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90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包括:护栏主体、电磁锁、护栏盒、智能控制模块、主动防范装置和逃生装置,电磁锁固定在护栏主体上,实现护栏主体的开启与闭合;护栏盒设置在护栏主体的上方,护栏主体能够收纳于护栏盒内;主动防范装置安装在护栏盒的上方,电磁锁和主动防范装置均与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逃生装置安装在护栏盒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且具有抗拉抗剪强破坏性能,危急时刻即时逃生,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真正做到安全互联,防盗报警,美观精细仿生结构设计便于逃生,并且其具有远程监视,智能控制,监控跟踪功和主动防范的作用。功和主动防范的作用。功和主动防范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护栏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安全护栏主要用于防盗,大多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不但防盗效果差,重要的是在灾害面前往往会封堵人们最后的逃生之门,甚至阻碍消防救援,成为生命的“铁笼子”,就算能打开这种钢铁护栏也无法从窗户逃生。虽说是用于防盗,但护栏的样式一般都是凸出在墙体上,这就给那此原本攀不上墙的窃贼有机会借以爬上楼上邻居家,从而把被窃的威胁抛给了别人。这些外置防盗护栏大都为铁质,多会发生生锈、损坏、年久失修等状况,这样便产生了随时掉落砸伤路人的可能。
[0003]现有的安全护栏还有木材类高层窗户护栏,这类护栏宜采用密度高、较坚硬,如橡木、榉木、柳桉等,容易造成材料的变形和开裂。
[0004]还有一种隐形护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质轻、耐腐蚀、抗冲击,与前两种护栏比较则更显出优越性,此种护栏为碳纤维,一旦发生火灾整个护栏随之燃烧,其后果不堪设想。
[0005]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CN201310596225公开了一种可收缩窗户防护栏,虽然能收缩并有红外线装置能解决部分防盗,但是不能主动防御和监控保留证据,如果主人不在家时遭遇盗窃,盗贼完全有时间强制作案,主人或警方赶到现场,财务已经被盗盗贼已经得手;二是没有摆脱传统护栏横竖“铁笼子”样式;三是遭遇危险不能逃生。
[0006]CN201310060222公开一种单元智能组合窗,虽然能解决部分防盗逃生,但是一是逃生步骤复杂,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求救者根本没有时间拆装组合;二是遇到盗贼强制破坏,不能主动防范和攻击;三是结构耗费材料而且又是传统样式,极不美观。
[0007]CN2010206634686公开一种逃生防护窗栏的新型专利,实质性不足是:一是不安全,危险性高,这种结构很容易被室内小孩无意拉开绳索导致不必要的危险发生;二是屋内被盗或发生火灾,屋主人不能实时监控;三是对于高层楼房火灾救助,不能保护站在窗栏上等待救援人的安全。
[0008]CN201410185973公开一种整体可拆式窗户防护栏,只是满足便于拆卸,然而,其不足在于:一是盗贼可以锯断,千斤顶顶开焊点,防盗不佳;二是即使遇到火灾能打开护栏,但是只是被动求救,不能主动逃生;三是外观特别复杂,极不美观,一些城市为了美化市容已经禁止安装这种护栏。
[0009]CN201621197920公开一种智能逃生护栏,实质性不足在于:一是控制面板在水平地面,当高楼发生火灾,求救者不能对其控制,只能被动求救,等到消防人员赶到,控制逃生装置升到自己楼层才能逃生,时间就是生命,求救者没有时间等待;二是不能防盗报警;三是有很多隐患,盗窃者可以沿升降轨道进行攀爬盗窃。
[0010]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结构简单,并且具有抗拉抗剪强破坏性能,危急时刻即时逃生,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真正做到安全互联,防盗报警,美观精细仿生结构设计便于逃生,并且其具有远程监视,智能控制,监控跟踪功和主动防范的作用。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包括:护栏主体、电磁锁、护栏盒、智能控制模块、主动防范装置和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电磁锁固定在所述护栏主体上,实现所述护栏主体的开启与闭合;所述护栏盒设置在所述护栏主体的上方,所述护栏主体能够收纳于所述护栏盒内;所述主动防范装置安装在所述护栏盒的上方,所述电磁锁和所述主动防范装置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逃生装置安装在所述护栏盒的上方。
[0014]优选的,所述护栏主体包括四种结构形式:左右对称式仿生蛛网结构、半圆形仿生蛛网结构、轨道内竖向分布式仿生蛛网结构、轨道内横向分布式仿生蛛网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左右对称式仿生蛛网结构包括圆形固定环、变形环、绳索、连接环、双轮滚动轴、轨道、驱动电机、齿轮、带轮和齿形带;其中,所述圆形固定环安装在所述护栏盒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绳索首端与所述圆形固定环相连,尾端与所述双轮滚动轴相连,且所述圆形固定环与所述双轮滚动轴之间的绳索上还设置有所述变形环和所述连接环,所述双轮滚动轴位于所述轨道内;所述轨道安装在所述护栏盒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护栏盒内,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带轮固定在所述轨道的端部与中部,且所述带轮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形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上,所述齿形带穿过所述双轮滚动轴,并带动所述双轮滚动轴运动;所述轨道的端部与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行程开关。
