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天线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和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天线结构及其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无线电能传输是指代替传统的有限电缆,以无线的方式对用电装置的电池进行充电的电能供给技术。因而利用无线充电技术能够实现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使得充电器和用电装置均无导电接点外露,可见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和充电效率高的优点。
[0003]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源于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能够在设备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例如,通过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和防伪等应用。
[0004]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和NFC的应用,手持智能终端同时具有无线充电和NFC功能越来越被用户所需求,但由于无线充电技术和NFC技术的通用芯片工作原理不同,导致二者共用一个线圈在电子产品的实际应用中非常困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表面上设置有避位槽(11);无线充电线圈(2),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与所述避位槽(11)存在两个交叠区域;NFC电线圈(3),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NFC电线圈(3)的一部分容置于所述避位槽(11)中,并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存在两个交叠区域,所述NFC电线圈(3)的另一部分伸出所述避位槽(11)且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粘结层(4),所述粘结层(4)夹设于所述基板(1)与伸出所述避位槽(11)的所述NFC电线圈(3)的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4)包括与所述避位槽(11)间隔设置的第一粘结部(41)和位于所述第一粘结部(41)朝向所述避位槽(11)一侧的两个第二粘结部(42),两个所述第二粘结部(42)间隔设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粘结部(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11)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的外侧,所述避位槽(11)的中部槽体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2)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苹,何劲,刘志伟,付荣,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