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4834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产线设备的几何模型,获取基本的成型工艺参数及工况条件;步骤S2:构建已稳定投产的玻璃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步骤S3:将尚无成型模具的新款目标玻璃设为初始模具型面,构建第一次模具;步骤S4:考虑玻璃材料的粘弹性特性,将平板玻璃原片与第一次模具代入步骤S2有限元仿真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次成型的玻璃数字型面;步骤S5:计算成型的玻璃与目标玻璃的尺寸偏差,若差值未达到预设精度要求,则补偿偏差值得到新的模具数字文件;步骤S6:将仿真模型的模具更换为新模具数字文件导入,重复步骤S5,直至得到符合目标玻璃精度要求的模具。璃精度要求的模具。璃精度要求的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风挡玻璃成型模具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玻璃既是汽车结构件,又是功能件,需要形状尺寸美观、强度和功能特性的有机统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玻璃设计和制造,急需快速响应客户的高品质化和个性化要求。传统的汽车风挡玻璃成型模具设计方法主要是试错法,玻璃成型方法由技术人员通过大量的玻璃试制实验后,才能确定批量化生产的工艺参数。这种试错的方法周期长、成本高,并影响整车的开发周期,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以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汽车风挡玻璃的模具设计已成为影响国内外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球面玻璃的制备,模具开发和成型工艺优化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有效优化新型汽车玻璃的成型模具的智能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汽车玻璃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构建热压成型产线加热、热压成型和钢化冷却设备的三维几何模型,确定基本的成型工况参量,其中热压成型工艺的主要工况参量包括:炉内加热及成型温度,加热时间,模压成型加载时间,高风压风冷时间,低风压缓冷时间等;步骤S2:构建业已稳定投产的某款玻璃的成型产线加热、热压成型和钢化冷却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成型后的玻璃表面及内部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量,并与产线实际产品对标,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对于某型号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的工艺条件为:炉内加热及成型温度680℃,加热时间149s,模压成型加载9s,急冷10s,缓冷60s,钢化风压17.2KPa,该参数条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微调,与成型模具的形状一起,决定最终后风挡玻璃的形状和残余应力;步骤S3:针对尚无现存成型模具的新款汽车后风挡玻璃,进行成型模具设计,将目标玻璃设为初始模具型面,构建出第一次试探模具;步骤S4:考虑玻璃材料的粘弹性特性,将平板玻璃原片与第一次试探模具代入步骤S2中构建出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中,计算得到第一次试探成型的玻璃数字型面;步骤S5:计算试探成型的玻璃与实际目标玻璃的型面上对应点之间的尺寸偏差,若差值未达到预设精度要求,则在初始模具的基础上补偿偏差值得到新的模具数字文件;步骤S6:将新模具数字文件导入有限元仿真模型中,以平板玻璃原片为成型计算的初始玻璃,重复步骤S5,直至试探成型后的玻璃形状符合目标玻璃精度要求,从而确定出成型模具的型面形状,进而构造出模具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风挡玻璃热压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材料的粘弹性特性,具体描述为:在大应变条件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张隆昆何智汉赵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