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95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多个防护器,所述防护器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且穿过所述箱体向外凸出的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壳体前部的前防护套;套设在所述壳体后部的后防护套;套设在所述壳体的手把上的手把防护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作用在所述前防护套和所述后防护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摔效果好,且易于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进行改进。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

技术介绍

[0002]摄像机是一种摄像器材,其工作原理是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像机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了方便使用和灵活调整摄像角度,通常需要人工手持或肩扛摄像机,方便根据摄像对象和情境需求快速调整位置和角度以便获取到所需的素材,在使用过程中,摄像机有时会因意外、大意或操作失误而摔落在地面上,现有的摄像机的外壳通常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便于完成内部零部件的精密安装,硬质外壳会使摄像机在落地的瞬间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极易造成摄像机的镜头以及摄像机的外壳变形而使内部的精密零件受到损伤而影响摄像机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包括壳体,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多个防护器,所述防护器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且穿过所述箱体向外凸出的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壳体前部的前防护套;套设在所述壳体后部的后防护套;套设在所述壳体的手把上的手把防护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作用在所述前防护套和所述后防护套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第一弯曲部、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安装部相互平行的承载部、第二弯曲部、第二弹性臂和抵持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抵持部抵持在所述安装部的内侧面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连接座和碗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相连,所述碗部通过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所述碗部的边缘设有多个向外侧延伸的弹性脚。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螺旋弹簧,滑动设置在一对导向杆上的滑块的斜面在所述螺旋弹簧的作用下抵持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上。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臂上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坡面与所述滑块的斜面贴合,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承载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的内侧连接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远端部抵持在与所
述安装部相连的橡胶块上。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包括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底座、与所述底座相连且外侧面与所述弹性片相抵触的凸缘臂,所述底座与所述凸缘臂的内侧面之间设有支撑弹簧。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护套和所述后防护套上均设有多个散热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合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下卡凸、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棘爪和
“”
形压臂,所述压臂与位于所述支撑座上的插孔滑动配合,所述压臂上具有与所述棘爪啮合的棘齿,所述防护套夹持在所述下卡凸和所述压臂之间。
[001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设置防护套和防护器避免摄像机落地时与地面产生刚性冲击,通过减震实现对摄像机的保护功能,使防摔效果好;防护器具有多重减震防护,使防护效果好;防护套可进行更换或清洗,保持较好的防护效果,防护套可拆卸也便于对摄像机的外部灰尘进行清理。
[00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F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G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防护器10、箱体11、箱盖12、开口121、内腔13、第一弹性件14、安装部141、第一弯曲部142、第一弹性臂143、承载部144、第二弯曲部145、第二弹性臂146、抵持部147、第二弹性件15、连接座151、连接柱152、碗部153、弹性脚154、弹性片16、基部161、弹性部162、凸部163、橡胶块17、底座171、凸缘臂172、支撑弹簧173、驱动件18、滑块19、导向孔191、导向杆110、螺旋弹簧120、前防护套20、散热孔21、凹槽22、后防护套30、手把防护套40、压合机构50、下卡凸51、支撑座52、插孔521、棘爪53、压臂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考图1至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
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多个防护器10、套设在所述壳体前部的前防护套20、套设在所述壳体后部的后防护套30、套设在所述壳体的手把上的手把防护套4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压合机构50,所述防护器10、前防护套20、后防护套30和手把防护套40的设置能够对摄像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确保摄像机不论从哪个角度掉落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其中,所述前防护套20的端面高于摄影机的镜头端面,到镜头起到防护效果,所述压合机构50作用在所述前防护套20和所述后防护套30上,所述压合机构50的功能使所述前防护套20和所述后防护套30能够可靠的套设在摄影机上,使防护功能可靠。
[0025]为了便于对现有的摄影机进行改造,所述防护器10和所述压合机构50可采用粘合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0026]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器10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箱体11、设置在所述箱体11的内腔13内的第一弹性件14、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4相连且穿过位于所述箱体11的箱盖12上的开口121向外凸出的第二弹性件15,所述第二弹性件15罩设在所述箱体11的外部,当所述防护器10与地面接触时,首先所述第二弹性件15与地面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件15会挤压所述第一弹性件14使所述第一弹性件14和所述第二弹性件15同时变形进行减震。
[0027]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1的内壁上设有一对导向杆110,所述导向杆110上套设有螺旋弹簧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多个防护器(10),所述防护器(10)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箱体(11)、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的第一弹性件(14)、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4)相连且穿过所述箱体(11)向外凸出的第二弹性件(15);套设在所述壳体前部的前防护套(20);套设在所述壳体后部的后防护套(30);套设在所述壳体的手把上的手把防护套(40);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多个压合机构(50),所述压合机构(50)作用在所述前防护套(20)和所述后防护套(30)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14)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部(141)、第一弯曲部(142)、第一弹性臂(143)、与所述安装部(141)相互平行的承载部(144)、第二弯曲部(145)、第二弹性臂(146)和抵持部(147),所述安装部(141)与所述箱体(11)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5)连接在所述承载部(144)上,所述抵持部(147)抵持在所述安装部(141)的内侧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15)包括连接座(151)和碗部(153),所述连接座(15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14)相连,所述碗部(153)通过连接柱(152)与所述连接座(151)相连,所述碗部(153)的边缘设有多个向外侧延伸的弹性脚(154)。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用摄影机防摔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内壁上设有一对导向杆(110),所述导向杆(110)上套设有螺旋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城市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