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912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稀盐酸3‑6份,三氯化铁10‑30份、浓盐酸6‑9份、丙烯酸树脂25‑40份、UV树脂5‑15份、聚乙烯酯5‑8份、硅藻土10‑16份、海泡石10‑13份、碱石灰5‑8份、石墨3‑7份、麦饭石10‑30份、天然纤维2‑8份、硅烷偶联剂10‑30份、助剂3‑9份。其次,该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混合物、制备混合液、制备熔融液、制备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废水吸附(铅)率高,与基体的相容匹配度高,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具体为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据估计我国直接污染的土壤面积至少有200万公顷,海洋等水资源污染更加恶劣,加之其它行业的重金属排放,我国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到了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程度。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它可抑制体内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许多酶,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还会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骨骼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酶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铅污染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其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就难以去除甚至造成永久性污染,可能造成对未来几代人的影响。

2、现有技术中,在对铅污染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大多通过具有吸附铅物质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效果不佳,使用时与其他物质的相容匹配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相容匹配性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稀盐酸3-6份,三氯化铁10-30份、浓盐酸6-9份、丙烯酸树脂25-40份、UV树脂5-15份、聚乙烯酯5-8份、硅藻土10-16份、海泡石10-13份、碱石灰5-8份、石墨3-7份、麦饭石10-30份、天然纤维2-8份、硅烷偶联剂10-30份、助剂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稀盐酸5份,三氯化铁20份、浓盐酸8份、丙烯酸树脂35份、UV树脂10份、聚乙烯酯7份、硅藻土14份、海泡石12份、碱石灰7份、石墨6份、麦饭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稀盐酸3-6份,三氯化铁10-30份、浓盐酸6-9份、丙烯酸树脂25-40份、uv树脂5-15份、聚乙烯酯5-8份、硅藻土10-16份、海泡石10-13份、碱石灰5-8份、石墨3-7份、麦饭石10-30份、天然纤维2-8份、硅烷偶联剂10-30份、助剂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稀盐酸5份,三氯化铁20份、浓盐酸8份、丙烯酸树脂35份、uv树脂10份、聚乙烯酯7份、硅藻土14份、海泡石12份、碱石灰7份、石墨6份、麦饭石20份、天然纤维6份、硅烷偶联剂20份、助剂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增稠剂1-3份、增韧剂1-3份、阻燃剂1-3份。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欢闫博佼付行邱曼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