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商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3914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其中,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的主体均为圆形管状,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下段和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上段均具有外螺纹,且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和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旋向相反,驱动套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且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匹配,驱动套套装在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外部的螺纹处,驱动套的内螺纹分别与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外螺纹啮合,转动驱动套可使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轴向靠近或远离。本加固装置可辅助加固古建筑中的柱状支撑结构,例如圆木柱等,结构稳定且方便拆卸。结构稳定且方便拆卸。结构稳定且方便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修复
,特别是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古代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修复古代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柱状支撑结构出现腐朽情况下,需要对柱状临时支撑加固或者更换,以保持古建筑的原貌。
[0003]现有技术中,柱状支撑结构的临时支撑和加固难以保持原柱状支撑结构的作用,因此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该装置可辅助加固古建筑中的柱状支撑结构,例如圆木柱等,结构稳定且方便拆卸。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包括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其中,所述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的主体均为圆形管状,所述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内部形成管状的柱状空间,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内壁光滑,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下段和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上段均具有外螺纹,且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和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驱动套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所述驱动套的内螺纹有两段,驱动套的内环面中的上段内螺纹与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匹配,驱动套的内环面中的下段内螺纹与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匹配,所述驱动套套装在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外部的螺纹处,且驱动套的内螺纹分别与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外螺纹啮合,转动所述驱动套可使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轴向靠近或远离;/>[0007]所述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均为沿轴向剖面对开的半开结构,上支撑结构半开形成第一上半开体和第二上半开体,下支撑结构半开形成第一下半开体和第二下半开体,驱动套半开形成第一半开套和第二半开套;第一上半开体和第二上半开体、第一下半开体和第二下半开体、以及第一半开套和第二半开套的外环面沿半开边缘处均具有耳板,所述第一上半开体和第二上半开体、第一下半开体和第二下半开体、以及第一半开套和第二半开套均通过螺栓穿过耳板的方式固定。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支撑结构的下端和下支撑结构的上端均具有导向结构,且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装配时,上支撑结构的和下支撑结构的导向结构相互吻合,所述导向结构用于在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轴向相对靠近或远离时,使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轴向移动。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齿状条,且导向齿状条为竖直设置条板。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驱动套的外环面上设有插杆结构,该插杆结构内插装有可拆卸的扭力放大杆。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支撑结构的上端和/或下支撑结构的下端设有镂空区域。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支撑结构和/或下支撑结构临近镂空区域处设有环形的加强结构。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上支撑结构的顶端面和/或下支撑结构的下端面设有用于缓冲压力的橡胶衬垫。
[0014]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加固装置可安装在原柱状支撑结构的外部,通过转动驱动套可使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轴向靠近或远离,以逐渐延长加固装装置,最终达到在原柱状支撑结构的周围形成辅助支撑的效果,从而达到加固效果。
[0016]本加固装置转配简单,升降操作方便,对原柱状支撑结构不产生影响,避免损伤原柱状支撑结构,特别适合古建筑屋顶梁体的修复辅助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中驱动套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内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对接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沿A

A面的剖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中托盘的俯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托盘的俯视图。
[0024]附图标记包括:
[0025]10

上支撑结构,10A

第一上半开体,10B

第二上半开体,20

下支撑结构,20A

第一下半开体,20B

第二下半开体,30

驱动套,30A

第一半开套,30B

第二半开套。
[0026]11

管体,12

外螺纹,13

加强结构,14

支撑结构,15

托盘,16

镂空区域,17

第一耳板,18

导向齿状条,19

柱状空间,31

第二耳板,32

插杆结构,33

扭力放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方案的范围。
[0028]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包括上支撑结构10、下支撑结构20和驱动套30,其中,上支撑结构10、下支撑结构20和驱动套30的主体均为圆形管状,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内部形成管状的柱状空间19,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的内壁光滑,上支撑结构10外环面的下段和下支撑结构20外环面的上段均具有外螺纹12,且上支撑结构10外环面的外螺纹12和下支撑结构20外环面的外螺纹12旋向相反,驱动套30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驱动套30的内螺纹有两段,驱动套30的内环面中的上段内螺纹与上支撑结构10外环面的外螺纹12匹配,驱动套30的内环面中的下段内螺纹与下支撑结构20外环面的外螺纹12匹配,驱动套30套装在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外部的螺纹
处,且驱动套30的内螺纹分别与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的外螺纹12啮合,转动驱动套30可使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轴向靠近或远离。
[0029]如图2、图3所示,上支撑结构10、下支撑结构20和驱动套30均为沿轴向剖面对开的半开结构,上支撑结构10半开形成第一上半开体10A和第二上半开体10B,下支撑结构20半开形成第一下半开体20A和第二下半开体20B,驱动套30半开形成第一半开套30A和第二半开套30B;第一上半开体10A和第二上半开体10B、第一下半开体20A和第二下半开体20B、以及第一半开套30A和第二半开套30B的外环面沿半开边缘处均具有耳板,第一上半开体10A和第二上半开体10B、第一下半开体20A和第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其中,所述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的主体均为圆形管状,所述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内部形成管状的柱状空间,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内壁光滑,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下段和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上段均具有外螺纹,且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和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驱动套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所述驱动套的内螺纹有两段,驱动套的内环面中的上段内螺纹与上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匹配,驱动套的内环面中的下段内螺纹与下支撑结构外环面的外螺纹匹配,所述驱动套套装在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外部的螺纹处,且驱动套的内螺纹分别与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外螺纹啮合,转动所述驱动套可使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轴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支撑结构、下支撑结构和驱动套均为沿轴向剖面对开的半开结构,上支撑结构半开形成第一上半开体和第二上半开体,下支撑结构半开形成第一下半开体和第二下半开体,驱动套半开形成第一半开套和第二半开套;第一上半开体和第二上半开体、第一下半开体和第二下半开体、以及第一半开套和第二半开套的外环面沿半开边缘处均具有耳板,所述第一上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婵媛朱村辉周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