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61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限位套的顶部与支撑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弹簧的顶部与滑竿的顶部固定连接,滑竿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与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电子秤的底部固定连接,罐体的底部与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链条的底部与硅胶球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硅胶球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实心铁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让发酵罐具有承重的效果,让硅胶球体在罐体的内部来回的撞击晃动,这样也能起到一定对罐体内部混合物搅拌的目的。定对罐体内部混合物搅拌的目的。定对罐体内部混合物搅拌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


[0001]本技术涉及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
,具体为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现有市场上的发酵罐一般不具备承重的能力,承重的关键问题在于,精准的把控发酵物与水的精准比例,这样发酵的效果会更好,发酵物在承重时比较的方便,而水在承重时由于倒入发酵罐不慎洒落或者其他原因让承重的水流失时,就很难对其再次的承重,所以一种能自行承重的发酵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该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面与限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另一端的内壁与滑竿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限位套的顶部与支撑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与滑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5]所述滑竿的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电子秤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与接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部与进料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阀。
[0007]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温管,所述升温管的材质为铜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
[0009]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壁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与连接链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链条的底部与硅胶球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硅胶球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实心铁球。
[0010]优选的,所述升温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
[001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对于发酵罐内部物质承重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水与发酵物质的比例,而不是要获取水与发酵物质的具体重量,所以承重的
数字只是做一个参考,无论是先在罐体中添加水还是发酵物都是可行的,但不能同时添加,比如先添加水,当添加一定的水后,罐体会缓慢的下沉在滑竿的支撑下罐体底部的电子秤与电子秤的的上表面接触,停止注水后电子秤会有一个读数,记录这个读数,并标记为水的读数,再次添加所需要的物质,一次添加一种物质,并记录数字,用得到的数字减去上次记录的数字即可得到当前添加物质的读数,在添加时缓慢添加,以免添加过多,以此类推,直至添加到合适的添加物质,达到了让发酵罐具有承重的效果。
[0013](2)、该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在发酵时我们经常看见发酵罐的顶部会有一个电机,这是对发酵罐内部物质搅拌用的,但这样的发酵罐不仅显得更加的笨重且价格有所上涨,其实搅拌的途径很多且在发酵时不会一直搅拌,在发酵前和发酵后一段时间搅拌即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在罐体的内壁横向的安装一根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中部连接一条连接链条,在连接链条的底部系上一个硅胶球体,硅胶球体的内部有实心球体,在推动该装置的时候,硅胶球体由于内部有实心球体和硅胶有一定的弹性,让硅胶球体在罐体的内部来回的撞击晃动,这样也能起到一定对罐体内部混合物搅拌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中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实心铁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罐体、2进料管、3压力阀、4升温管、5限位套、6滑竿、7支撑弹簧、8接触板、9电子秤、10支撑板、11液压杆、12底板、13滑轮、14连接杆、15连接链条、16硅胶球体、17实心铁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该技术方案: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与进料管2的底部固定连通,罐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阀3,罐体1的侧面与限位套5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套5另一端的内壁与滑竿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限位套5的顶部与支撑弹簧7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弹簧7的顶部与滑竿6的顶部固定连接,罐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温管4,升温管4的材质为铜材质,升温管4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升温管4的内部装有水,电热丝是对其加热的,这样对罐体加热升温的好处是水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锯不会上升,且水的比热容大,水中储藏的热量不容易流失,保温时间较长,直接在罐体1内部加热的方式则不利于有益菌的生长的效果;
[0021]罐体1的内壁与连接杆14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4的中部与连接链条15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链条15的底部与硅胶球体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硅胶球体1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实心铁球17,滑竿6的底部与底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轮13,滑轮13不仅起到方便移动罐体1的效果,同时也能在移动罐体1的时候让硅胶球体16能在罐体1的内部晃动帮助对罐体1内部的水溶物晃动的效果,底板12的上表面与液压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液压杆11的顶部与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0的上表面与电子
秤9的底部固定连接,罐体1的底部与接触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
[0022]在使用时,对于发酵罐内部物质承重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水与发酵物质的比例,而不是要获取水与发酵物质的具体重量,所以承重的数字只是做一个参考,无论是先在罐体1中添加水还是发酵物都是可行的,但不能同时添加,比如先添加水,当添加一定的水后,罐体1会缓慢的下沉在滑竿6的支撑下罐体1底部的电子秤9与电子秤9的的上表面接触,停止注水后电子秤9会有一个读数,记录这个读数,并标记为水的读数,再次添加所需要的物质,一次添加一种物质,并记录数字,用得到的数字减去上次记录的数字即可得到当前添加物质的读数,在添加时缓慢添加,以免添加过多,以此类推,直至添加到合适的添加物质,达到了让发酵罐具有承重的效果,在发酵时我们经常看见发酵罐的顶部会有一个电机,这是对发酵罐内部物质搅拌用的,但这样的发酵罐不仅显得更加的笨重且价格有所上涨,其实搅拌的途径很多且在发酵时不会一直搅拌,在发酵前和发酵后一段时间搅拌即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在罐体1的内壁横向的安装一根连接杆1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侧面与限位套(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5)另一端的内壁与滑竿(6)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限位套(5)的顶部与支撑弹簧(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7)的顶部与滑竿(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竿(6)的底部与底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与液压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11)的顶部与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上表面与电子秤(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1)的底部与接触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发酵酸奶用具有自承重放料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与进料管(2)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