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组件,适合用作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的电源。
技术介绍
镍氢二次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可以用作电动车的驱动电 源,需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并且需要尽可能小地占据车载空间。 据此,通常惯例是通过组装多个单体电池(单体电池单元)构成蓄电 池组件。例如,单体电池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结构,而其电池容量 从几伏到几十伏,将几十个单体电池串联连接,然后,将所形成的蓄 电池分组合件容纳在外壳中以构成蓄电池组件。所形成的蓄电池组件 安装在例如车辆后乘员座下面或车辆行李舱中。然而,蓄电池组件的性能和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 条件,也就是,环境温度越高,越会明显降低性能并縮短寿命。考虑 到这一点,现有技术提出在单体电池的表面上形成与大气相通的冷却 通道,然后,将乘员室室内空气引入所形成的冷却通道,或者将空调 的空气强制引入冷却通道。同时,在镍氢二次电池中,例如,不能避免这种现象 对镍氢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时,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结构的单体电池 膨胀,使得单体电池的最大面积侧面向外凸出成弧形。在这种情况下, 在由多个单体电池(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结构)组装而构成的蓄电 池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组件,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结构; 多个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由软质材料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软质材料具有导热性和电绝缘性; 使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导热件彼此接触,将所述单体电池与所述导热件依次交替成列布置,以及,在与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导热件依次交替成列布置的方向的相对两端,对所述单体电池和所述导热件加压以将其束缚在一起,从而,制成所述蓄电池组件; 所述导热件包括接触面和放热面,所述单体电池的最大面积侧面与所述接触面接触,以及,所述放热面露在放热空间中;以及 通过冷却所述导热件的放热面,间接冷却所述单体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安则,椿公男,竹尾茂树,大中博史,铃木达雄,三井研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