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向敏专利>正文

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35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它是针对市售密封式充电电池,即镍镉极板式充电电池,原材料昂贵,制造工艺复杂的弊病,而公开一种利用氧化铅板和铅板制作的便携式密封式充电电池,其结构特点是,正负极板和隔板交错立装或叠加平装在外壳内,同时各正极板并联后接至在正极座上,各负极板并联后接至在至负极座上,从而实现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不怕倒置使用,寿命长,可反复充电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学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目前,市售的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多为镍镉极板式充电电池,该电池原材料昂贵,制造工艺复杂,影响相关产品开发。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原材料易得,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的充电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具有外壳,正极座,负极座充电电池的基础上,做了技术改进,其特点是:外壳内设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正负极板间,极板与外壳间,均设置了含有稀硫酸溶液,防止短路,储存溶液的隔板。正极板是由氧化铅板制成,负极板是由铅板制成。各正极板并联连接于正极座上,各负极板并联连接于负极座上,充填外壳内空间的隔板是由具有微孔的塑质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由于采用易得,易购,价廉的材料制做极板和隔板,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电池比镍镉电池成本低四分之三,制造工艺简单,便于强化密封,使用寿命长,利于开发相关产品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是本技术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是由外壳(1),正极座(2),正极板(3),负极板(4),隔板(5)和负极座(6)组成,而且正负极板和隔板交错布置在外壳内。各部件特点是:正极板(3)是由氧化铅板制成,并联后接在正极座(2)上,负极板(4)是由铅板制成,并联后接在负极座(6)上,隔板(5)采用具有微孔塑质材料制成,设在正负极板,极板与外壳之间,并且含有稀硫酸溶液,以供电化反应,该电池可为圆形也可为方形。除以上结构特点外,正极板,负极板,隔板,还可制成圆片形,并在外壳内交错叠加布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壳(1),正极座(2),负极座(6)组成的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正极板(3),负极板(4),正负极板间,极板与外壳间均设置含有稀硫酸溶液的隔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外壳(1),正极座(2),负极座(6)组成的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外壳内设有正极板(3),负极板(4),正负极板间,极板与外壳间均设置含有稀硫酸溶液的隔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密封式充电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景明冯铁诚李向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向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