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坩埚组合
[0001]本技术一般涉及硅棒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坩埚组合。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应对未来化石能源的枯竭,全球各个国家已经开始重点发展光伏等可再生性能源。特别是近年来,单晶光伏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单晶光伏首先需要将硅料融化,并通过引晶手段,将多晶硅料提炼成单晶硅棒。该环节的工作温度超过1400℃,同时工作区间充斥着大量的硅蒸汽。由于环境工况复杂,普通的耐高温材料很难持久工作,容易导致生产事故。
[0003]为了能持续的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以保证形成硅棒的拉晶工艺的顺利进行,采用复合结构的坩埚组合来对硅材料进行加热熔化。现有的复合结构的坩埚组合一般包括埚托,埚托上设置埚帮,埚帮内具有圆柱形的容腔,该容腔内设置外周面呈圆柱形的坩埚,坩埚的圆柱形外周面与埚帮的圆柱形内周面对应配合。
[0004]在工艺结束后,需要更换坩埚。由于埚帮一般为碳碳(Carbon-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CC)埚帮,坩埚一般为石英坩埚,在上述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其会发生塑性形变,而紧紧的贴在C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坩埚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埚托;埚帮,设置于所述埚托上,所述埚帮具有自所述埚托向远离所述埚托方向逐渐增大的坩埚安装腔;坩埚,设置于所述坩埚安装腔内,所述坩埚的外侧面为自所述埚托向远离所述埚托方向逐渐增大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和所述坩埚安装腔的内侧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埚帮的软化温度大于所述坩埚的软化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坩埚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埚帮的底部具有暴露所述埚托顶部的开口,所述坩埚的底部位于所述开口内,且所述坩埚的底部的下底面与所述埚托的顶面接触配合;或者,所述埚帮的底部封闭,且支撑于所述埚托的顶面,所述埚帮的底部的上底面与所述坩埚的底部的下底面接触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坩埚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安装腔的内侧面与所述坩埚的外侧面贴合配合或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坩埚组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坩埚安装腔的内侧面与所述坩埚的外侧面间隙配合的状态,所述坩埚安装腔的内侧面与所述坩埚的外侧面的间隙为D,且0mm<D≤4mm。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宏,任伟康,程磊,成路,赵领航,杜路路,黄志鹏,段滨,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