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6380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皮革纤维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其后搅拌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将所述悬浮液在金属的滤网上均匀分散,得到皮革纤维垫,分散厚度约1.0~2.0mm;然后将抗菌水性聚氨酯倒在所述皮革纤维垫表面上,渗透完全后得到复合材料,所述皮革纤维垫与抗菌水性聚氨酯的用量比为1: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革生产
,具体是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废旧皮革大多通过物理掩埋的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不能将这些废旧材料有效利用;且存在以下缺点:
[0003](1)掩埋处理这些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将会大大提升处理废料所需的成本;
[0004](2)将废弃皮革掩埋在地下,在铬鞣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铬元素会渗入土壤,同时污染地下水源,给我们食用的农作物和饮用水带来巨大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环境带来重大威胁;
[0005](3)废旧皮革直接掩埋会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不符合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0006]如何规避上述问题回收废旧皮革成为了一大难题,同时回收废旧皮革制成的再生革不具有抗菌防霉效果,且制成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有效降低重金属的溶出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以至少达到无污染回收废旧皮革并制备出具有抗菌、防霉,且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的再生革。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皮革纤维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其后搅拌形成均匀的悬浮液;
[0010]S2、将所述悬浮液在金属的滤网上均匀分散,得到皮革纤维垫,分散厚度约1.0

2.0mm;
[0011]S3、然后将抗菌水性聚氨酯倒在所述皮革纤维垫表面上,渗透完全后得到复合材料,所述皮革纤维垫与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的用量比为1:0.4

3;
[0012]S4、将所述复合材料放入50

80℃的烘箱中,其后原位作用12

36h,得到抗菌防霉再生革。
[0013]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31、以重量份计,将0.075

0.1125份四氢呋喃均聚醚和0.02

0.03份N120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0015]S32、将所述混合液在100℃下脱水2h,其后降温至60℃,并加入0.0192

0.0288份新戊二醇;温度降低至40℃时加入0.18

0.27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同时加入0.000584
‑ꢀ
0.000876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其后将温度逐渐升至85

95℃,并保温3h得到预聚物;
[0016]S33、其后将所述预聚物冷却至40℃,加入一定量的冰水同时剧烈搅拌使体系乳
化;接着快速加入0.000292

0.000438份聚六亚甲基胍,其后滴加0.05371

0.080565份乙二胺;最后在30

40℃条件下反应1.5

2.5h后得到抗菌水性聚氨酯;所述聚六亚甲基胍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的任意一种。
[0017]在合成抗菌水性聚氨酯的过程中,所述四氢呋喃均聚醚作为合成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单体,合成抗菌水性聚氨酯可选的单体主要为聚醚类二元醇、聚酯类二元醇;异氰酸酯可为芳香族和脂肪族两大类,如MDI、HDI、TDI等等;所述乙二胺为扩链剂,扩链剂可为二醇或者二胺类物质,如乙二胺和丁二醇等。
[0018]进一步的,所述再生皮革中的皮革纤维与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的重量比为30:70、40:60、 50:50、60:40、70:30的任意一种,依次简写为LF/PPU

3、LF/PPU

4、LF/PPU

5、LF/PPU

6和 LF/PPU

7。
[0019]所述抗菌防霉再生革用于制备鞋革面料、鞋垫和隔热保温垫的任意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将废弃皮纤维(来源于皮质衣物、鞋子或其他皮制品)为原材料,将废弃皮纤维制备成无纺布,然后含浸抗菌水性聚氨酯后进行热定型,制备再生革,所述再生革的下层主要为皮革纤维材料和少部分水性聚氨酯,上层为抗菌水性聚氨酯材料,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作为再生革的外部框架支撑起整个体系,同时能够将散碎的废旧皮纤维包裹并在筛网中制成固定材料的形状,水性聚氨酯为再生革提供出色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使废旧皮纤维作为基体的一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其吸湿透气的特点,同时抗菌水性聚氨酯和废旧皮纤维的复合叠加也使材料更加符合足垫使用环境中的各种需求。
[0021]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采用常规的三步法(即“除水

预聚

乳化扩链”)制备,将其作为填充剂的同时也作为粘接剂与所述废弃皮纤维共混;且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与废弃皮纤维之间除了物理结合力外,还存在化学交联,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再生革的抗菌效果;抗菌防霉单位包括溴硝醇、聚合胍、尼泊金酯类、异噻唑啉酮类、2,2

二溴
‑3‑
次氮基丙酰胺、吡啶硫酮中的一种(类)或多种(类),抗菌防霉单元以化学键存在于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使得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的抗菌性能优异。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循环使用废旧皮革节省了掩埋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处理废料所需的成本。
[0024](2)有效避免了含重金属铬元素的废旧皮革对土地和水源的破坏,有效的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健康。
[0025](3)将废旧的皮革重新利用制备成抗菌且力学性能优异的再生革,并将其做成新的产品,有力的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现象,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做成的新产品还可以产生新的盈利与经济价值。
[0026](4)废旧皮革中有少量未反应完全的铬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利用其制备新的产品时铬元素的溶出会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使用聚氨酯包裹皮纤维材料可有效降低铬元素的溶出,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友好。
[0027](5)与现有的足垫材料相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再生革制备出的足垫具有抗菌和防霉效果,并且耐磨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同时有效降低重金属元素的溶出。
[0028](6)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抗菌水性聚氨酯作为新一代的抗菌聚合物,水溶液无毒、无色、无嗅;低浓度的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水性聚氨酯就具有极强的杀灭细菌的能力,而且广
谱、高效,同时具有长期的抑菌作用;对各种材料无浸蚀作用;不含醛、碘、活性氯等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抗菌水性聚氨酯和普通聚氨酯的红外测试图;
[0030]图2为再生革的铬元素释放图;
[0031]图3为再生革的耐磨性能测试图;
[0032]图4为再生革的撕裂强度测试图;
[0033]图5为再生革的抗菌性能测试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皮革纤维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其后搅拌形成均匀的悬浮液;S2、将所述悬浮液在金属的滤网上均匀分散,得到皮革纤维垫,分散厚度约1.0

2.0mm;S3、然后将抗菌水性聚氨酯倒在所述皮革纤维垫表面上,渗透完全后得到复合材料,所述皮革纤维垫与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的用量比为1:0.4

3;S4、将所述复合材料放入50

80℃的烘箱中,其后原位作用12

36h,得到抗菌防霉再生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持久抗菌防霉再生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31、以重量份计,将0.075

0.1125份四氢呋喃均聚醚和0.02

0.03份N120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S32、将所述混合液在100℃下脱水2h,其后降温至60℃,并加入0.0192

0.0288份新戊二醇;温度降低至40℃时加入0.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淋龚达开韩颜庭施亦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