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华永专利>正文

一种可防静电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31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静电取暖器,包括连接模块,以及与所述连接模块铰接的第一取暖主体和第二取暖主体,可防静电取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上的第一防静电体、设于所述第二取暖主体上的第二防静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静电取暖器,通过设计连接模块,将第一取暖主体和第二取暖主体铰接,在第一取暖主体上设置第一防静电体,第二取暖主体上设置第二防静电体,人为直接通过第一防静电体与第一取暖器主体接触,通过第二防静电体与第二取暖器主体接触,解决了现有取暖器没有做防静电保护,在干燥情况下人与取暖器直接接触而产生静电的问题,静电不仅对人体造成疼痛感,还容易对取暖器造成损伤。对取暖器造成损伤。对取暖器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静电取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可防静电取暖器,具体涉及防静电取暖器


技术介绍

[0002]取暖器,以电能为主要能源,使用电阻加热、感应加热、电弧加热、电子束加热、红外线加热和介质加热等方式,通过直接接触、暖风对流、远红外线辐射等途径为人体供暖。取暖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智能温度控制功能”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感温单元,二是控制单元,通过自己的感温单元感知室内温度,再通过控制单元智能的作出开机关机的操作,无需人为控制,只需要设定温度值即可,此功能的好处除了方便以外还能有效省电。“负离子功能”空气中的离子颗粒分为正离子和负离子,一般细菌,灰尘,有毒有害气体都携带正离子,增加负离子功能后,产出大量负离子,主动与携带细菌等物资的正离子结合,从而有效减少室内的细菌,有毒有害气体等,净化室内空气。“加湿功能”由于使用暖气后室内温度升高,会有一定的水分流失,所以加湿功能能够有效弥补人体所需水分,空气湿度也是环境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预约和定时功能”预约就是按照指定时间自动开机,定时就是按照指定时间关机。“遥控功能”一般而言带遥控功能的都带智能温度控制功能。传统取暖器没有做防静电保护,在干燥情况下人与取暖器直接接触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不仅对人体造成疼痛感,还容易对取暖器造成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传统取暖器没有做防静电保护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取暖器在没有做防静电保护的情况下,人在干燥情况下与取暖器直接接触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不仅对人体造成疼痛感,还会对取暖器造成损伤等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可防静电取暖器,包括连接模块,以及与所述连接模块铰接的第一取暖主体和第二取暖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静电取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上的第一防静电体、设于所述第二取暖主体上的第二防静电体。
[0006]如上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所述第一防静电体上侧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防静电体上侧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
[0007]如上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所述第一防静电体上侧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外侧且向下凹陷的第一避空凹,所述第二防静电体上侧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外侧且向下凹陷的第二避空凹位。
[0008]如上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所述第一防静电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上侧边缘,且其远离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与所述连接模块铰接的铰接处;所述第二防静电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取暖主体上侧边缘,且其远离于所述第二取暖主体与所述连接模块铰接的铰接处;当所述第一取暖主体和所述第二取暖主体向中折叠后,所述第一避空凹位和所述第二避空凹位形成一下凹避空槽。
[0009]如上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所述第一避空凹位和所述第二避空凹位均为下凹弧形凹位。
[0010]如上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所述第一防静电体和所述第二防静电体的制作材料均为绝缘材料。
[0011]如上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第一防静电体和所述第二防静电体的制作材料均为木材。
[0012]所述第一防静电体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方式;
[0013]所述第二防静电体与所述第二取暖主体间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方式。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可防静电取暖器,通过设计连接模块,将第一取暖主体和第二取暖主体铰接,在第一取暖主体上设置第一防静电体,第二取暖主体上设置第二防静电体,人为直接通过第一防静电体与第一取暖器主体接触,通过第二防静电体与第二取暖器主体接触,解决了现有取暖器没有做防静电保护,在干燥情况下人与取暖器直接接触而产生静电的问题,静电不仅对人体造成疼痛感,还容易对取暖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Ⅰ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Ⅱ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图3中Ⅲ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中:1

连接模块,2

第一取暖主体,3

第二取暖主体,4

第一防静电体,5

第二防静电体;
[0022]41

第一凸起部,42

第一避空凹位,51

第二凸起部,52

第二避空凹位,500

下凹避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防静电取暖器,包括连接模块1,以及与所述连接模块1铰接的第一取暖主体2和第二取暖主体3,其特征在于:可防静电取暖器还包括设于第一取暖主体2上的第一防静电体4、设于第二取暖主体3上的第二防静电体5。
[0025]本实施例提供的可防静电取暖器,通过用连接模块将第一取暖器主体和第二取暖器主体铰接,使得第一取暖器主体或第二取暖器主体,均可以以对方为固定点转动,通过在第一取暖器主体上设置第一防静电体,在第二取暖器主体上设置第二防静电体,来防止人体与取暖器之间直接接触,从而产生静电对人体造成疼痛感和对取暖器造成损伤,同时第一防静电体和第二防静电体的设计还可以在使用时拨动取暖器更加方便。
[0026]本实施例中,第一防静电体4上侧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41,所述第二防静电体5上侧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51。通过在第一防静电体4上侧设置朝上凸起的第一凸
起部41,使得人为拨动第一取暖器主体更加轻松方便,在第二防静电体5上侧设置朝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51,使得人为拨动第二取暖器主体更加轻松方便。
[0027]本实施例中,第一防静电体4上侧还设有位于第一凸起部41外侧且向下凹陷的第一避空凹位42,第二防静电体5上侧还设有位于第二凸起部51外侧且向下凹陷的第二避空凹位52。通过在第一凸起部41外侧设置第一避空凹位42,使得第一凸起部41的形状类似把手,更加方便人为转动第一取暖器主体2,在第二凸起部51外侧设置第二避空凹位52,使得第二凸起部51的形状类似把手,更加方便人为转动第二取暖器主体3。
[0028]本实施例中,第一防静电体4设置于第一取暖主体2上侧边缘,且其远离于第一取暖主体2与连接模块1铰接的铰接处;通过将第一防静电体4设置在远离于第一取暖主体2与连接模块1铰接的铰接处,可以使得人为转动第一取暖主体2更加省力
[0029]第二防静电体5设置于第二取暖主体3上侧边缘,且其远离于第二取暖主体3与连接模块1铰接的铰接处;通过将第二防静电体5设置在远离第二取暖主体3与连接模块1铰接的铰接处,使得人为转动第二取暖主体3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静电取暖器,包括连接模块(1),以及与所述连接模块(1)铰接的第一取暖主体(2)和第二取暖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静电取暖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2)上的第一防静电体(4)、设于所述第二取暖主体(3)上的第二防静电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静电体(4)上侧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一凸起部(41),所述第二防静电体(5)上侧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二凸起部(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静电体(4)上侧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41)外侧且向下凹陷的第一避空凹位(42),所述第二防静电体(5)上侧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凸起部(51)外侧且向下凹陷的第二避空凹位(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静电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静电体(4)设置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2)上侧边缘,且其远离于所述第一取暖主体(2)与所述连接模块(1)铰接的铰接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华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