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
,主要涉及一种双向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功率MOS器件具有集成度高、导通电阻低、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源管理及开关转换,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然而传统功率MOS器件的漏源非对称结构导致的功率MOS器件单向耐压、单向导电的特性限制了功率MOS器件的应用。
[0003]在一些低功耗DC
‑
DC转换器IC、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等需要双向耐压,双向导电的应用环境下,由于没有单一的器件可以作为双向自换向开关,因此双向开关(BDS)是由常用的固态器件组合而成的。为了建立一个具有双向导通能力的复合BDS,有必要将两个分立器件反串联,即两个单向电压器件或反并联,即两个单向电流器件,如图1所示;其应用在锂离子充放电环境中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然而,这种方案一方面需要两个大面积的功率MOS器件,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系统集成度;另一方面,两个功率MOS器件串联也极大地增大了电路的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20),位于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20)上的第二导电类型轻掺杂外延层(21),位于第二导电类型轻掺杂外延层(21)上的槽,位于槽内部的第一栅极多晶硅(11),其中栅氧化层(03)被夹在第一栅极多晶硅(11)和所述槽之间,其厚度由栅极工作电位决定;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区(32)位于所述槽两侧,其中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区(32)底部低于所述槽的底部;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区(31)位于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区(32)表面;第一导电类型重掺杂区(31)表面为介质层(01),介质层(01)上方引出源极(51)和漏极(61)。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部注入推结形成第二导电类型沟调区(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内部的第一栅极多晶硅(11)上方设有分离栅极多晶硅(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区(32)内部设有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22),第二导电类型掺杂区(22)在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区(32)内部左侧、中部或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衬底(20)和第二导电类型外延层(21)之间设有埋氧层(7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槽内部的第一栅极多晶硅(11)为阶梯型、或者漏斗型、或U型,或降低表面场阶梯氧化物RSO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和漏极进行互换。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栅功率MOS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结构为N型沟道时,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掺杂,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掺杂;当所述结构为P型沟道时,第一导电类型为p型掺杂,第二导电类型为n型掺杂;并且/或者重掺杂的掺杂浓度大于1E19,轻掺杂的掺杂浓度低于1E18。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导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明,陈勇,刘文良,方冬,张发备,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