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97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削减传热管的内容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性能的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热交换器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翅片、以及在与所述多个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所述多个传热管在列方向以列节距L1配置多列,并且,在层方向以层节距L2配置多层,在将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管外径设为Do、将壁厚设为tP、将用L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以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和在与多个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为了形成气体的流路而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以及贯通多个翅片并供与气体进行热交换的介质在内部流动的传热管。多个翅片分别具有供传热管各自嵌入的多个贯通孔。多个贯通孔沿着与多个翅片的排列方向和气体的流动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层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并且,沿着与气体的流动方向平行的列方向形成多个列。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92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构成空调机等制冷循环装置的一部分。近年来,为了降低制冷循环装置的GWP总量值,谋求制冷剂填充量的削减。作为削减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填充量的方法之一,考虑缩小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的管径来削减传热管的内容积。但是,若缩小传热管的管径,通常会使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降低。因此,为了在缩小传热管的管径的同时维持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需要减小翅片的配置间隔或增加传热管的列数。另一方面,若缩小翅片的配置间隔或增加传热管的列数,会使热交换器的通风性能恶化。也就是说,尤其是在削减了传热管的内容积的热交换器中,传热性能和通风性能存在权衡的关系。传热性能和通风性能都会影响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性能。因此,存在难以在削减传热管的内容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性能的课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削减传热管的内容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性能的热交换器和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翅片、以及在与所述多个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所述多个传热管在与该多个传热管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在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列方向以列节距L1配置多列,并且,在所述平面内,在与所述列方向垂直的层方向以层节距L2配置多层;在将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管外径设为Do、将所述多个传热管中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的距离最小的部分的壁厚设为tP、将用L1
×
L2表示的面积设为A、将用((Do-2
×
tP)/2)2×
π表示的面积设为B时,相对于Do<5.5mm,满足(0.0219
×
tP2-0.0185
×
tP+0.0043)
×
ln(Do)+(1.6950
×
tP2+1.8455
×
tP+1.5416)≤B/A≤(0.2076
×
tP2-0.1480
×
tP+0.0545)
×
Do^(-0.0021
×
tP2-0.0528
×
tP+0.0164),并且,B/A<
0.0076
×
tP2-0.0417
×
tP+0.0574的关系。
[0011]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削减传热管的内容积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型例的热交换器100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按传热管的管外径Do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和翅片的面积比与每单位重量的管外热交换性能的关系的曲线图。
[0017]图4是按传热管的管外径Do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和翅片的面积比与每单位重量的管外热交换性能的关系的曲线图。
[0018]图5是按传热管的管外径Do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和翅片的面积比与每单位重量的管外热交换性能的关系的曲线图。
[0019]图6是按传热管的管外径Do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传热管和翅片的面积比与每单位重量的管外热交换性能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0]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面积比B/A与管内容积V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1]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面积比B/A与管外传热性能(Ao
×
αо)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2]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面积比B/A与通风阻力ΔP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3]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面积比B/A与热交换器重量M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4]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面积比B/A与管外热交换性能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5]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面积比B/A与每单位重量的管外热交换性能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6]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的管外径Do与面积比B/A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7]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的管外径Do与面积比B/A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8]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的管外径Do与面积比B/A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9]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中的传热管的管外径Do与面积比B/A的关系的曲线图。
[0030]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100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0031]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型例的热交换器100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
[0032]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制冷循环装置200的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方式1.
[0034]对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0的要部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中,示出热交换器100的在与后述的第1传热管1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切而得到的结构。热交换器100用作制冷循环装置的热源侧热交换器或负荷侧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0是进行在传热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空气的热交换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管型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采用R410、R407C或R32等氢氟烃、异丁烷、丙烷、或者二氧化碳等。图1中的空心粗箭头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
[0035]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100具有位于最上风侧的第1热交换部10和位于第1热交换部10的下风侧的第2热交换部20而作为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热交换部。
[0036]第1热交换部10具有隔开间隔并列配置的多个第1翅片11、以及在与多个第1翅片11交叉的方向相互并列延伸并贯通多个第1翅片11的多个第1传热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翅片、以及在与所述多个翅片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所述多个传热管在与该多个传热管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在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的列方向以列节距L1配置多列,并且,在所述平面内,在与所述列方向垂直的层方向以层节距L2配置多层;在将所述多个传热管各自的管外径设为Do、将所述多个传热管中的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的距离最小的部分的壁厚设为tP、将用L1
×
L2表示的面积设为A、将用((Do-2
×
tP)/2)2×
π表示的面积设为B时,相对于Do<5.5mm,满足(0.0219
×
tP2-0.0185
×
tP+0.0043)
×
ln(Do)+(1.6950
×
tP2+1.8455
×
t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八柳晓前田刚志石桥晃森田敦中村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