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端输出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密钥分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密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端输出的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密钥分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泄露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绝对安全的保密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保障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安全的密钥分发十分的有必要。
[0003]现有的密钥分发方案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数学算法的密钥分发和基于物理熵源的密钥分发。基于数学算法的密钥分发:目前的通信网络中基本采用数学算法进行加密,主要包括对称式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式加密技术。对称式加密要求使用相同的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但是密钥分发和管理这一问题至今没有解决。非对称式加密技术中采用了公钥和私钥两种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但是加密的安全性严重依赖于算法的复杂度。随着计算机计算速度的快速发展,破解算法的能力大大提高,这种加密技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安全性逐渐受到威胁。
[0004]基于物理熵源的密钥分发主要依赖于物理熵源的随机性,典型方案有,量子密钥分发、基于光纤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端输出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辐射发光二极管(1)、第一光纤耦合器(2)、Alice通信端和Bob通信端;所述超辐射发光二极管(1)发出的激光经第一光纤耦合器(2)后分为两束,分别发送至Alice通信端和Bob通信端;所述Alice通信端包括第一色散补偿光纤(3a)、第一光隔离器(6a)、第二光纤耦合器(8a)、第一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a)、第三电光调制器(15a)、第四光纤耦合器(16a)、第一光电探测器(17a)、第一量化模块(18a)、第一随机数发生器(20a);发送至Alice通信端的激光经第一色散补偿光纤(3a)、第一光隔离器(6a)、第二光纤耦合器(8a)后从第一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a)的DFB端注入;所述第一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a)的DFB端输出的光经第二光纤耦合器(8a)第一电光调制器(14a)后入射至第四光纤耦合器(16a),所述第一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a)的A端输出的光经第一电光调制器(14a)后入射至第四光纤耦合器(16a),所述第四光纤耦合器(16a)将两束光合束后发送至第一光电探测器(17a),然后经第一量化模块(18b)量化后得到随机数序列;所述第一随机数发生器(20a)用于产生二进制私钥键控第一电光调制器(14a)和第三电光调制器(15a),使第一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a)的A端或DFB1端输出信号至第一光电探测器(17a);所述Bob通信端包括第二色散补偿光纤(3b)、第二光隔离器(6b)、第三光纤耦合器(8b)、第二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b)、第二电光调制器(14b)、第四电光调制器(15b)、第五光纤耦合器(16b)、第二光电探测器(17b)、第二量化模块(18b)、第二随机数发生器(20b);发送至Bob通信端的激光经第二色散补偿光纤(3b)、第二光隔离器(6b)、第三光纤耦合器(8b)后从第二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b)的DFB端注入,第二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b)的DFB端输出的光经第三光纤耦合器(8b)、第二电光调制器(14b)后入射至第五光纤耦合器(16b),第二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b)的A端输出的光经第四电光调制器(15b)后入射至第五光纤耦合器(16b),两束光经第五光纤耦合器(16b)合束后发送至第二光电探测器(17b),然后经第二量化模块(18b)量化后得到随机数序列;所述第二随机数发生器(20b)用于产生二进制私钥键控第二电光调制器(14b)和第四电光调制器(15b),使第二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b)的A端或DFB1端输出信号至第二光电探测器(17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端输出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lice通信端还包括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 (4a)、第一偏振控制器(5a)、第三掺铒光纤放大器(10a)、第三偏振控制器(11a)、第五掺铒光纤放大器(12a)、第五偏振控制器(13a);所述第一掺铒光纤放大器 (4a)和第一偏振控制器(5a)分别用于对注入第一集成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9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园园,李勇,李青天,王安帮,王龙生,王云才,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