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32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5
提供具备高的防反射性、优异的耐擦伤性以及良好的防污性的防反射膜。防反射膜(10)具有:基材膜(12);硬涂层(16),其形成在基材膜(12)的面上;以及低折射率层(14),其形成在硬涂层(16)的面上,低折射率层(14)含有:无机氧化物颗粒(18),其在低折射率层(14)的表面形成凸部;空心二氧化硅颗粒(22),其平均粒径比低折射率层(14)的平均厚度小;含氟化合物;以及粘结剂树脂,相对于低折射率层(14)的固体成分100质量%,无机氧化物颗粒(18)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无机氧化物颗粒(18)与空心二氧化硅颗粒(22)的总量为1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无机氧化物颗粒(18)的平均粒径r与低折射率层(14)的平均厚度d的差(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反射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反射膜,更详细地说,涉及适宜用于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智能手机等的触摸面板等的显示器表面的防反射膜。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外部光映入屏幕等,有时会在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智能手机等的触摸面板等的显示器表面配置防反射膜。
[0003]作为防反射膜,已知在基材膜上具有硬涂层和低折射层的防反射膜(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防反射膜在低折射层含有实心状无机纳米颗粒和空心状无机纳米颗粒。在专利文献1的防反射膜中,全部实心状无机纳米颗粒的70体积%以上配置在从硬涂层与低折射层之间的界面起至低折射层整体厚度的50%以内。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特开2019

0159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专利文献1的防反射膜在可见光线区域具有低至0.70%以下的反射率,但在使用钢丝绒的耐擦伤性评价中,在500g的负载下可承受10次左右,耐擦伤性存在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反射膜,具备高的防反射性、优异的耐擦伤性以及良好的防污性。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防反射膜具有:基材膜;硬涂层,其形成在上述基材膜的面上;以及低折射率层,其形成在上述硬涂层的面上,上述低折射率层含有:无机氧化物颗粒,其在上述低折射率层的表面形成凸部;空心二氧化硅颗粒,其平均粒径比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平均厚度小;含氟化合物;以及粘结剂树脂,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与上述空心二氧化硅颗粒的总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1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的平均粒径r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平均厚度d的差(r

d)为10nm以上、300nm以下。
[0012]优选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为实心颗粒。优选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含氟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1.0质量%以上、15.0质量%以下。优选上述含氟化合物和上述粘结剂树脂具有紫外线反应性的反应性基团。也可以在上述低折射率层的面上隔着粘合剂层具有保护膜。也可以在上述基材膜的与上述低折射率层相反的面上具有透明粘合层。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反射膜,具有:基材膜;硬涂层,其形成在上述基材膜的面上;以及低折射率层,其形成在上述硬涂层的面上,上述低折射率层含有:无机氧化物颗粒,其在上述低折射率层的表面形成凸部;空心二氧化硅颗粒,其平均粒径比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平均厚度小;含氟化合物;以及粘结剂树脂,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与上述空心二氧化硅颗粒的总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1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的平均粒径r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平均厚度d的差(r

d)为10nm以上、300nm以下,因此,具备高的防反射性、优异的耐擦伤性以及良好的防污性。
[0015]当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为实心颗粒时,防反射膜的耐擦伤性提高。当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含氟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1.0质量%以上、15.0质量%以下时,防反射膜具有特别良好的防污性,并且耐擦伤性的下降得到抑制。当上述含氟化合物和上述粘结剂树脂具有紫外线反应性的反应性基团时,防反射膜的耐擦伤性提高。当在上述低折射率层的面上隔着粘合剂层具有保护膜时,在操作时等能抑制低折射率层受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反射膜的截面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防反射膜的截面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防反射膜的截面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防反射膜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反射膜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防反射膜10具有:基材膜12;硬涂层16,其形成在基材膜12的面上;以及低折射率层14,其形成在硬涂层16的面上。防反射膜10按顺序具有基材膜12、硬涂层16、低折射率层14。
[0022]基材膜12只要具有透明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基材膜12,可举出透明高分子膜、玻璃膜等。透明性是指可见光波长区域中的总光线透射率为50%以上,总光线透射率更优选为85%以上。上述总光线透射率能够遵循JIS K7361

1(1997)进行测量。基材膜1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操作性优异等观点出发,优选在2~5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200μm的范围内。此外,“膜”一般指厚度小于0.25mm的膜,但如果厚度在0.25mm以上也能卷成辊状,则即使是厚度为0.25mm以上的膜,其也包含在“膜”中。
[0023]作为基材膜12的高分子材料,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环烯烃树脂、环烯烃共聚物树脂等聚烯烃树脂、三乙酰纤维素树脂、二乙酰纤维素树脂等纤维素系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基材膜12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仅包
括它们之中的1种,也可以包括2种以上的组合。其中,从光学特性或耐久性等观点出发,更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环烯烃树脂、环烯烃共聚物树脂、三乙酰纤维素树脂。
[0024]基材膜12可以由包括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高分子材料的层的单层构成,也可以由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高分子材料的层、以及包含与该层不同的1种或2种以上的高分子材料的层等2层以上的层构成。
[0025]硬涂层16有助于提高防反射膜10的耐擦伤性。优选硬涂层16的铅笔硬度为H以上。铅笔硬度能够遵循JIS K5600
‑5‑
4进行测量。硬涂层16能够使用作为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表面的防反射膜等膜的硬涂层的材料使用的公知的材料。从耐擦伤性、生产率等观点出发,硬涂层16可以由包含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
[0026]作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可举出具有紫外线反应性的反应性基团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等。作为紫外线反应性的反应性基团,可举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乙烯基等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自由基聚合型的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材膜;硬涂层,其形成在上述基材膜的面上;以及低折射率层,其形成在上述硬涂层的面上,上述低折射率层含有:无机氧化物颗粒,其在上述低折射率层的表面形成凸部;空心二氧化硅颗粒,其平均粒径比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平均厚度小;含氟化合物;以及粘结剂树脂,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的含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0.1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上述低折射率层中的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与上述空心二氧化硅颗粒的总量相对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为1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上述无机氧化物颗粒的平均粒径r与上述低折射率层的平均厚度d的差(r

d)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裕伸
申请(专利权)人:东山薄膜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