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和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401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和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包括进风部分和出风部分,以及多组热回收装置;每组热回收装置均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换热盘管,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内,另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内或出风部分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可有效解决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在温湿度调控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湿度调控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湿度调控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和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和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动物实验室的空调系统需要满足控制区域的温湿度在20~26℃/RH为30~70%。但是南方地区相对湿度过大,冬天可高达70~90%以上,夏天可高达95%以上,并且空调系统的送风含湿量通常为10.0g/kg左右,若以送风温度22℃设计,采用常规冷冻除湿方案难以实现对控制区域的温湿度进行精确控制,且系统能耗大,在温湿度调控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在温湿度调控过程中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包括进风部分和出风部分,以及多组热回收装置;
[0005]每组热回收装置均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换热盘管,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内,另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内或出风部分内。
[0006]其中,所述进风部分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从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段、回风段、第一风机段和第一出风段;
[0007]所述出风部分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从第二进风口至第二出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二进风段、第二风机段和第二出风段。
[0008]其中,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设置于第二进风段内,所述第二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段内。
[0009]其中,还包括冷凝除湿装置,所述冷凝除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回风段内;
[0010]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换热盘管和第四换热盘管;
[0011]所述第三换热盘管和第四换热盘管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除湿装置沿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的方向的相对两侧。
[0012]其中,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段内。
[0013]其中,所述回风段内设置两个回风口;
[0014]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五换热盘管和第六换热盘管;
[0015]所述第五换热盘管设置于两个所述回风口之间,所述第六换热盘管设置于第一出风段内。
[0016]进一步提供生物实验室空调系统,包括所述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进风部分和出风部分之间设置多个热回收装置,或者在进风部分内部设置多个热回收装置,以通过热回收装置中的两个相互连通的换
热盘管,将出风部分内多余的热量回收,以供进风部分调节空气温度使用,以及将前置空气温度回收,以供对后置空气进行调温。本技术通过不断回收高温段中空气多余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低温段以供调节空气温度,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平衡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内部中空气的温度,以避免由于机组内部空气温度波动大,导致其他部件,如冷凝装置等出现功耗增高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8]图1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1、进风部分;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进风段;13、回风段;14、第一风机段;15、第一出风段;16、第一出风口;17、回风口;2、出风部分;21、第二进风口;22、第二进风段;23、第二风机段;24、第二出风段;25、第二出风口;3、第一换热盘管;4、第二换热盘管;5、第三换热盘管;6、第四换热盘管;7、冷凝除湿装置;8、第五换热盘管;9、第六换热盘管;10、喷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1]请参照图1,本技术为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包括进风部分1和出风部分2,以及多组热回收装置;
[0022]每组热回收装置均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换热盘管,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1内,另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1内或出风部分2内。
[0023]其中,所述进风部分1为室外风进入室内的通道,而出风部分2为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通道。
[0024]通过在进风部分1内部设置多组热回收装置,以及在进风部分1和出风部分2设置热回收装置以实现对空气中多余热量的回收。具体而言,所述热回收装置可以设置在进风部分1内,其中一个换热盘管设置在高温段内(即此时空气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空气中存在多余的热量),另一个换热盘管设置在低温段内(即此时空气低于预设温度,空气中需要热量补充),通过将两个换热盘管相互连通,以通过在换热盘管内不断循环流动的介质将回收的热量从高温段转移至低温段内,并对低温段内的空气进行调温。
[0025]所述热回收装置也可以分别设置在进风部分1和出风部分2内。具体而言,其中一个换热盘管设置在出风部分2内,另一个换热盘管设置在进风部分1内,通过将两个换热盘管相互连通,以通过在换热盘管内不断循环流动的介质将任一个换热盘管所回收的热量转移至另一个换热盘管内,以同时实现对进风部分1和出风部分2的温度调温和温度平衡;举例来说,在夏天时,进风部分1内的空气高于预设值,此时换热盘管将多余的热量回收并转移至出风部分2内,以调节出风部分2内的空气温度;在冬天时,进风部分1内的空气低于预设值,而出风部分2内的空气高于预设值,此时出风部分2内的换热盘管将空气中多余的热量进行回收并转移至进风部分1内,以实现对进风部分1内空气温度调节。
[002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介质,可以为水或其他常见的载冷剂,优选为乙二醇、丁二醇,
或载冷效果更好的载冷剂;也可以为通过换热盘管自身的导热性将热量进行回收和转移,如超导热管。
[0027]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值是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所设定的。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进风部分1和出风部分2之间设置多个热回收装置,或者在进风部分1内部设置多个热回收装置,以通过热回收装置中的两个相互连通的换热盘管,将出风部分2内多余的热量回收,以供进风部分1调节空气温度使用,以及将前置空气温度回收,以供对后置空气进行调温。本技术通过不断回收高温段中空气多余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低温段以供调节空气温度,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平衡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内部中空气的温度,以避免由于机组内部空气温度波动大,导致其他部件,如冷凝装置等出现功耗增高的情况发生。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部分1包括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6,以及从第一进风口11至第一出风口16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段12、回风段13、第一风机段14和第一出风段15;
[0030]所述出风部分2包括第二进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5,以及从第二进风口21至第二出风口25依次设置的第二进风段22、第二风机段23和第二出风段24。
[0031]其中,室外风从第一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部分和出风部分,以及多组热回收装置;每组热回收装置均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换热盘管,其中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内,另一个所述换热盘管设置于进风部分内或出风部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分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以及从第一进风口至第一出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一进风段、回风段、第一风机段和第一出风段;所述出风部分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以及从第二进风口至第二出风口依次设置的第二进风段、第二风机段和第二出风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管多效热回收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第一换热盘管设置于第二进风段内,所述第二换热盘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段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承坤林礼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净鹏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