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正4及、负4及以及非水电解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摄像机(磁带录像机)、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为 代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并强烈要求降低它们的尺寸 和重量并延长连续使用时间。因而,对于电源,已经大力开展了用 于提高电池(特别是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的研究和开发。特別地, 同铅电池和镍镉电池(两者为过去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相比, 锂离子电池因能提供大能量密度而被寄予期望。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电解液容易在负极上分解,导致放电容 量降低。因此,渴望提出一些改善诸如循环特性的电池特性的方法。作为第一实例,在日本专利申请7>开(JP-A)第2000-298859 号中公开了 一种采用石墨负极的非水电解液电池,其中通过向非水电解液电池的电解液中加入酸酐作为涂层形成成分,阻止了》文电和 充电步骤中电解液的过度分解,从而改善电池循环特性。第二实例,在JP-A第2004-22174号中7>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 电池,通过向非水电解质中加入酸酐和具有114定的环状石友酸酯来改 善锂离子的透过性。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第一实例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 正极和负极;以及 电解质, 其中,所述电解质包括丁二酸酐并至少包含由化学式(1)表示的二氟(草酸)硼酸锂及由化学式(2)表示的双(草酸)硼酸锂中的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