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蓄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832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材料蓄电池壳体,由槽体、盖板、极柱螺圈等组成。槽体内无中隔板,内容积增大,盖板上功能孔齐全,使电池长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5%,短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15%。(*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属于一种蓄电池壳体。本壳体适于作各种形式的大容量蓄电池壳体。目前我国的船舶、舰艇用的蓄电池壳体均为橡塑壳体,由于强度低,冲击韧性差,很容易破裂,造成酸液渗漏,影响使用安全;另外壳体内部有中隔板、外部有增强筋,两个极群组采用一半悬挂,一半底部支撑,壳体壁厚达20mm以上,严重影响蓄电池的有效容积,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和放电性能。本技术的技术特征是本壳体的总体结构是由槽体7、盖板4和极柱螺圈3组成的密封壳体(如图1所示)(1)槽体7是一种长方形底座的立方体,上部有四个吊耳1,内腔中部有两条挂肩9,如图2所示;(2)盖板4是一种底为长形、中部为四棱锥形结构,正面为具有20个功能孔的平面的模压盖板,如图3所示;(3)极柱螺圈3是底圈大,并在底圈上均布四个凸台的锁固装置,如图4所示;(4)本壳体材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复合材料。本壳体的优点(1)经新设计的蓄电池壳体外观美观、吊装方便;(2)由于整体强度和抗冲击性能提高,蓄电池内腔实现无中隔,本电池首次采用一个整体设计,即槽内只有一个极群组,极群组首次可采用全悬挂式设计,从而有利于避免电池从底部短路,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抗冲击性能和振动性能;(3)由于取消中隔,盖板上功能孔位布置灵活,并且孔量增加,可配置齐全;(4)极柱螺圈兼有锁紧、密封和传递载荷的作用,使全悬挂式更为稳定,同时顶端有四个凸台,使锁固操作更为方便;(5)由于壁厚减薄、中隔取消,内部容积增大,使电池长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5%,短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15%。 附图说明图1为本蓄电池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耳2--极柱 3--极柱螺圈 4--盖板5--密封圈 6--排气冒孔 7--槽体 8--内腔图2为本蓄电池槽体示意图。图中9-挂肩图3为本蓄电池盖板示意图。图中10--极孔柱 11--水冷管穿孔 12--观察孔13--搅拌器孔 14--传感器孔15--标记位图4为本蓄电池的极柱螺圈示意图。图5为橡胶电池槽的示意图。图中16--蓄电池槽体17--锁极装置18--蓄电池盖板19--极柱 20--中隔板 21--内腔22--增强筋本蓄电池壳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我们研制的复合材料大容量蓄电池壳体。槽体内腔尺寸为641×337×1105mm;盖板为带有二十个功能孔位(两个在反面)的复合材料模压板块。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材料蓄电池壳体,由蓄电池槽体、盖板组成,其特征在于(1)槽体7是一种长方形底座的立方体,上部有四个吊耳1,内腔中部有两条挂肩9;(2)盖板4是一种底为长形、中部为四棱锥形结构,正面为具有20个功能孔的平面的模压盖板;(3)增设的极柱螺圈3它底圈大,并在底圈上均布四个凸台的锁固装置;(4)本壳体材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复合材料。专利摘要一种复合材料蓄电池壳体,由槽体、盖板、极柱螺圈等组成。槽体内无中隔板,内容积增大,盖板上功能孔齐全,使电池长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5%,短时率放电性能提高了15%。文档编号H01M2/02GK2332073SQ9722869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邢养民, 薛忠民, 彭元亭, 罗勇忠 申请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二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蓄电池壳体,由蓄电池槽体、盖板组成,其特征在于:(1)槽体7是一种长方形底座的立方体,上部有四个吊耳1,内腔中部有两条挂肩9;(2)盖板4是一种底为长形、中部为四棱锥形结构,正面为具有20个功能孔的平面的模压盖板;( 3)增设的极柱螺圈3它底圈大,并在底圈上均布四个凸台的锁固装置;(4)本壳体材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养民薛忠民彭元亭罗勇忠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