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45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滤芯本体包括第一无纺布层、纳米铜抗菌灭毒层以第二无纺布层,纳米铜抗菌灭毒层固定夹持于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纳米铜抗菌灭毒层包括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纳米铜离子粉体、PP静电驻级母粒、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和扩散剂NNO。纳米铜抗菌灭毒层中的纳米铜离子可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抑制微生物活动、生长和繁殖的速率,达到杀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光催化作用,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强氧化物质,这些强氧化性物质可以使得有害生物失活、分解几乎所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扩散剂NNO可防止粉体材料的团聚,具有抗病毒、灭活病毒的功能。毒的功能。毒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过滤器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各个空间内,空气中可能会悬浮有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及其附着物,这种含有真菌、细菌或病毒的气体不断在空气中传播、滋生、繁殖和蔓延,极易使医护人员、患者暴露在有污染的空气中,造成人群交叉感染。现有医院空气过滤系统中所使用的滤芯通常对较大的颗粒物过滤效果较好,对细菌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病毒却难以做到有效过滤,导致使用者无法达到使用目的。
[0003]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多层浸润消毒药液的滤网过滤以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但此类滤网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刺激性气味,患者难以接受,同时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导致过滤器内部细菌滋生,反而会造成使用者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以增加滤芯的抗菌、消杀病毒的效果,同时避免二次污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第一无纺布层、纳米铜抗菌灭毒层以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固定夹持于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包括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纳米铜离子粉体、PP静电驻级母粒、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和扩散剂NNO。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优选地,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0

9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4

8份、PP静电驻级母粒2

4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

3份、扩散剂NNO0.6

0.8份。
[0008]优选地,所述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500。
[0009]优选地,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4份、PP静电驻级母粒2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份、扩散剂NNO0.6份。
[0010]优选地,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5份、纳米铜离子粉体6份、PP静电驻级母粒3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2份、扩散剂NNO0.7份。
[0011]优选地,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9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8份、PP静电驻级母粒4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3份、扩散剂NNO0.8份。
[0012]优选地,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第一无纺布层的下边缘、第二无纺布层的上边缘通过熔接固定封边。
[0013]优选地,所述滤芯本体的上下边缘固设环绕设有封装壳。
[0014]优选地,所述封装壳包括均为圈状结构的封装上壳和封装下壳,所述封装上壳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柱,所述封装下壳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与插柱一一过盈配合的插
孔,所述滤芯本体的边缘夹持于封装上壳和封装下壳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封装上壳和封装下壳的接触面设置有密封胶粘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7]纳米铜抗菌灭毒层采用纳米铜离子粉体和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作为抗菌去异味的组分,其中纳米铜离子粉体能够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抑制微生物的活动、生长和繁殖的速率,进而具有杀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光催化作用,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强氧化物质,这些强氧化性物质可以使得有害生物失活、分解几乎所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因此具有抗菌、降解有机物、净化空气和自洁功能,扩散剂NNO可以防止粉体材料的团聚,使滤芯具有现有滤芯的功能前提下,还具有抗病毒、灭活病毒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中滤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中滤芯本体与封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
[0022]第一无纺布层10、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第二无纺布层30、封装上壳40、插柱41、封装下壳50、插孔51、密封胶粘层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包括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0、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以第二无纺布层30,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固定夹持于第一无纺布层10与第二无纺布层30之间;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包括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纳米铜离子粉体、PP静电驻级母粒、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和扩散剂NNO。
[0025]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第一无纺布层10的下边缘、第二无纺布层30的上边缘通过熔接固定封边,使滤芯本体的边缘稳定性较高,进而使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净化灭活病毒的功能充分利用。
[0026]其中,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按重量份数计,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0

9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4

8份、PP静电驻级母粒2

4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

3份、扩散剂NNO0.6

0.8份,所述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500。
[0027]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4份、PP静电驻级母粒2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份、扩散剂NNO0.6份。
[0028]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
融指数聚丙烯85份、纳米铜离子粉体6份、PP静电驻级母粒3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2份、扩散剂NNO0.7份。
[0029]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9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8份、PP静电驻级母粒4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3份、扩散剂NNO0.8份。
[0030]上述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可应用于医院空调内的进出风口、新风系统的进出风口以及空气净化器的进出风口,采用该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净化空气时,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中的纳米铜离子可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抑制微生物活动、生长和繁殖的速率,达到杀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而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具有光催化作用,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强氧化物质,这些强氧化性物质可以使得有害生物失活、分解几乎所有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因此具有抗菌、降解有机物、净化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包括滤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0)、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以第二无纺布层(30),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固定夹持于第一无纺布层(10)与第二无纺布层(30)之间;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包括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纳米铜离子粉体、PP静电驻级母粒、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和扩散剂NN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0

9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4

8份、PP静电驻级母粒2

4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

3份、扩散剂NNO0.6

0.8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熔融指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15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抗菌灭毒层(20)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80份、纳米铜离子粉体4份、PP静电驻级母粒2份、纳米二氧化钛粉体1份、扩散剂NNO0.6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净化灭活病毒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铜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通德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