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517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包括支撑臂、伸出臂和连接座,所述支撑臂包括一对平行的柱连杆,两个柱连杆之间设置有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平行,且预设间隔距离,所述伸出臂包括互相平行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同轴共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作为力臂组装在儿童教育机器人上,可用于执行起吊升降动作,所述连接座用于装配连接其他功能部件。功能部件。功能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教育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种融合信息技术,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教育理念,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和以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传统教育具有深深的工业化烙印,是典型的基于知识的教育(Knowledge

Based Education);现在的儿童教育则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现在儿童教育是科学专利技术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思想。“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真实体验中学”,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知行合一。现代儿童也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培养快乐、自主的学习习惯。这种教育内容往往与现实问题的解决紧密相关,是一种问题导向式教育,让学生发现现实问题,寻求创意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努力使之变成现实。我们对此特别设计了一系列儿童教育机器人,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是8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儿童教育机器人由多种零件组成,用于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各式各样的零件拼接成各式各样的组合体(机器人),因此相关零件的设计既要考虑多样化,又要考虑零件的标准化;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合理强度,还要考虑轻便化,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包括支撑臂、伸出臂和连接座,所述支撑臂包括一对平行的柱连杆,两个柱连杆之间设置有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平行,且预设间隔距离,所述伸出臂包括互相平行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同轴共转。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下连杆为一对平行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下连杆的平行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固定块为两个、间隔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装设于支撑臂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靠近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部位于所述支撑臂的内侧、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支撑臂垂直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上连杆为单杆、位于所述下连杆的平行杆之间的中心线正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所述连接座为U 形构件、其U形开口朝上设置。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包括支撑臂、伸出臂和连接座,所述支撑臂包括一对平行的柱连杆,两个柱连杆之间设置有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平行,且预设间隔距离,所述伸出臂包括互相平行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同轴共转。本技术用于作为力臂组装在儿童教育机器人上,可用于执行起吊升降动作,所述连接座用于装配连接其他功能部件,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属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一功能连接机构。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9]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
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包括支撑臂301、伸出臂302和连接座306,所述支撑臂301包括一对平行的柱连杆,两个柱连杆之间设置有有第一连接轴309和第二连接轴310,所述第一连接轴309与第二连接轴310平行,且预设间隔距离,所述伸出臂 302包括互相平行的上连杆303和下连杆304,所述上连杆30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309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连杆30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3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连杆303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连杆304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306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轴310上设置有驱动齿轮307,所述驱动齿轮307与所述下连杆30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伸出臂和连接座,所述支撑臂包括一对平行的柱连杆,两个柱连杆之间设置有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平行,且预设间隔距离,所述伸出臂包括互相平行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连杆同轴共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为一对平行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儿童教育机器人的力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的平行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儿童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天驰孙悦王晓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编程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