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02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其中,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所述回收方法包括:拆除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和边框,得到层压件;对所述层压件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软化;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所述背板处于固定状态下,对所述盖玻进行抓取,使得所述盖玻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得到完整的盖玻。该回收方法能实现光伏组件中盖玻的完整回收,且盖玻的回收完整率达到90%以上,能耗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回收,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目前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破碎、低温削磨以及高压脉冲等工艺,容易导致玻璃破碎进而致使无法回收整块玻璃,且破碎的玻璃会与其他物料混合在一起,造成玻璃的纯度较低。化学法采用化学剂对光伏组件进行处理,耗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化学剂在溶解过程中的膨胀会导致太阳能电池破裂。因此,如何绿色低碳且完整的回收光伏组件中的玻璃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3、拆除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和边框,得到层压件;

4、对所述层压件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软化;

5、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

6、所述背板处于固定状态下,对所述盖玻进行抓取,使得所述盖玻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得到完整的盖玻。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回收光伏组件中的玻璃,方法简单,易操作实施,能实现光伏组件中盖玻的完整回收,且盖玻的回收完整率达到90%以上,能耗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50℃,加热的时间为1~15min。通过加热使得第一胶膜软化并降低第一胶膜与盖玻之间的粘合力。

10、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包括:

11、先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第一次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软化并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

12、再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第二次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并再次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对第一胶膜采用分步激光烧蚀,可以避免功耗过大,且盖玻能够完整的分离,有利于盖玻的回收再利用。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如此设置,即保证第一胶膜能够完全软化,且盖玻回收过程不易破碎,整体能耗较低。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一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二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采用此激光烧蚀参数可以保证盖玻的完整回收,且降低能耗。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和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层压件于80~150℃下加热2~20min,以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对层压件进行加热,避免第一胶膜凝固,使第一胶膜保持软化状态,进一步降低第一胶膜与盖玻之间的粘结力。

16、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与所述抓取同时进行,且所述盖玻沿着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烧蚀方向逐渐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采用激光烧蚀与抓取同时进行,提高盖板的回收效率。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所述回收装置包括:

18、加热设备,用于对拆除接线盒和边框后的光伏组件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软化;

19、激光烧蚀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

20、至少两个固定设备,其中一个固定设备用于对背板进行固定,另一个固定设备用于对盖玻进行固定;

21、驱动设备,用于驱动固定盖玻的固定设备移动,使得所述盖玻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得到完整的盖玻。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回收光伏组件中的玻璃,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实施,能实现光伏组件中盖玻的完整回收,且盖玻的回收完整率达到90%以上,能耗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2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玻;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24、拆除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和边框,得到层压件;

25、对所述层压件进行加热,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软化;

26、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

27、所述背玻处于固定状态下,对所述盖玻进行抓取,使得所述盖玻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得到完整的盖玻;

28、对所述第二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二胶膜软化;

29、对所述背玻表面的第二胶膜进行切割,使所述背玻与所述电池片分离,得到完整的背玻。

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采用热处理的方式回收光伏组件中的玻璃,方法简单,易操作实施,能实现光伏组件中盖玻和背玻的完整回收,且盖玻以及背玻的回收完整率均达到90%以上,能耗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32、优选的,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50℃,加热的时间为1~15min。通过加热使得第一胶膜软化并降低第一胶膜与盖玻之间的粘合力。

33、优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包括:

34、先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第一次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软化并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

35、再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第二次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并再次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对第一胶膜采用分步激光烧蚀,可以避免功耗过大,且盖玻能够完整的分离,有利于盖玻的回收再利用。

36、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如此设置,即保证第一胶膜能够完全软化,且盖玻回收过程不易破碎,整体能耗较低。

37、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一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二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采用此激光烧蚀参数可以保证盖玻的完整回收,且降低能耗。

38、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和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层压件于80~150℃下加热2~20min,以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对层压件进行加热,避免第一胶膜凝固,使第一胶膜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50℃,加热的时间为1~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一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二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和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层压件于80~150℃下加热2~20min,以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与所述抓取同时进行,且所述盖玻沿着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烧蚀方向逐渐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

8.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

9.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玻;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50℃,加热的时间为1~15min。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一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二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和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层压件于80~150℃下加热2~20min,以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与所述抓取同时进行,且所述盖玻沿着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烧蚀方向逐渐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二胶膜软化,包括:

17.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玻,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80~150℃,加热的时间为1~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胶膜进行激光烧蚀,使得所述第一胶膜进一步软化,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一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功率密度为0.3~3mw/cm2,第二次激光烧蚀的脉冲频率为20~500hz。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激光烧蚀和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之间还包括:对所述层压件于80~150℃下加热2~20min,以降低所述第一胶膜和所述盖玻之间的粘结力。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与所述抓取同时进行,且所述盖玻沿着所述第二次激光烧蚀的烧蚀方向逐渐从所述电池片的表面移开。

8.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装置,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盖玻、第一胶膜、电池片、第二胶膜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包括:

9.一种光伏组件中玻璃的回收方法,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边框和接线盒,所述层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