[0016]优选的,所述双轮滚动轴包括转轮、轮轴和连接轴,所述转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齿形带穿行的矩形孔;所述连接轴竖直穿插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连接轴底端设置有下圆孔,用于与绳索相连,顶端设置有上圆孔,用于两个双轮滚动轴间连接支撑结构;所述转轮上开设有凹槽,护栏本体收缩时,支撑结构缠绕在所述凹槽内。
[0017]优选的,所述绳索包括三层,内层为通电导线,中间层为抗拉层,外层为耐磨层。
[0018]优选的,所述变形环采用矩形四杆结构,矩形四杆结构的放置平面垂直于绳索所在的平面;矩形四杆结构包括四个连杆,四个连杆首尾相连,且相互铰接连接,其中一个连杆上设置有滚动圆形孔,所述绳索连接在所述滚动圆形孔内,且其中一个铰接点处安装有变形弹簧。
[0019]优选的,还包括报警装置、监控器、人体感应器和红外传感器,其中,所述报警装置、所述监控器、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
[0020]优选的,所述电磁锁包括锁槽、锁头、锁芯、弹簧、电磁结构和触点开关,所述锁头插入所述锁槽内,所述触点开关设置于所述锁槽的底部,且与所述锁头位置对应;所述锁头的前段设置有U型槽,所述锁槽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相对应的锁芯,所述锁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所述锁芯靠近锁槽内壁的一端安装有所述电磁结构。
[0021]优选的,所述主动防范装置包括喷水机构、喷干粉机构和喷油墨机构,其中,所述喷水机构、所述喷干粉机构和所述喷油墨机构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22]优选的,逃生装置逃生盒、绳索盒、逃生绳、滑轮、活动臂、安全带和逃生缓降器,其中,所述绳索盒、所述逃生绳、所述滑轮、所述活动臂、所述安全带和所述逃生缓降器均位于所述逃生盒内,所述滑轮安装在活动臂上,所述逃生绳由所述绳索盒内伸出,依次穿过所述滑轮、所述逃生缓降器,与所述安全带相连。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仿生且美观防盗的安全护栏,解决了现有护栏不能智能控制、老化破损不安全、发生火灾无法逃生且阻碍救援、遭受盗窃时不能产生警报及监控、护栏遮挡光线极不美观等问题,结构简单,并且具有抗拉抗剪强破坏性能,危急时刻即时逃生,实现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主体、电磁锁、护栏盒、智能控制模块、主动防范装置和逃生装置,其中,所述电磁锁固定在所述护栏主体上,实现所述护栏主体的开启与闭合;所述护栏盒设置在所述护栏主体的上方,所述护栏主体能够收纳于所述护栏盒内;所述主动防范装置安装在所述护栏盒的上方,所述电磁锁和所述主动防范装置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逃生装置安装在所述护栏盒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主体包括四种结构形式:左右对称式仿生蛛网结构、半圆形仿生蛛网结构、轨道内竖向分布式仿生蛛网结构、轨道内横向分布式仿生蛛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对称式仿生蛛网结构包括圆形固定环、变形环、绳索、连接环、双轮滚动轴、轨道、驱动电机、齿轮、带轮和齿形带;其中,所述圆形固定环安装在所述护栏盒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绳索首端与所述圆形固定环相连,尾端与所述双轮滚动轴相连,且所述圆形固定环与所述双轮滚动轴之间的绳索上还设置有所述变形环和所述连接环,所述双轮滚动轴位于所述轨道内;所述轨道安装在所述护栏盒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护栏盒内,所述齿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带轮固定在所述轨道的端部与中部,且所述带轮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形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上,所述齿形带穿过所述双轮滚动轴,并带动所述双轮滚动轴运动;所述轨道的端部与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行程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仿生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滚动轴包括转轮、轮轴和连接轴,所述转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齿形带穿行的矩形孔;所述连接轴竖直穿插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连接轴底端设置有下圆孔,用于与绳索相连,顶端设置有上圆孔,用于两个双轮滚动轴间连接支撑结构;所述转轮上开设有凹槽,护栏本体收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哲生王安张宇张洪艳车文硕陈健武潇张东平张杰白又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