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混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71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型混合机,其结构包括V型混合筒、指示灯、控制器、配电柜、散热口、排放筒、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V型混合机,通过将原料倒进V型混合筒中,即可驱动控制器使其控制配电柜中的电机运行,带动混合筒进行混合加工,在对V型混合筒中的原料进行排放后,可以对其排放筒上的拉块进行拉动,使其带动衔接筒向下垂直移动,即可使其带动衔接架上的震动球垂直下移,此时再松开拉板,即可使衔接筒在衔接弹簧的作用下回弹,使其带动震动球与外壳撞击,让整个排放筒及混合筒发生震动,将其上残留的粉末抖动下来,使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混合筒中残留的粉末进行抖动清理,无需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辅助清理。无需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辅助清理。无需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辅助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型混合机


[0001]本技术是一种V型混合机,属于V型混合机


技术介绍

[0002]V型混合机系列产品为高效不对称混合机,能够方便高效的对硫酸软骨素钠原料进行混合加工,该机结构合理、简单、操作密闭,进出料方便,筒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便于清洗,是企业的基础设备之一但是该现有技术仍存在以下缺点:
[0003]现有混合机在对原料加工完需要进行排放时,其V型混合筒的内壁及排放口上,往往会残留较多粉末粘附于其上,不易排放出来,需要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刷动清理,该方法费时费力,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V型混合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混合机在对原料加工完需要进行排放时,其V型混合筒的内壁及排放口上,往往会残留较多粉末粘附于其上,不易排放出来,需要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刷动清理,该方法费时费力,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V型混合机,其结构包括V型混合筒、指示灯、控制器、配电柜、散热口、排放筒、底板,所述V型混合筒嵌入安装于配电柜的左端上,所述指示灯的后端与配电柜的前端相焊接,所述控制器位于配电柜的上方,所述排放筒的顶端与V型混合筒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与配电柜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口位于指示灯的下方,所述排放筒包括震动球、流通槽、衔接筒、衔接板、拉块、衔接弹簧、衔接架、外壳,所述震动球的底端与衔接架的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流通槽设于外壳的中部,所述衔接筒与衔接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板位于拉块的上方,所述衔接弹簧的底端与衔接板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架与衔接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的顶端与V型混合筒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排放筒位于底板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震动球为实心球体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衔接筒为圆筒结构,其顶部为尖锐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衔接板与拉块相互平行。
[0010]优选的,所述震动球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材质坚韧,抗疲劳度强。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一种V型混合机,通过将原料倒进V型混合筒中,即可驱动控制器使其控制配电柜中的电机运行,带动混合筒进行混合加工,在对V型混合筒中的原料进行排放后,可以对其排放筒上的拉块进行拉动,使其带动衔接筒向下垂直移动,即可使其带动衔接架上的震动球垂直下移,此时再松开拉板,即可使衔接筒在衔接弹簧的作用下回弹,使其带动震动球与外壳撞击,让整个排放筒及混合筒发生震动,将其上残留的粉末抖动下来,通过
改进设备的结构,使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混合筒中残留的粉末进行抖动清理,无需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辅助清理。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V型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排放筒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排放筒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衔接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V型混合筒

1、指示灯

2、控制器

3、配电柜

4、散热口

5、排放筒

6、底板

7、震动球

61、流通槽

62、衔接筒

63、衔接板

64、拉块

65、衔接弹簧

66、衔接架

67、外壳

6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图2与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V型混合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V型混合筒1、指示灯2、控制器3、配电柜4、散热口5、排放筒6、底板7,所述V型混合筒1嵌入安装于配电柜4的左端上,所述指示灯2的后端与配电柜4的前端相焊接,所述控制器3位于配电柜4的上方,所述排放筒6的顶端与V型混合筒1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板7的顶端与配电柜4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口5位于指示灯2的下方,所述排放筒6包括震动球61、流通槽62、衔接筒63、衔接板64、拉块65、衔接弹簧66、衔接架67、外壳68,所述震动球61的底端与衔接架67的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流通槽62设于外壳68的中部,所述衔接筒63与衔接架6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衔接板64位于拉块65的上方,所述衔接弹簧66的底端与衔接板6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架67与衔接筒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壳68的顶端与V型混合筒1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排放筒6位于底板7的上方,所述震动球61为实心球体结构,所述衔接筒63为圆筒结构,其顶部为尖锐结构,所述衔接板64与拉块65相互平行,所述震动球6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材质坚韧,抗疲劳度强。
[0021]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将原料倒进V型混合筒1中,即可驱动控制器3使其控制配电柜4中的电机运行,带动混合筒进行混合加工,在对V型混合筒1中的原料进行排放后,可以对其排放筒6上的拉块65进行拉动,使其带动衔接筒63向下垂直移动,即可使其带动衔接架67上的震动球61垂直下移,此时再松开拉板65,即可使衔接筒63在衔接弹簧66的作用下回弹,使其带动震动球61与外壳68撞击,让整个排放筒6及混合筒发生震动,将其上残留的粉末抖动下来。
[0022]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现有混合机在对原料加工完需要进行排放时,其V型混合筒的内壁及排放口上,往往会残留较多粉末粘附于其上,不易排放出来,需要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刷动清理,该方法费时费力,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将原料倒进V型混合筒1中,即可驱动控制器3使其控制配电柜4中的电机运行,
带动混合筒进行混合加工,在对V型混合筒1中的原料进行排放后,可以对其排放筒6上的拉块65进行拉动,使其带动衔接筒63向下垂直移动,即可使其带动衔接架67上的震动球61垂直下移,此时再松开拉板65,即可使衔接筒63在衔接弹簧66的作用下回弹,使其带动震动球61与外壳68撞击,让整个排放筒6及混合筒发生震动,将其上残留的粉末抖动下来,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对混合筒中残留的粉末进行抖动清理,无需工作人员另外用工具进行辅助清理。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型混合机,其结构包括V型混合筒(1)、指示灯(2)、控制器(3)、配电柜(4)、散热口(5)、排放筒(6)、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混合筒(1)嵌入安装于配电柜(4)的左端上,所述指示灯(2)的后端与配电柜(4)的前端相焊接,所述控制器(3)位于配电柜(4)的上方,所述排放筒(6)的顶端与V型混合筒(1)的底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底板(7)的顶端与配电柜(4)的底端相焊接,所述散热口(5)位于指示灯(2)的下方,所述排放筒(6)包括震动球(61)、流通槽(62)、衔接筒(63)、衔接板(64)、拉块(65)、衔接弹簧(66)、衔接架(67)、外壳(68),所述震动球(61)的底端与衔接架(67)的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流通槽(62)设于外壳(68)的中部,所述衔接筒(63)与衔接架(6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