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65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沿行驶方向依次布设的清洗区、控制区和检测区,其特征在于,检测区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包括对称设于铁轨两旁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架顶,架顶中部布设车顶图像采集模块,立柱内侧设有车侧及行走部图像采集模块,安装架体底部铁轨下设有车底图像采集模块;控制区包括轨道控制中心,轨道控制中心设置于安装架一侧;清洗区包括位于铁轨底部的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平行布设。解决了无法根据不同移动物调整图像采集模块方位、在采集之前无法及时清洗移动物表面造成图像错误和检测装置在移动物通过时产生震动的问题。震动的问题。震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已成为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交通运输。随着铁路客运量的增大,轨道交通设备的发车频率越来越高,就要确保轨道交通设备的正常、安全且可靠地运行以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0004]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 213632699 U,名为《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超薄图像采集装置》,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超薄图像采集装置。其专利利用反射镜折射光线,使得相机无需倾斜安装也能采集到车辆图像信息,从而压缩了相机的安装空间,保证设备与限界间隙。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移动物表面进行清洗、对移动物全方位高精度检测且能根据不同移动物进行采集位置的调整。
[0007]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区,检测区包括安装架体,安装架体包括对称设于铁轨两旁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架顶,架顶中部布设车顶图像采集模块,立柱内侧设有车侧及行走部图像采集模块,安装架体底部铁轨下设有车底图像采集模块。当移动物通过检测区时,位于安装架体上部的车顶图像采集模块、立柱内侧的车侧及行走部图像采集模块以及安装架体底部铁轨下设有车底图像采集模块会对移动物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高速拍摄,对移动物表面和轮对进行尺寸、平整度的处理,分析缺陷部位。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检测区设置全方位的车辆图像采集模块,可以使得在移动物通过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拍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车辆采集模块采用多线激光的3D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多组激光,多组面阵相机联合标定,以形成完整的采集系统,可以一次性实现多组测量,同时采用人工智能的技术,通过2D图像对于轮圈边缘信息进行图像处理,进行测量,以此来同线激光的测量结果进行融合和对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检测区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对移动物整体拍摄的精确度和清晰度,有利于提高整体成像质量,有利于提高对移动物表面和轮对的检测,提高整体检测装置判断准确率。且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式采集方案,有利
于降低前期安装的成本和后期维护的成本,同时有利于对整体成本的控制。
[0009]控制区,控制区包括轨道控制中心,轨道控制中心设置于安装架一侧,控制区和检测区依次沿行驶方向布设。当移动物通过控制区时,控制区中轨道控制中心会向移动物发出指令,使其降低速度并匀速前行。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控制区的设置,使得移动物可以在通过检测区时控制车速下降并均匀前进,有利于提高检测区内图像采集模块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质量,有利于增强检测区内图像采集模块对移动物结构和表面的判断;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控制区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移动物高速通过时对检测区产生过大的风压冲击,防止出现图像采集模块产生震动或共振,从而导致图像采集模块损坏或失效,有利于提高整体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
[0011]包括清洗区,清洗区包括位于铁轨底部的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平行布设;清洗区、控制区和检测区依次沿行驶方向布设;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依次沿行驶方向布设。当移动物通过清洗区时,第一清洗组件和第二清洗组件会依次对移动物表面和底面进行清洁,将移动物上污渍和浮尘进行清理。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不布设清洗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清洗区的设计,大幅减少移动物通过清洗区后表面、底面和轮对的污渍及浮尘,有利于提高当移动物通过检测区时图像采集模块对车体表面和轮对的成像质量和精度,有利于降低后续对图像处理时的处理难度,有利于降低人工智能对的误判率,有利于提高整体检测装置对移动物的检测准确率。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清理区的设计,也有利于减少移动物四周携带的尘土,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可以防止灰尘和污物对检测区图像采集模块的镜头的覆盖,有利于后续整体装置的保养和维护。