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兵专利>正文

胶体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198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由电池芯、电解质和外壳组成,电池芯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3)和隔膜(2),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片(1)、隔膜(2)和负极片(3)依次连续叠放,正极片(1)的片数/负极片(2)的片数=N/N+1,N为任意自然数,所述的电解质为凝胶态电解质,它设置在隔膜(2)与正极片(1)负极片(3)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连续叠放后通过凝胶态电解质凝固成一体,可以减少制作工序,节约制作成本。电解质采用凝胶电解质,即可防止电解质泄露,有效地减小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芯结构有助于增强电池散热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特指通过热引发电解质凝胶化制作的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和设备不断向小型化和便携化发展,功能不断增强,对电池的能量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二次电池就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高能环保电池。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其高的安全性,高的质量比容量和任意的外形,使其很快成为锂离子电池家族中的重要角色。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电池芯是由若干个极片单元构成,每个极片单元是由负极片、隔膜和正极片叠合而成,在隔膜与两极片之间设有液态的电解质,它的制作工序多,成本高,由于采用液态电解质,隔膜与两极片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电池芯的整体性较差,内阻大,循环时的寿命短,而且液态的电解质容易出现泄露,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它性能优良,制作成本低。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胶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由电池芯、电解质和外壳组成,电池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的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连续叠放,正极片的片数/负极片的片数=N/N+1,N为任意自然数,所述的电解质为凝胶态电解质,它设置在隔膜与正极片负极片之间。所述的正极片的集流体设置为铝箔,正极片的两面均匀涂布正极浆料。所述负极片的集流体设置为铜箔,在电池芯内中间部分的负极片两面均匀涂布负极浆料,最外层的两片负极片的一面涂布负极浆料,涂布面向内叠放。所述的正极片的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负极片。所述隔膜为多孔聚丙烯膜,多孔聚乙烯膜或多层复合膜,或者是聚合物电池专用的凝胶聚合物膜。所述凝胶态电解质是在电池注液并真空封装后由液态电解质加热聚合而成的胶状电解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池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连续叠放后通过凝胶态电解质凝固成一体,可以减少制作工序,节约制作成本。电解质采用凝胶电解质,即可防止电解质泄露,有效地减小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本技术电池芯结构有助于增强电池散热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极片与隔膜的层叠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在图1和图2中,本技术由电池芯和外壳(8)组成,电池芯由正极片(1),UP302 5复合隔膜(2)和负极片(3)构成,正极片(1)、隔膜(2)和负极片(3)依次连续叠放成电池芯,电池芯的首尾两片电极片为负极片(3),正极片(1)的片数/负极片(2)的片数=N/N+1,N为任意自然数,正极片(1)的集流体为铝箔,在正极片(1)表面均匀涂上由钴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碳黑(导电剂),聚偏氟乙烯(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正极浆料,烘干、压片,裁剪正极片(1)的尺寸为114mm×29mm×0.18mm,负极片(3)的集流体为铜箔,在中间部分的负极片(3)两面以及在最外层的两片负极片的一面均匀的涂布有由碳微球(负极活性材料),乙炔黑(导电剂),聚偏氟乙烯(粘结剂),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负极浆料,烘干、压片,裁剪负极片的尺寸为116mm×30mm×0.16mm(高度×宽度×厚度),最外层两片涂布面向内叠放。电池极片堆叠后,所有正极片(1)的极耳位(4)焊接在一起并连接正极极耳(6),所有负极片的极耳位(5)焊接在一起并连接负极极耳(7),电池芯装配后,往电池中注入适量的配制好的液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由锂盐,有机溶剂,聚合单体,热引发剂配制而成,通过铝塑复合膜制成的外壳(8)真空封装后,经高温热压聚合,老化,整形,化成,液态电解质聚合形成凝胶态电解质,经二次真空封装,检测等工序后,制成电池。权利要求1.一种胶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由电池芯、电解质和外壳组成,电池芯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3)和隔膜(2),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片(1)、隔膜(2)和负极片(3)依次连续叠放,正极片(1)的片数/负极片(2)的片数=N/N+1,N为任意自然数,所述的电解质为凝胶态电解质,它设置在隔膜(2)与正极片(1)负极片(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片(1)的集流体设置为铝箔,正极片的两面均匀涂布正极浆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负极片(3)的集流体设置为铜箔,在电池芯内中间部分的负极片两面均匀涂布负极浆料,最外层的两片负极片的一面涂布负极浆料,涂布面向内叠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片(1)的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负极片(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隔膜(2)为多孔聚丙烯膜,多孔聚乙烯膜或多层复合膜,或者是聚合物电池专用的凝胶聚合物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凝胶态电解质是在电池注液并真空封装后由液态电解质加热聚合而成的胶状电解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由电池芯、电解质和外壳组成,电池芯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3)和隔膜(2),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片(1)、隔膜(2)和负极片(3)依次连续叠放,正极片(1)的片数/负极片(2)的片数=N/N+1,N为任意自然数,所述的电解质为凝胶态电解质,它设置在隔膜(2)与正极片(1)负极片(3)之间。本技术的电池芯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连续叠放后通过凝胶态电解质凝固成一体,可以减少制作工序,节约制作成本。电解质采用凝胶电解质,即可防止电解质泄露,有效地减小电池内阻,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本技术电池芯结构有助于增强电池散热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文档编号H01M10/40GK2842759SQ20052007306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赵兵, 陈献华 申请人:赵兵, 陈献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由电池芯、电解质和外壳组成,电池芯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3)和隔膜(2),其特征是所述的正极片(1)、隔膜(2)和负极片(3)依次连续叠放,正极片(1)的片数/负极片(2)的片数=N/N+1,N为任意自然数,所述的电解质为凝胶态电解质,它设置在隔膜(2)与正极片(1)负极片(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兵陈献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兵陈献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