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42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可装设在吸尘器本体内,也可从本体内取出。其结构包括: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其中有一侧为开放状的前板(52)及后板(54);可出入于上述的前板和后板之间的隔断板(60);以及连接在上述隔断板(60)的下端,插入位于前板及后板下端之间的隔断膜(66)所构成。开口部(52a、54a)位于前板及后板上,而这些开口部与结合在后板后面的集尘套支板(12)上的通气孔(12a)处于一致的结构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将集尘套从导板上分离时,当将隔断板(60)向上拉出,上述隔断膜(66)将堵住通气孔(12a),可完全防止脏物漏到外部,而可提供在周边环境更洁净的状态下使用吸尘器的便利性;另外,其导板可以半永久性的使用,而更具有经济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般吸尘器领域吸尘器的辅助用具中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将集尘套从真空吸尘器本体内取出时,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有效防止集尘套内的脏物流向外部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普通的真空吸尘器的内部装设有产生吸力的发动机和将被上述发动机的吸力吸进的空气中的脏物进行过滤的集尘套。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现有普通的集尘套及导板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集尘套10在安装设于导板20上的状态下,插入真空吸尘器的内部或从内取出。上述集尘套10由中间形成设有通气孔12a的平扳状支板12和只将空气排向外部来过滤吸进混有脏物的空气的封套集尘部14构成。上述的封套集尘部14,举例来说其可由纸质材料制成,是只将空气排向外部用的部分。上述的封套集尘部14可与支板12上的通气孔12a相贯通。从而,通过通气孔12a吸进的混在空气中的脏物,将残留在上述封套集尘部14的内部,而空气则由本体的吸力产生装置从封套集尘部14内吸出。而且,结合图2所示可看出,上述的导板20是由中心部位形成设有开口部22的平板形结合板24和位于上述结合板24的上端、可夹住并固定上述支板12的夹子26所构成。上述的夹子26如图2所示,其以铰链H为轴在上述结合板24上转动,且前端部位设有弹簧S向上支撑着。因为这一结构,才能使位于后端的卡箍26a夹住上述支板12的上端,使支板12维持与结合板24呈紧密结合的结构状态。根据以上结构运行时,吸尘器超过一定时间,上述集尘套10的内部将积满灰尘等脏物,而使用者必须将集尘套10从本体内取出,再将新的集尘套10换装上。这时,也将上述导板20同集尘套10一起从吸尘器本体内分离,而就在此时,会发生满积在集尘套10内的脏物经开口部22及通气孔12a流向外部的问题。为了弥补以上缺点,虽然在上述集尘套10的支板12内部设计有隔断膜的结构被开发出来,但实际上,这样的结构也存在增加集尘套10本身单价上升的缺点。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集尘套的导板装置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提供适用的功能,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存在均无法提供防止满积在集尘套内的脏物泄漏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真空吸尘器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集尘套的导板装置,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集尘套的导板装置的结构,使其具有能够防止脏物泄漏的功能,而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使其设有新型结构的导板装置,而具有可以防止积满在集尘套内的脏物向外泄漏的优良功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包括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而设置、其中有一侧为开放状的前板及后板;可插入上述前板及后板之间的隔断板;以及连接在上述隔断板的底端、插入位于前板及后板下端部之间的隔断膜所构成;其开口部设置位于上述的前板及后板上,而这些开口部与结合在后板后面的集尘套的支板上的通气孔设置为处于一致的结构状态;并且,当上述的隔断板被拉出时,上述的隔断膜形成堵住通气孔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中所述的隔断板设计成可通过前板及后板出入的结构。前述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中所述的集尘套的支板以后板上设置的夹子相夹持,形成维持其与导板相结合的结构;上述的夹子为以铰链为轴连接在后板上形成转动结构,而其后端部在与后板结合的方向上设有弹性装置支撑,且集尘套的支板插入位于上述下端部和后板之间而被支持设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可装在吸尘器本体内,也可从本体取出。其结构包括二者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其中有一侧为开放状的前板及后板;可出入上述前板和后板之间的隔断板;以及连接在上述隔断板的下端,插入位于前板及后板下端之间的隔断膜。上述的开口部位于上述前板及后板上,而这些开口部与结合在后板后面的集尘套支板上的通气孔处于一致的结构状态。而且,当上述隔断板被拉出时,上述的隔断膜将堵住通气孔。本专利技术在将集尘套从导板上分离时,可完全防止脏物漏到外部,从而可以提供在周边环境更洁净的状态下使用吸尘器的使用上的便利性。不仅如此,本专利技术的导板装置可以半永久性的使用,而具有经济效益性。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普通的集尘套及导板在分离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是装上集尘套状态下图1中A-A剖面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的集尘套及导板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的导板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B-B剖面的剖面图。10......集尘套12......支板12a......通气孔 14......封套集尘部20......导板 22......开口部24......结合板26......夹子26a......卡箍 50......导板装置52......前板 52a......开口部54......后板 54a......开口部60......隔断板62......把手64......开口部66......隔断膜 70......夹子 72......下端部H......铰链S......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导板装置50由平板状前板52、后板54以及插入位于该前板52和后板54之间的隔断板60所构成。该隔断板60是由平板状前板52和后板54的上部插入。上述的前板52设有开口部52a,而上述的后板54也设有同样的开口部54a,并且上述的开口部52a、54a可以与集尘套10支板12上的通气孔12a相贯通。上述的前板52及后板54可设计成为一体,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作形成为一体。上述后板54的上端设有夹子70,在实际上,可以说该夹子70的功能及原理如同于现有技术。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夹子70是以铰链H为轴形成在上述后板54上转动的结构。即,在扭力弹簧(图中未示)的作用下以逆时针方向被其弹性支撑着,从而使得上述夹子70的下端部72能够将集尘套10的支板12的上端紧密的结合在后板54上。上述这样的结构,在夹子70可维持支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用集尘套的导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而设置、其中有一侧为开放状的前板及后板;可插入上述前板及后板之间的隔断板;以及连接在上述隔断板的底端、插入位于前板及后板下端部之间的隔断膜所构成;其开 口部设置位于上述的前板及后板上,而这些开口部与结合在后板后面的集尘套的支板上的通气孔设置为处于一致的结构状态;并且,当上述的隔断板被拉出时,上述的隔断膜形成堵住通气孔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会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