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2390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光学显示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其中,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包括图像输出单元(1)、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和第二反射成像模块(3),所述图像输出单元(1)包括图像输出装置(11)和像源反射装置(12),所述像源反射装置(12)能够将所述图像输出装置(11)发射出的图像源分为出射方向不同的两路光路射出,并分别传递至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3)上,以在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3)上形成图像内容相一致的虚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能够提供两个视域,且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整体体积小。整体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光学显示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车辆中使用抬头显示系统,可以避免驾驶员因注意力中断而丧失对车辆状态的掌握,增加了行车安全性。随着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及眼球追踪手势识别等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抬头显示系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车上。
[0003]而随着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汽车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也更多扮演着为乘客提供娱乐办公的场所的角色。因此,需要提高车内娱乐办公影音的质量。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后排乘客的娱乐影音体验,通常会在前排座椅的后方安装交互式的显示屏,但是该方案中显示屏的大小受到座椅大小的限制,给后排乘客带来的视觉效果一般;因此可以考虑利用抬头显示系统使影像画面的大小能够不受车辆座舱内的空间限制,而众所周知的,抬头显示系统有一定范围的视域,即EYEBOX(眼盒)大小,但现有的抬头显示系统只针对驾驶员进行设计,即只有在驾驶员位置才可以看到抬头显示系统的虚像,副驾和后排座椅上的乘客则观察不到虚像。
[0005]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其能够提供两个视域,且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
[0007]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提高了后排乘客的音影娱乐效果,且拥有优良的人机交互体验。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包括图像输出单元、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和第二反射成像模块,所述图像输出单元包括图像输出装置和像源反射装置,所述像源反射装置能够将所述图像输出装置发射出的图像源分为出射方向不同的两路光路射出,并分别传递至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上,以在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上形成图像内容相一致的虚像。
[0009]优选地,所述像源反射装置为半反半透膜装置。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包括第一模块漫射屏、第一模块反射镜和第一模块成像屏,所述两路光路中的一路顺次经过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和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传递至所述第一模块成像屏上形成第一模块虚像;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包括第二模块漫射屏、第二模块反射镜和第二模块成像屏,所述两路光路中的另一路顺次经过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和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传递至所述第二模块成像屏上形成第二模块虚像。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和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上均具有能够将光线按照设
定角度扩散的微结构阵列,以使得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上所成的像的长宽均小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上所成的像的长宽;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上所成的像的长宽均小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上所成的像的长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的反射面为曲形反射面,且所述图像源经由该第一模块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一模块成像屏上所形成的像的长宽均大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上所形成的像的长宽;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的反射面为曲形反射面,且所述图像源经由该第二模块反射镜反射至所述第二模块成像屏上所形成的像的长宽均大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上所形成的像的长宽。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与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与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0014]本技术第二方面所要提供的是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该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中的图像输出单元位于座舱顶部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位于座舱的后排座椅左侧EYEBOX中心的前侧,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位于所述座舱的后排座椅右侧EYEBOX中心的前侧。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均通过升降装置与所述座舱顶部相连接以能够实现自由升降。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座舱顶部上与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均设有用于容纳该第一反射成像模块以及该第二反射成像模块的收纳装置。
[0017]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中还设有第一模块摄像头,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中还设有第二模块摄像头;所述图像输出单元、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均能够与车机系统电连接。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通过像源反射装置将图像输出装置发出的光分为出射方向不同的两路光路,且其中一路照射向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另一路照射向第二反射成像模块,使得第一反射成像模块和第二反射成像模块上能够同时生成图像内容一致的虚像,即能够提供两个视域,从而能够为所处位置不同的两位使用者同时提供图像内容相一致的虚像,且由于本技术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只需要布置一个图像输出装置,因此能够简化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结构,使得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整体体积小,且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
[0019]本技术第二方面所提供的车辆由于其具有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全部技术点,此外,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所成的像的大小可以不受车辆座舱空间大小的影响,因此能够极大地提高后排乘客的音影娱乐效果,且能够进行视频聊天等交互方式,拥有优良的人机交互体验。
[0020]有关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正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的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图像输出单元
ꢀꢀꢀꢀꢀꢀꢀꢀꢀꢀꢀꢀꢀꢀꢀꢀꢀ
11

图像输出装置
[0027]12

像源反射装置
ꢀꢀꢀꢀꢀꢀꢀꢀꢀꢀꢀꢀꢀꢀꢀꢀ2‑
第一反射成像模块
[0028]21

第一模块漫射屏
ꢀꢀꢀꢀꢀꢀꢀꢀꢀꢀꢀꢀꢀꢀ
22

第一模块反射镜
[0029]23

第一模块成像屏
ꢀꢀꢀꢀꢀꢀꢀꢀꢀꢀꢀꢀꢀꢀ3‑
第二反射成像模块
[0030]31

第二模块漫射屏
ꢀꢀꢀꢀꢀꢀꢀꢀꢀꢀꢀꢀꢀꢀ
32

第二模块反射镜
[0031]33

第二模块成像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输出单元(1)、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和第二反射成像模块(3),所述图像输出单元(1)包括图像输出装置(11)和像源反射装置(12),所述像源反射装置(12)能够将所述图像输出装置(11)发射出的图像源分为出射方向不同的两路光路射出,并分别传递至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3)上,以在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和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3)上形成图像内容相一致的虚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反射装置(12)为半反半透膜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成像模块(2)包括第一模块漫射屏(21)、第一模块反射镜(22)和第一模块成像屏(23),所述两路光路中的一路顺次经过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21)和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22)传递至所述第一模块成像屏(23)上形成第一模块虚像;所述第二反射成像模块包括第二模块漫射屏(31)、第二模块反射镜(32)和第二模块成像屏(33),所述两路光路中的另一路顺次经过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31)和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32)传递至所述第二模块成像屏(33)上形成第二模块虚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21)和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31)上均具有能够将光线按照设定角度扩散的微结构阵列,以使得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22)上所成的像的长宽均大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一模块漫射屏(21)上所成的像的长宽;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二模块反射镜(32)上所成的像的长宽均大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第二模块漫射屏(31)上所成的像的长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视域抬头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反射镜(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磊杨珏晶黄慧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