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77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包括如下组分制成: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手术导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创手术
,具体为一种微创手术导丝。

技术介绍

[0002]微创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微小创伤的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早期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腹腔镜、胸腔镜等内窥镜在人体内施行手术的一种新技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微创手术中通常会使用到手术导丝。
[0003]现有的微创手术导丝通常为尼龙弹性体一体制成材料,现有的导丝在使用中柔韧性较差,导丝内部为空心,不方便清洁,手术中导丝容易滋生细菌,缺乏抑菌性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导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微创手术导丝通常为尼龙弹性体一体制成材料,现有的导丝在使用中柔韧性较差,导丝内部为空心,不方便清洁,手术中导丝容易滋生细菌,缺乏抑菌性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包括如下组分制成: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70

90份、交联剂2

5份、纳米银抗菌剂2

8份、聚四氟乙烯1

7份、甘油1

7份、增韧剂3

5份、软化剂2

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选取原料盛装的容器,将上述的热塑性弹性体70

90份、交联剂2

5份、纳米银抗菌剂6

8份、聚四氟乙烯5

7份、甘油4

7份、增韧剂3

5份、软化剂2

5份依次倒入容器中,通过搅拌杆将混合溶液进行简单搅拌工;S2、原料配制: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溶液倒入加热的机械设备中,加热使得混合溶液内部的热塑性弹性体融化,之后通过搅拌器或者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匀,搅拌之后混合溶液充分混合,完成导丝生产原料的配制;S3、加工成型:将上述步骤S2中的生产原料加入橡胶拉丝设备之中,通过橡胶拉丝设备将原料进行一体化拉丝,并且拉丝制备的产品为实心状,之后将拉丝后的产品进行冷却成型,完成导丝的制作;S4、精磨抛光:对上述步骤S3加工成型后的产品的表面进行质检,对导丝表面较为粗糙的部分使用打磨以及抛光工具进行精细处理,精磨抛光到表面粗糙度小于10.2;S5、除菌浸泡:取较大的容器,并且向容器内部加入消毒液,将上述步骤S4处理后的导丝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为45

60min;S6、干燥处理:将浸泡后的导丝产品取出,沥干表面的液体之后,通过烘干设备对产品进行干燥工作,干燥时间为30

40min;
S7、切段包装:将上述干燥后的产品通过切割设备根据需要对导丝进行分段截取,之后将成段的导丝进行包装,完成导丝的制备。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加热的时间为30

45min,所述步骤S2中搅拌使得时间为20

35min。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除菌浸泡的消毒液为医用消毒液。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的切段包装均为无菌加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71份、交联剂3份、纳米银抗菌剂6份、聚四氟乙烯5份、甘油4份、增韧剂3份、软化剂2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80份、交联剂2份、纳米银抗菌剂5份、聚四氟乙烯1份、甘油1份、增韧剂5份、软化剂3份。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75份、交联剂2份、纳米银抗菌剂2份、聚四氟乙烯6份、甘油6份、增韧剂3份、软化剂3份。
[0012]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包括导丝本体,所述导丝本体的两端均卡合有端盖。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背离导丝本体的一侧连接有挂钩;装配后,所述导丝本体的表面套设有若干尼龙卡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丝本体的直径为0.19m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术导丝主要采用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且在制备原料中加入、交联剂、增韧剂和软化剂,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弹性,大大增强了导丝产品的柔韧度,加入的聚四氟乙烯以及甘油使得导丝的摩擦系数小,使用方便,导丝采用实心制作,方便清洁,减少细菌滋生,且制备原料中热塑性弹性体混合纳米银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剂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使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水平以下,进而起到抗菌的作用,更好的抗菌,保护了人体的健康。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创手术导丝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创手术导丝的局部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中:1、导丝本体;2、端盖;3、尼龙卡带;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实施例1: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包括如下组分制成: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71份、交联剂3份、纳米银抗菌剂6份、聚四氟乙烯5份、甘油4份、增韧剂3份、软化剂2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选取原料盛装的容器,将上述的热塑性弹性体71份、交联剂3份、纳米银抗菌剂6份、聚四氟乙烯5份、甘油4份、增韧剂3份、软化剂2份依次倒入容器中,通过搅拌杆将混合溶液进行简单搅拌工;S2、原料配制: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溶液倒入加热的机械设备中,加热使得混合溶液内部的热塑性弹性体融化,之后通过搅拌器或者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匀,搅拌之后混合溶液充分混合,完成导丝生产原料的配制;S3、加工成型:将上述步骤S2中的生产原料加入橡胶拉丝设备之中,通过橡胶拉丝设备将原料进行一体化拉丝,并且拉丝制备的产品为实心状,之后将拉丝后的产品进行冷却成型,完成导丝的制作;S4、精磨抛光:对上述步骤S3加工成型后的产品的表面进行质检,对导丝表面较为粗糙的部分使用打磨以及抛光工具进行精细处理,精磨抛光到表面粗糙度小于10.2;S5、除菌浸泡:取较大的容器,并且向容器内部加入消毒液,将上述步骤S4处理后的导丝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为45

60min;S6、干燥处理:将浸泡后的导丝产品取出,沥干表面的液体之后,通过烘干设备对产品进行干燥工作,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手术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制成:按重量份数计,热塑性弹性体70

90份、交联剂2

5份、纳米银抗菌剂2

8份、聚四氟乙烯1

7份、甘油1

7份、增韧剂3

5份、软化剂2

5份;所述微创手术导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选取原料盛装的容器,将上述的热塑性弹性体70

90份、交联剂2

5份、纳米银抗菌剂6

8份、聚四氟乙烯5

7份、甘油4

7份、增韧剂3

5份、软化剂2

5份依次倒入容器中,通过搅拌杆将混合溶液进行简单搅拌工;S2、原料配制:将上述步骤S1中的混合溶液倒入加热的机械设备中,加热使得混合溶液内部的热塑性弹性体融化,之后通过搅拌器或者将加热后的混合溶液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匀,搅拌之后混合溶液充分混合,完成导丝生产原料的配制;S3、加工成型:将上述步骤S2中的生产原料加入橡胶拉丝设备之中,通过橡胶拉丝设备将原料进行一体化拉丝,并且拉丝制备的产品为实心状,之后将拉丝后的产品进行冷却成型,完成导丝的制作;S4、精磨抛光:对上述步骤S3加工成型后的产品的表面进行质检,对导丝表面较为粗糙的部分使用打磨以及抛光工具进行精细处理,精磨抛光到表面粗糙度小于10.2;S5、除菌浸泡:取较大的容器,并且向容器内部加入消毒液,将上述步骤S4处理后的导丝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为45

60min;S6、干燥处理:将浸泡后的导丝产品取出,沥干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波吕仁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银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