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09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48
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包括固定板、切边台结构、切边滚轮结构、第一导向轮结构、第二导向轮结构;所述切边台结构包括切边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需要进行切边处理的纳米晶带材在第一导向轮结构的驱动下,到达切边台结构位置,由切边滚轮结构进行切边处理,切完的纳米晶带材在第二导向轮结构的驱动下被传送到下一工序中。根据需要进行切边的纳米晶带材的厚度,切边台结构中的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驱动切边台向靠近或者远离切边滚轮结构位置移动,从而保证切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广泛适用性。具有广泛适用性。具有广泛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晶带材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晶带材主要由铁、硅、硼、铜、铌等元素组成,在106℃/s的冷却速度下制备,经特定退火工艺处理后,获得具有超细尺寸晶粒软磁合金材料。
[0003]由于纳米晶带材具有生产制造流程短,一步成型,节约能耗,以及兼备了铁基非晶合金的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和钴基非晶合金的高磁导率和低损耗,能够很好地满足高频低损耗的性能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在逆变焊机、通信电源、电镀电解电源、感应加热电源、充电电源等领域,用于制作高端共模电感、高频变压器、各类电流互感器以及高端磁放大器等产品。
[0004]目前市场上在纳米晶带材生产过程中的切边结构存在很大不足,1)目前使用的切边结构不能进行切边力的调整,这就使得在对不同厚度的纳米晶带材进行切边工作时候,容易发生因为纳米晶带材太薄造成的切边不完全,或者因为纳米晶带材太厚造成的切刀损坏现象;2)只能对固定宽度的纳米晶带材进行切边处理,切割不同宽度的纳米晶带材时候,需要进行更换刀具并调试,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解决纳米晶带材切边时候存在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包括固定板、切边台结构、切边滚轮结构、第一导向轮结构、第二导向轮结构,所述切边台结构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切边滚轮结构设置在切边台结构正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轮结构、第二导向轮结构并列设置在固定板上分别位于切边台结构两侧;其中,所述切边台结构包括切边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所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并列设置在切边台两端。需要进行切边处理的纳米晶带材在第一导向轮结构的驱动下,到达切边台结构位置,由切边滚轮结构进行切边处理,切完的纳米晶带材在第二导向轮结构的驱动下被传送到下一工序中。根据需要进行切边的纳米晶带材的厚度,切边台结构中的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驱动切边台向靠近或者远离切边滚轮结构位置移动,从而保证切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广泛适用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切边台上设有切料块,所述切料块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切边台两侧设有第一圆角、第二圆角。切边滚轮结构上的切刀在切料块位置进行切边工作,其材质为工程塑料,降低切边时候对切刀切刃位置的磨损,切料块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切边台两侧的第一圆角、第二圆角,便于纳米晶带材沿着第一导向滚轮结构的进料和沿着第二导向滚轮结构的出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包括气缸、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并列设置在气缸两侧。气缸柱塞端和切边台连接,其驱动切边台沿着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做垂直方向的移动,从而提高了移动位置的精确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第二导向结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杆、固定座、第一导向套、限位块,所述固定座、限位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导杆两端,所述第一导向套设置在导杆上位于固定座、限位块之间。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中的第一导杆通过固定座和固定板连接,第一导向套固定在切边台上,切边台在气缸的驱动下通过第一导向套沿着导杆移动,限位块对其移动距离起到限制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切边滚轮结构包括电机、联轴器、切边结构、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所述电机轴端通过联轴器和切边结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并列设置在切边结构两端位置。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切边结构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支撑下进行转动,从而对纳米晶带材进行切边工作。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切边结构包括转轴、移动架、第一切刀、第二切刀,所述移动架设置在转轴上,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并列设置在转轴上且和移动架连接。第一切刀、第二切刀根据切边宽度在移动架上移动,然后和转轴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有刻度。提高了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的位置精确度,从而提高了切边精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包括第一固定法兰、第二固定法兰、第三导向结构、第四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第四导向结构并列设置,其两端分别和第一固定法兰、第二固定法兰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第四导向结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导向结构包括第二导杆、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设置在第二导杆上。第一切刀、第二切刀通过固定其上的第二导套,沿着第二导杆移动,从而调整切边范围。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切刀包括切片、第一切片固定座、第二切片固定座,所述第一切片固定座、第二切片固定座分别位于切片两侧;所述第一切片固定座、第二切片固定座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切片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共有三组,以第一切片固定座轴心为中心呈圆周阵列设置在第一切片固定座上。锁紧螺丝通过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的第一切片固定座、第二切片固定座上的固定螺纹孔,将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紧固在转轴上。
[0016]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具有端部垂直移动结构的切边台结构,对切边滚轮结构和切边台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而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纳米晶带材的切边工作,具有广泛适用性;2)根据切边宽度,通过调整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相对位置,从而进行高精度切边工作,其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切边台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3为切边滚轮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4为切边结构的立体图。
[0021]图中:固定板1、切边台结构2、切边台21、切料块211、第一圆角212、第二圆角213、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2、气缸221、第一导向结构222、第一导杆2221、第一导杆2221、固定座2222、第一导向套2223、限位块2224、固定座2222、第一导向套2223、限位块2224、第二导向结构223、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3、切边滚轮结构3、电机31、联轴器32、切边结构33、转轴331、刻度3311、移动架332、第一固定法兰3321、第二固定法兰3322、第三导向结构3323、第二导杆33231、第二导套33232、第三导套33233、第四导向结构3324、第一切刀333、切片3331、第一切片固定座3332、固定螺纹孔33321、第二切片固定座3333、第二切刀334、第一轴承座34、第二轴承座35、第一导向轮结构4、第二导向轮结构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切边台结构(2)、切边滚轮结构(3)、第一导向轮结构(4)、第二导向轮结构(5),所述切边台结构(2)设置在固定板(1)上,所述切边滚轮结构(3)设置在切边台结构(2)正上方位置,所述第一导向轮结构(4)、第二导向轮结构(5)并列设置在固定板(1)上分别位于切边台结构(2)两侧;其中,所述切边台结构(2)包括切边台(21)、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2)、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3),所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2)、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3)并列设置在切边台(21)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台(21)上设有切料块(211),所述切料块(211)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切边台(21)两侧设有第一圆角(212)、第二圆角(2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2)、第二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部垂直移动结构(22)包括气缸(221)、第一导向结构(222)、第二导向结构(223),所述第一导向结构(222)、第二导向结构(223)并列设置在气缸(221)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222)、第二导向结构(22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导向结构(222)包括第一导杆(2221)、固定座(2222)、第一导向套(2223)、限位块(2224),所述固定座(2222)、限位块(2224)分别设置在第一导杆(2221)两端,所述第一导向套(2223)设置在导杆(2221)上位于固定座(2222)、限位块(222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晶带材生产用切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边滚轮结构(3)包括电机(31)、联轴器(32)、切边结构(33)、第一轴承座(34)、第二轴承座(35),所述电机(31)轴端通过联轴器(32)和切边结构(33)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革陈建余卓余锋黄国平王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梦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