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架顶设有基板,基板顶部螺纹连接一电机,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杆,电机输出轴端固联第一辅助板,螺杆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辅助板,第二辅助板下布设车顶图像采集模块;第一辅助板设有滑杆连接第二辅助板,滑杆上设有弹簧。基板顶部的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可以带动螺杆转动,螺杆相对基板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电机上下移动,电机上下移动带动第二辅助板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辅助板下布设的车顶图像采集模块上下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顶部的图像采集模块为固定设置本专利技术将车顶图像采集模块设置为可以上下移动,有利于在通过不同型号的移动物时进行上下调整从而针对性采集更清晰、精确的图像;采用电机带动螺杆控制上下高度,有利于精确调节车顶图像采集模块升降;同时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车顶图像采集模块升起至基板下方,有利于保护车顶图像采集模块。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二辅助板下固联安装辅助架,安装辅助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顶部连接第二辅助板,第一连接件下部连接安装基体,安装基体两侧设有光源架,光源架布设有光源;安装基体中部设有,相机槽内放置车顶图像采集模块。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安装辅助架的设计,在安装辅助架上设置有光源,可以使得在夜间或环境光线较弱时有移动物通过,可以通过安装辅助架中的光源对移动物的表面进行补光纠正,实现了光照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车顶图像采集模块在环境光线较弱时的成像质量,有利于提高整体装置的检测精确度;同时将光源设置在车顶图像采集模块两侧有利于防止出现炫光和曝光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整体装置成像的精确度。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安装辅助架两侧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基体,支撑基体顶部设置于基板,支撑基体底部连接有柔性支撑筒,柔性支撑筒内部设有设置的内部支撑桶;柔性支撑筒为中空圆柱,内部支撑桶为中空圆台,柔性支撑筒和内部支撑桶通过强化梁连接;内部支撑桶小端朝向移动物行驶方向。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支撑组件来对他们之间的安装辅助架起到夹紧作用,有利于防止当移动物经过检测区时,带来的风流冲击使得车顶图像采集模块发生震动从而缩短整体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柔性支撑筒和内部筒等方式的设计实现了柔性支撑,也能够实现气流通过柔性支撑筒和内部支撑筒之间的后,气流分流形成流速差来形成噪音驱赶鸟类或其他生物靠近本装置;同时柔性支撑筒和内部支撑筒相互配合的方式有助于其与光源背面能够较多的贴合,从而可提高光源的稳定性,也能对光源后侧进行遮挡,使得光源后侧无其他光照,这样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区(100),所述检测区(100)包括安装架体(110),所述安装架体(110)包括对称设于铁轨两旁的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架顶,架顶中部布设车顶图像采集模块(135),立柱内侧设有车侧及行走部图像采集模块(153),所述安装架体(110)底部铁轨下设有车底图像采集模块(101);控制区(200),所述控制区(200)包括轨道控制中心(210),所述轨道控制中心(210)设置于安装架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区(300),所述清洗区(300)包括位于铁轨底部的第一清洗组件(310)和第二清洗组件(320),所述第一清洗组件(310)和第二清洗组件(320)平行布设;所述清洗区(300)和检测区(100)依次沿行驶方向布设;所述第一清洗组件(310)和第二清洗组件(320)依次沿行驶方向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架顶设有基板(120),所述基板(120)顶部螺纹连接一电机(121),所述电机(121)输出轴连接有螺杆(122),所述电机(121)输出轴端固联第一辅助板(123),所述螺杆(122)底部转动连接第二辅助板(124),所述第二辅助板(124)下布设车顶图像采集模块(135);所述第一辅助板(123)设有滑杆(125)连接第二辅助板(124),所述滑杆(125)上设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辅助板(124)下固联安装辅助架(130),所述安装辅助架(130)包括第一连接件(131),所述第一连接件(131)顶部连接第二辅助板(124),所述第一连接件(131)下部连接安装基体(132),所述安装基体(132)两侧设有光源架(133),所述光源架(133)布设有光源;所述安装基体(132)中部设有,所述相机槽(134)内放置车顶图像采集模块(1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辅助架(130)两侧设有支撑组件(140),所述支撑组件(140)包括支撑基体(141),所述支撑基体(141)顶部设置于基板(120),所述支撑基体(141)底部连接有柔性支撑筒(142),所述柔性支撑筒(142)内部设有设置的内部支撑筒(143);所述柔性支撑筒(142)为中空圆柱,所述内部支撑筒(143)为中空圆台,所述柔性支撑筒(142)和内部支撑筒(143)通过强化梁(144)连接;所述内部支撑筒(143)小端朝向移动物行驶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轨道交通设备的3D相机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立柱内侧设有竖直布设有固定架(150),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祥陈小川邓志伟刘欣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链道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