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699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壳体内腔划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隔板上均开有排气孔,上腔的顶壁开设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处设置有风机,中腔内设置有滤芯,下腔的左壁连接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内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下腔的右壁开有通孔,通孔处连接有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的左端穿过下腔的左壁,第二通气管上连接有支管,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支管左侧的第二通气管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本系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切换空气内循环和内外循环,两种模式灵活运用,保证呼吸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节省用电的消耗。呼吸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节省用电的消耗。呼吸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节省用电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是指从空气中分离或取出一种或多种空气污染物的装置。使用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十分有效的方法。目前的室内空气净化系统与新风系统的区别在于,室内空气净化系统采用的是内循环,新风系统采用的是内外循环。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内循环的好处在于不会改变室内的温度,在配合空调使用的过程中保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其缺点是当室内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时,空间内含氧量下降会造成呼吸不畅等。新风系统的内外循环是始终可以保持室内室外空气的正常流通,其缺点是配合空调使用的时候,内外循环会快速将室内的冷空气或热空气排出,使得空调必须一直工作,耗电量较高,同时室外污染较为严重的时候,滤芯负担重,导致滤芯的使用年限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本系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切换空气内循环和内外循环,两种模式灵活运用,保证呼吸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节省用电的消耗。
[0004]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两块隔板,两块隔板将壳体内腔划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隔板上均开有排气孔,上腔的顶壁开设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处设置有风机,中腔内设置有滤芯,下腔的左壁连接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内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下腔的右壁开有通孔,通孔处连接有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的左端穿过下腔的左壁,第二通气管上连接有支管,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支管左侧的第二通气管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05]优选地,还包括容纳管,容纳管固定在下腔的左壁,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位于壳体左侧的部分均位于容纳管内,第一通气管的顶壁开有第一进气孔,容纳管的顶壁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与第二进气孔连通;第二通气管的底壁开设第一出气孔,容纳管的底壁开设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上腔内安装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片,水箱的顶壁开有排雾孔,水箱的顶壁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穿过上腔的顶壁。
[0007]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能够允许水从上往下流并阻止水雾通过进水管排出。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顶壁开有水槽,水槽的底壁开有排水孔,进水管的顶端与排水孔连通。
[0009]优选地,从排水孔四周指向排水孔的方向上,水槽的底壁整体向下倾斜。
[0010]优选地,还包括单片机、报警器和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水箱内,液位传
感器位于超声波雾化片上方,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水箱内的液位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单片机,单片机能够控制报警器的启动和关闭。
[0011]优选地,所述通孔处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二通气管的右端与第一风机的排气端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两块隔板将壳体内腔划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第一通气管内设置第三电磁阀,第二通气管上连接支管,支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支管左侧的第二通气管内设置第二电磁阀,需要内循环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此时气体从通孔进入第二通气管内,然后通过支管排入下腔,再进入中腔进行过滤后排到上腔内,通过风机排出;需要内外循环时,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此时室外气体从第一通气管进入下腔,再进入中腔进行过滤后排到上腔内,通过风机排出,室内气体通过通孔进入第二通气管内,然后排出至室外。如此实现空气内循环和内外循环的切换,两种模式灵活运用,保证呼吸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节省用电的消耗。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15]附图中,1

壳体,2

隔板,3

排气孔,4

滤芯,5

通孔,6

风机,7

容纳管,8

第一通气管,9

第二通气管,10

支管,11

第一电磁阀,12

第二电磁阀,13

第三电磁阀,14

水箱,15

超声波雾化片,16

进水管,17

单向阀,18

水槽,19

液位传感器,20

第一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设置有两块隔板2,两块隔板2将壳体1内腔划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隔板2上均开有排气孔3,上腔的顶壁开设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处设置有风机6,中腔内设置有滤芯4,下腔的左壁连接有第一通气管8,第一通气管8内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3,下腔的右壁开有通孔5,通孔5处连接有第二通气管9,第二通气管9的左端穿过下腔的左壁,第二通气管9上连接有支管10,支管1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支管10左侧的第二通气管9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2。
[0020]本实施例中使用两块隔板2将壳体1内腔划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下腔的左壁连接第一通气管8,第一通气管8内设置第三电磁阀13,下腔的右壁开有通孔5,通孔5处连接第二通气管9,第二通气管9的左端穿过下腔的左壁,第二通气管9上连接支管10,支管10上设
置第一电磁阀11,支管10左侧的第二通气管9内设置第二电磁阀12。
[0021]具体使用的时候,第一通气管8以及第二通气管9位于壳体1左侧的部分伸出于室外,需要内循环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3,此时气体从通孔5进入第二通气管9内,然后通过支管10排入下腔,再进入中腔经过滤芯4过滤后排到上腔内,通过风机6排出;需要内外循环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3,关闭第二电磁阀12,此时室外气体从第一通气管8进入下腔,再进入中腔经过滤芯4过滤后排到上腔内,通过风机6排出,室内气体通过通孔5进入第二通气管9内,然后排出至室外。如此实现空气内循环和内外循环的切换,两种模式灵活运用,保证呼吸的舒适度的情况下节省用电的消耗。
[002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设置有两块隔板(2),两块隔板(2)将壳体(1)内腔划分为上腔、中腔和下腔,隔板(2)上均开有排气孔(3),上腔的顶壁开设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处设置有风机(6),中腔内设置有滤芯(4),下腔的左壁连接有第一通气管(8),第一通气管(8)内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3),下腔的右壁开有通孔(5),通孔(5)处连接有第二通气管(9),第二通气管(9)的左端穿过下腔的左壁,第二通气管(9)上连接有支管(10),支管(10)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支管(10)左侧的第二通气管(9)内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管(7),容纳管(7)固定在下腔的左壁,第一通气管(8)和第二通气管(9)位于壳体(1)左侧的部分均位于容纳管(7)内,第一通气管(8)的顶壁开有第一进气孔,容纳管(7)的顶壁开设有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与第二进气孔连通;第二通气管(9)的底壁开设第一出气孔,容纳管(7)的底壁开设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内安装有水箱(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通德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