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241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6
多个信号线(600)将第一控制部(300)与第二控制部(400)连接。第一控制部(300)通过多个信号线(600)向第二控制部(400)供给用于致动器(100)的控制的多个第一控制信号,且进行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各自的异常的诊断。第二控制部(400)基于从第一控制部(300)通过多个信号线(600)供给的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一控制部(300)对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各自的诊断结果来输出用于致动器(100)的控制的第二控制信号。出用于致动器(100)的控制的第二控制信号。出用于致动器(100)的控制的第二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控制系统


[0001]这里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该车辆控制系统具备:传感器、基于传感器的信号来运算操作量指令值的指令控制器以及基于来自指令控制器的操作量指令值来控制致动器的致动器驱动控制器。传感器、指令控制器、致动器驱动控制器中的至少两个具有检测自身的故障的故障检测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196295号公报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车辆控制系统中,可以认为是通过在指令控制器设置多个控制系统而实现了故障后可运行(Fail operational)功能。像这样,通过在指令控制器设置多个控制系统,即使多个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发生异常,也能够通过剩余的控制系统来维持致动器的控制。
[0008]但是,在指令控制器与致动器驱动控制器之间的信号路径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当在该信号路径发生通信异常(例如通信中断)时,即使在指令控制器中的多个控制系统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也不能维持致动器的控制。像这样,难以维持故障后可运行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这里公开的技术是鉴于上述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故障后可运行功能的持续性。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这里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对设置于车辆的致动器进行控制的车辆控制系统,该车辆控制系统具备: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该第二控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信号路径;以及多个信号线,该多个信号线将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第二控制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多个信号线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供给用于所述致动器的控制的多个第一控制信号,且进行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各自的异常的诊断。所述第二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多个信号线供给的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及所述第一控制部对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各自的诊断结果来输出用于所述致动器的控制的第二控制信号。
[0012]在所述结构中,从第一控制部通过多个信号线向第二控制部供给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并在第二控制部中基于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和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的诊断结果来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由此,即使多个第一控制信号中的一个发生异常,也能够向第二控制部供给剩余的第一控制信号(没有异常的第一控制信号),因此能够继续控制致动器。像这样,能够实现故障后可运行功能。
[0013]另外,通过将多个第一控制信号通过多个信号线从第一控制部向第二控制部供给,与将单一的第一控制信号通过单一的信号线从第一控制部向第二控制部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强化对第一控制部与第二控制部之间的通信异常(例如通信中断)的抗故障性。即,能够使因第一控制部与第二控制部之间的通信异常而导致不能继续致动器的控制这样的状况难以发生。由此,能够提高故障后可运行功能的持续性。
[0014]另外,在所述车辆控制系统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信号线中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具有彼此不同种类的耐性。
[0015]在所述结构中,通过使多个信号线中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具有彼此不同种类的耐性,与多个信号线全部具有相同的耐性的情况相比,能够强化对第一控制部与第二控制部之间的通信异常的抗故障性。由此,能够提高故障后可运行功能的持续性。
[0016]另外,在所述车辆控制系统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信号线中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彼此的种类不同。
[0017]在所述的结构中,通过使多个信号线中的至少两个信号线的种类彼此不同,能够使这两个信号线具有彼此不同种类的耐性。由此,与多个信号线全部具有相同的耐性的情况相比,能够强化对第一控制部与第二控制部之间的通信异常的抗故障性,因此能够提高故障后可运行功能的持续性。
[0018]另外,在所述车辆控制系统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信号线中的至少两个信号线相互分离。
[0019]在所述结构中,通过使多个信号线中的至少两个信号线彼此分离,能够降低因外力(尤其是机械性外力)而导致多个信号线全部发生通信异常(例如因断线导致的通信中断)的风险。由此,能够提高故障后可运行功能的持续性。
[002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1]根据这里公开的技术,能够提高故障后可运行功能的持续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例示实施方式的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0023]图2是例示车辆控制系统中的信号路径的示意图。
[0024]图3是例示车辆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0025]图4是例示车辆控制系统的比较例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0026]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0027]图6是例示控制部的具体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29](实施方式)
[0030]图1和图2例示了车辆控制系统10的结构。该车辆控制系统10设置于车辆11(具体的而言,四轮汽车)。该车辆11能够切换为手动驾驶、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手动驾驶是根据驾驶者的操作(例如加速器的操作等)而进行行驶的驾驶。辅助驾驶是支援驾驶者的操作而
进行行驶的驾驶。自动驾驶是没有驾驶者的操作而进行行驶的驾驶。车辆控制系统10在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中,通过控制设置于车辆11的多个致动器100来控制车辆11的动作。
[0031]此外,在该车辆11中,在驱动控制、制动控制、转向控制中,采用进行电控制的线控方式。具体而言,通过后述的各种传感器检测加速踏板的操作、制动踏板的操作、方向盘的操作,并通过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输出而生成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致动器100(与驱动控制、制动控制、转向控制关联的致动器100),从而进行驱动控制、制动控制、转向控制。
[0032]〔致动器〕
[0033]多个致动器100使设置于车辆11的多个车载设备(省略图示)分别工作。该多个致动器100除了包含使与车辆11的基本动作(例如驱动、制动、转向等)关联的车载设备工作的致动器100,还包含使不与车辆11的基本动作关联的车载设备(即车身系设备)工作的致动器100。作为车载设备的例,能够列举出发动机、变速器、电动制动器、电动动力转向器、刹车灯、前照灯、电动后视镜、声响装置等。在图1和图2的例中,作为致动器100的例,图示了电动动力转向器装置的致动器101、电动制动器的致动器102、103、111、112、刹车灯的致动器104、113、前照灯的致动器105、114、电动后视镜的致动器107、115。
[0034]〔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
[0035]车辆控制系统10具备多个传感器200、通信部210、运算装置15。
[0036]〔传感器〕
[0037]多个传感器200各自对用于多个致动器100的控制的各种信息进行检测。在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对设置于车辆的致动器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控制部;第二控制部,该第二控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信号路径;以及多个信号线,该多个信号线将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第二控制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多个信号线向所述第二控制部供给用于所述致动器的控制的多个第一控制信号,且进行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各自的异常的诊断,所述第二控制部基于从所述第一控制部通过所述多个信号线供给的多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川芳正山下哲弘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