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段式冷却器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烧结
,涉及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利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三段式冷却器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吨钢综合能耗的10%,是仅次于炼铁的第二大能耗工序。对烧结工序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是烧结工序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烧结矿冷却前显热约占烧结工序热支出的44.5%,因此,高温烧结矿显热的高效回收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有效途径,而冷却工艺或装置是决定余热回收效率的关键。
[0003]鼓风环式冷却机、带式冷却机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烧结矿冷却设备,存在漏风严重、回收余热品位低和效率偏低等问题。
[0004]烧结主抽风机是烧结系统的关键设备,输送的介质为烧结烟气。电动机驱动的烧结主抽风机是烧结系统的能源消耗大户,占耗电量的50%以上。
[0005]针对环冷、带冷及机上冷却工艺存在的共同弊端,有专家学者借鉴干熄焦技术,提出了烧结矿竖式逆流冷却工艺及余热回收技术,既竖冷窑技术,国内已经有工业化示范装置在运行。工业化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段式冷却器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段式冷却器(1),所述的三段式冷却器(1)包括顶部封闭底部开放的固定盖体(101),固定盖体(101)的下方同轴设置有固定炉体(102),固定炉体(102)的顶部开放底部封闭,固定盖体(101)和固定炉体(102)之间同轴设置有旋转布料体(103),旋转布料体(103)能够绕固定盖体(101)和固定炉体(10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的旋转布料体(103)包括与固定盖体(101)和固定炉体(102)同轴设置的两端开放的旋转筒体(10301),旋转筒体(10301)内水平固定有旋转布料板(10302),旋转布料板中间开设有旋转布料孔(10303),旋转布料孔(10303)内竖向固定有多片导料板(10304);所述的旋转筒体(10301)开放的顶部环形设置有一周第一水密封槽(104),固定盖体(101)开放的底部位于第一水密封槽(104)内,旋转布料体(103)和固定盖体(101)之间通过第一水密封槽(104)中的水实现密封;所述的固定炉体(102)开放的顶部环形设置有一周第二水密封槽(105),旋转筒体(10301)开放的开放的底部位于第二水密封槽(105)内,固定炉体(102)和旋转布料体(103)之间通过第二水密封槽(105)中的水实现密封;所述的固定盖体(10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溜槽(106),所的固定炉体(102)的底部设置有落料口(107);所述的固定炉体(102)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布风器(108),所述的固定盖体(101)的顶部设置有引风口(109);所述的三段式冷却器(1)的引风口(109)与带有除尘器(2)的热风主管(3)的一端相连通,热风主管(3)的另一端与第一热风支管(4)的一端相连通,第一热风支管(4)的另一端与第一引风机(5)相连,第一引风机(5)通过第三热风支管(6)与第一空气透平(7)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空气透平(7)的出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的第一空气透平(7)通过第一变速离合器(8)与电动机(9)的相连,电动机(9)与烧结主抽风机(10)相连,第一空气透平(7)为烧结主抽风机(10)提供主动力,电动机(9)为烧结主抽风机(10)提供启动动力和辅助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段式冷却器的烧结矿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引风机(5)还通过第四热风支管(11)与第二空气透平(12)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空气透平(12)的出气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空气透平(12)通过第二变速离合器(13)与烧结主抽风机(10)相连,第二空气透平(12)和第一空气透平(7)互为备用,分别为烧结主抽风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张立臣,申延,施欢,王安,石彦华,杨歆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