内部结构主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轮缘外部结构俯视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锁紧机构内部结构侧视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机构关闭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机构打开示意图。
[0030]图中1、主轮缘;101、第一滑槽;102、第一转动条;103、二级桨叶;2、侧轮缘;201、第二滑槽;202、第二转动条;203、一级桨叶;3、扰流板;4、连接杆;5、转轴;6、离心机构;601、支撑板;602、限位杆;603、轴承;604、第一套筒;605、支撑杆;606、挤压杆;7、插孔;701、通孔;702、密封圈;703、密封槽;704、连接孔;8、锁紧机构;801、第二套筒;802、第一弹簧;803、定位杆;804、第二弹簧;805、挡块;806、保护膜;807、齿轮;808、挤压块;809、第三弹簧;9、按钮;10、按块;11、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包括主轮缘(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缘(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01),所述第一滑槽(1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条(102),所述第一转动条(1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二级桨叶(103),所述主轮缘(1)的外侧插接有侧轮缘(2),所述侧轮缘(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01),所述第二滑槽(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条(202),所述第二转动条(2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级桨叶(203),所述主轮缘(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扰流板(3),所述主轮缘(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离心机构(6),所述主轮缘(1)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7),所述插孔(7)的内侧设置有锁紧机构(8),所述锁紧机构(8)的顶部设置有按钮(9),所述按钮(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块(10),所述侧轮缘(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构(6)包括轴承(603),所述轴承(60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04),所述第一套筒(6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605),所述支撑杆(6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1),所述支撑板(6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杆(602),所述支撑板(6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6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01)的数量有六个,六个支撑板(601)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602),所述限位杆(602)之间均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毂式轮缘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7)包括通孔(701),所述通孔(701)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702),所述通孔(701)的顶部开设有密封槽(7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澳王思奥方秋涓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潜行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