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建强专利>正文

冲压式蓄电池板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62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压式蓄电池板栅,它包括边框(6)、极耳(1)、极耳区(3)以及竖、横交叉的筋条(5)、(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筋条(5)从上边框(2)由极耳区(3)依次相间向对角和下边框(7)辐射;所述的横筋条呈圆弧形相间连接在边框的左、右二侧边,竖筋条(5)与横筋条(4)互相交叉形成栅栏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的电极板,尤其是一种制造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板栅。
技术介绍
公知的铅酸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极耳、竖筋条和模筋条。边框主要是防止板栅在涂膏过程中变形、撕裂,竖、横筋条互相交叉结合以支撑活性物质,并加强板栅的强度,其中竖筋条还主要起传递电流作用,极耳用以集电汇流并焊接并联极板。铅蓄电池的容量、寿命、起动、充电接受等主要性能很大程序为板栅设计所决定。现有普通常用的蓄电池板栅,最常见的是竖、横筋条交叉的矩形板栅,它具有制作方便的优点,但这样竖、横筋条均匀分布的设计,使电流的分布极不均衡,在极耳区具有较大的电压降损失,而极板下部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不高。这种结构的另一缺点是横筋条过密,横筋条与竖筋条的截面较相近,它使极板的含铅膏量减小,即减小铅膏与板栅的质量比,不利于电流沿竖筋条向极耳传递。为此需要不断对板栅进行探索并进行结构改进,例如加斜筋、幅射型,把原来垂直的竖筋条改成由经向幅射的斜筋等,但这些改进仍然不能解决极板对角存的电流分布死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蓄电池行业提供一种电流分布均匀,使用寿命长的冲压式优质蓄电池板栅。本技术所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卢建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