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196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安装有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烟雾监控传感器、光强监控传感器、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控制器、环保参数控制模块、节能灯光控制模块、空调调节机构、窗帘控制机构、光强控制机构、开关控制机构与显示面板,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利用温度、湿度、光感强度、烟雾强度等传感器读取实时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器与云平台自身设定数值来进行比对从而来控制电机等元器件工作,实现控制室内外温度等数值,通过自己手动设定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光感强度来自动控制室内窗户、风扇开关来达到控制目的。风扇开关来达到控制目的。风扇开关来达到控制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是一种进行学习场所环保监测与控制的支撑设备,近年来节能环保的概念逐渐成为各行业项目建设的重点,我国已在许多行业及地区的建设、使用中贯彻节能环保的理念,而针对于青少年集中的学习场所,所处环境建设依旧落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随处可见学生离开后尚未关闭的各种电器设备所造成的浪费;控制方式非智能化、导致未能自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场所,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不能很好的对学习环境的环保进行监测与控制,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利用温度、湿度、光感强度、烟雾强度等传感器读取实时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器与云平台自身设定数值来进行比对从而来控制电机等元器件工作,实现控制室内外温度等数值,通过自己手动设定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光感强度来自动控制室内窗户、风扇开关来达到控制目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安装有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烟雾监控传感器、光强监控传感器、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控制器、环保参数控制模块、节能灯光控制模块、空调调节机构、窗帘控制机构、光强控制机构、开关控制机构与显示面板,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烟雾监控传感器、光强监控传感器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环保参数控制模块与节能灯光控制模块,所述环保参数控制模块连接空调调节机构与窗帘控制机构,所述节能灯光控制模块连接光强控制机构与开关控制机构,所述空调调节机构、窗帘控制机构、光强控制机构和开关控制机构连接显示面板。
[0008]优选的,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烟雾监控传感器、光强监控传感器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连接有数据采集子功能模块与控制中枢,所述控制中枢连接有WIFI连接模块,所述WIFI连接模块连接有云平台。
[0009]优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烟雾监控传感器、光强监控传感器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环保参数控制模块、节能灯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环保参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空调调节机
构、窗帘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节能灯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光强控制机构、开关控制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空调调节机构、窗帘控制机构、光强控制机构和开关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显示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烟雾监控传感器、光强监控传感器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子功能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子功能模块与控制中枢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枢与WIFI连接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WIFI连接模块与云平台之间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内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温湿度监控模块、AD转换模块、控制器模块、驱动模块与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温湿度监控模块,所述温湿度监控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所述AD转换模块连接控制器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驱动模块与显示模块。
[0012]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温湿度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利用温度、湿度、光感强度、烟雾强度等传感器读取实时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器与云平台自身设定数值来进行比对从而来控制电机等元器件工作,实现控制室内外温度等数值,通过自己手动设定的温度、湿度、烟雾浓度、光感强度来自动控制室内窗户、风扇开关来达到控制目的,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触发与否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即特定波长的红外辐射是否被遮挡导致部分红外线被反射回人体红外传感器中。一般情况下人体红外传感器被放置于教室的出入口以用来检测进出教室的人数数量或有无进出教室,一旦红外辐射出现被遮挡情况,即红外线被阻断或者导致部分红外线被反射回传感器之中,传感器输出高电平形成脉冲信号上传至处理器之中进行反应。一旦处理器检测到有人员出入便回自动开启教室内的照明信号,并对有无脉冲信号进入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人数的增长减少实时调节照明系统分区或强度以创造良好的照明环境,通过在每个教室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时对整个教室内的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传感器将环境参数进行处理上传至中央控制器,与数据库中预设好的最佳温湿度数值进行对比,若室内环境参数超出额定误差值,控制器将输出至Arduino从而对空调、风扇等电器进行控制,以此保证室内环境的合理舒适,或者通过步进电机拉开关窗帘达到通风遮光等目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为了避免教室内以外的发生,还会额外安装烟雾传感器,对于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的识别与实时监测,若室内数据超出数据库内额定值出现气体超标情况,则会自动报警提醒室内学生快速离开,同时拨通相应求救电话,避免了对学生人体危害及学校财产的进一步损失,整个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中数据采集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中人体红外监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中光强监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中光强采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中温湿度监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中烟雾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PCB板;2、控制器;3、温湿度监控传感器;4、烟雾监控传感器;5、光强监控传感器;6、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7、节能灯光控制模块;8、光强控制机构;9、开关控制机构;10、显示面板;11、窗帘控制机构;12、空调调节机构;13、环保参数控制模块;14、数据采集子功能模块;15、控制中枢;16、WIFI连接模块;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包括PCB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1)上安装有温湿度监控传感器(3)、烟雾监控传感器(4)、光强监控传感器(5)、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6)、控制器(2)、环保参数控制模块(13)、节能灯光控制模块(7)、空调调节机构(12)、窗帘控制机构(11)、光强控制机构(8)、开关控制机构(9)与显示面板(10),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3)、烟雾监控传感器(4)、光强监控传感器(5)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6)连接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连接环保参数控制模块(13)与节能灯光控制模块(7),所述环保参数控制模块(13)连接空调调节机构(12)与窗帘控制机构(11),所述节能灯光控制模块(7)连接光强控制机构(8)与开关控制机构(9),所述空调调节机构(12)、窗帘控制机构(11)、光强控制机构(8)和开关控制机构(9)连接显示面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温湿度监控传感器(3)、烟雾监控传感器(4)、光强监控传感器(5)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6)与控制器(2)之间连接有数据采集子功能模块(14)与控制中枢(15),所述控制中枢(15)连接有WIFI连接模块(16),所述WIFI连接模块(16)连接有云平台(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学习场所的环保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监控传感器(3)、烟雾监控传感器(4)、光强监控传感器(5)和人体红外监控传感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环保参数控制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圣伟唐稼琪曾维阳侯赋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