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82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第一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第二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三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第三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第四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第四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五电机,第五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五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第五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六电机,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与第六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第六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七电机,第七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机构驱动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机构驱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
[0003]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大部分手术机器人均为被动型操作手,这种操作手需要依靠机械结构平衡位置。但是,被动型操作手的缺点就是需要依靠重力实现平衡,无法保证操作空间的各个位置悬停,这将会带来较大的手术风险。而且,设备移动、搬运等操作,都会对被动型操作手造成影响,导致飘逸现象出现,需重新调整水平重心,操作繁琐,不确定因素多,风险系数较高。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疗操作手的使用风险高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包括:位置结构单元,所述位置结构单元包括连接基座、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所述连接基座包括连接柱和法兰盘,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法兰盘装配在所述连接柱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结构单元,所述位置结构单元包括连接基座、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第三转臂;所述连接基座包括连接柱和法兰盘,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法兰盘装配在所述连接柱的顶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姿态结构单元,所述姿态结构单元包括第四转臂、第五转臂和第六转臂;所述第三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五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转臂的一端驱动连接;夹持机构,所述第六转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夹持机构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主动串联医疗操作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臂具有安装内腔,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内腔中;所述安装内腔中还装配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装配,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第二锥齿轮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装配;第一转臂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内腔的输出孔,输出轴从输出孔伸出并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端部驱动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B三四三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森特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